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851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染料;(B1)具有来源于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侧链没有碳-碳不饱和双键);(B2)侧链具有碳-碳不饱和双键、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的树脂;(C)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抑制由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层的未曝光部的一部分在显影时发生剥离、减少图案上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被用于制造在液晶显示面板、电致发光面板、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等显示器装置中使用的彩色滤波器。作为这种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已知作为树脂仅含有甲基丙烯酸和3,4-环氧基三环[5.2.1.02.6]癸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的组合物(JP2010-211198-A)。为了使用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图案,使用将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形成组合物层、介由光掩模对该组合物层进行曝光、显影、获得图案的所谓光刻法。但是,在以往提出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有由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层的未曝光部的一部分在显影时发生剥离、该剥离片变成图案上异物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专利技术。[1]含有(A)、(B1)、(B2)、(C)及(D)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A)染料、(B1)具有来源于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其中,侧链没有碳-碳不饱和双键。)、(B2)侧链具有碳-碳不饱和双键、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的树脂、(C)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D)聚合引发剂。[2]上述[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颜料。[3]上述[1]或[2]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D)聚合引发剂为含有肟化合物的聚合引发剂。[4]一种彩色滤波器,其由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5]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4]所述的彩色滤波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抑制由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层的未曝光部的一部分在显影时发生剥离、减少图案上异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A)、(B1)、(B2)、(C)及(D)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A)染料(B1)具有来源于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其中,侧链没有碳-碳不饱和双键。)(B2)侧链具有碳-碳不饱和双键、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的树脂(C)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D)聚合引发剂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染料(A)。作为染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染料,例如可举出溶剂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等。其中优选有机溶剂可溶性染料。作为染料(A),例如可举出通过颜色指数(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分类为染料的化合物或染色笔记(色染公司)所记载的公知染料。具体地说,作为溶剂染料可举出C.I.溶剂黄4(以下省略C.I.溶剂黄的记载、仅记载序号。)、14、15、23、24、38、62、63、68、82、94、98、99、162;C.I.溶剂红45、49、125、130;C.I.溶剂橙2、7、11、15、26、56;C.I.溶剂蓝35、37、59、67;C.I.溶剂绿1、3、4、5、7、28、29、32、33、34、35等、作为酸性染料可举出C.I.酸性黄1、3、7、9、11、17、23、25、29、34、36、38、40、42、54、65、72、73、76、79、98、99、111、112、113、114、116、119、123、128、134、135、138、139、140、144、150、155、157、160、161、163、168、169、172、177、178、179、184、190、193、196、197、199、202、203、204、205、207、212、214、220、221、228、230、232、235、238、240、242、243、251;C.I.酸性红1、4、8、14、17、18、26、27、29、31、34、35、37、42、44、50、57、66、73、80、88、91、94、97、103、111、114、129、133、134、138、143、145、150、151、158、176、182、183、195、198、206、211、215、216、217、227、228、249、252、257、258、260、261、266、268、270、274、277、280、281、308、312、315、316、339、341、345、346、349、382、383、394、401、412、417、418、422、426;C.I.酸性橙6、7、8、10、12、26、50、51、52、56、62、63、64、74、75、94、95、107、108、169、173;C.I.酸性蓝1、7、9、15、18、23、25、27、29、40、42、45、51、62、70、74、80、83、86、87、90、92、96、103、112、113、120、129、138、147、150、158、171、182、192、210、242、243、256、259、267、278、280、285、290、296、315、324:1、335、340;C.I.酸性紫6B、7、17、19;C.I.酸性绿1、3、5、9、16、25、27、50、58、63、65、80、104、105、106、109等;作为直接染料,可举出C.I.直接黄2、33、34、35、38、39、43、47、50、54、58、68、69、70、71、86、93、94、95、98、102、108、109、129、136、138、141;C.I.直接红79、82、83、84、91、92、96、97、98、99、105、106、107、172、173、176、177、179、181、182、184、204、207、211、213、218、220、221、222、232、233、234、241、243、246、250;C.I.直接橙34、39、41、46、50、52、56、57、61、64、65、68、70、96、97、106、107;C.I.直接蓝57、77、80、81、84、85、86、90、93、94、95、97、98、99、100、101、106、107、108、109、113、114、115、117、119、137、149、150、153、155、156、158、159、160、161、162、163、164、166、167、170、171、172、173、188、189、190、192、193、194、196、198、199、200、207、209、210、212、213、214、222、228、229、237、238、242、243、244、245、247、248、250、251、252、256、257、259、260、268、274、275、293;C.I.直接紫47、52、54、59、60、65、66、79、80、81、82、84、89、90、93、95、96、103、104;C.I.直接绿25、27、31、32、34、37、63、65、66、67、68、69、72、77、79、82等;作为媒染染料,可举出C.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A)、(B1)、(B2)、(C)及(D)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A)染料;(B1)具有来源于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的侧链没有碳?碳不饱和双键;(B2)侧链具有碳?碳不饱和双键、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的树脂;(C)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D)聚合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10 JP 2011-1299131.一种含有(A)、(B1)、(B2)、(C)及(D)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1)的含量相对于(B1)和(B2)的总量为30~95质量%,(A)染料;(B1)具有来源于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的侧链没有碳-碳不饱和双键;(B2)侧链具有碳-碳不饱和双键、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且100,000以下的树脂;(C)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D)聚合引发剂,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桐生泰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