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口沥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66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12:07
一种窨井口沥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属于市政养护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对机架,该对机架固定有机架护罩,在机架护罩的一端设置液化气罐座、另一端设置电气控制箱,在该对机架朝向下的一侧固定一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燃气管,在燃气管的居中位置构成有燃气进气接头,在燃气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组燃气出气接头,在各燃气出气接头上连接有混合气引出机构;二次点火机构,与电气控制箱控制连接,特点:在一对机架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各构成有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对应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的形状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相一致。优点:可以避开对窨井盖区域的加热,节约能源,避免窨井盖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养护施工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窨井口浙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市政道路的给 排水要求,通常在道路的下方配套敷设有给排水管网,并且每相隔合理的距离设置有上部与路面高度趋于一致的窨井,在窨井上安置有窨井盖,由窨井盖起到对窨井的蔽护作用,一方面保障过往行人和车辆等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给排水管路的维护例如疏通下水道提供入口。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窨井与浙青道路的结合部位相对于道路的其它部位而言显著脆弱,因此在浙青道路投用一段时间后,窨井盖周围的浙青路面易出现诸如分散型裂纹、坑洞之类的致损现象,需及时修复,否则会殃及窨井乃至影响给排水管网,并且还会影响过往行人和/或车辆的安全。原始的对前述的坑洞和分散型裂纹的修复方式通常采用油包修补,油包修补具有速战速决并且节约材料的长处,但是由于注入至坑洞和裂缝中的泡包不能与道路浙青之间产生良好的结合效果,因而极易出现脱壳造成复修频繁。然而如果为了改善用于修补的浙青与道路的原有浙青之间的理想的结合效果而对窨井口周围的路面刨开,那么毫无疑问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一是施工周期长并且还会影响交通;二是维修工作量大并且市政养护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大;三是原材料投量大并且还不免造成浪费。利用有助于使浙青软化的加热器对窨井盖周围的浙青进行加热而使原路基或称路面浙青软化而藉以使修补的浙青与之可靠结合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施工方式,并且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浙青路面加热器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ZL03264008. O(高效微波路面加热器)、ZL03264009. 9 (微波浙青路面加热器)、21^200320117944· 4 (微波浙青路面加热器)、ZL200420046641. 2 (安全可靠的微波路面加热器)、ZL200420047053. O (微波路面加热器)、ZL200420071607. O (微波路面加热器)和ZL200520055873. 9 (水汽型微波路面加热器),等等。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技术方案存在的通弊由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718073A提供的“浙青路面加热机的加热机构”的说明书第0002栏指出。此外,从整体结构的简练和操作的便捷而言,CN2856135Y推荐的“浙青路面加热机”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可参见该CN2856135Y的说明书第2页最后一段。但是,包括CN101718073Y和CN2856135Y在内的上述专利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未被人们发现或者已被发现而未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即,不适合于对窨井口周围的浙青路面加热,因为窨井口区域由窨井盖蔽护,而窨井盖是露裸的并且无浙青覆盖的(不应当有浙青覆盖),又因为加热器仅需对窨井口周围的浙青加热,然而当使用上述专利方案对浙青路面加热时,往往表现出连同窨井盖一起加热,于是一方面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还存在高温损及窨井盖之虞。因此在对窨井口周围的浙青路面加热时如何合理地避开对窨井盖的加热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始终期望解决,但是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对窨井口周围的浙青路面加热时可合理地避开对窨井盖的同时加热而藉以避免造成能源浪费以及避免损及窨井盖的窨井口浙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窨井口浙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包括彼此对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相同的一对机架,该对机架均呈长方体的构造并且以腾空状态各固定有一机架护罩,在各机架护罩的一端设置有一液化气罐座,而另一端设置有一电气控制箱,在该对机架朝向下的一侧并且自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各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排布方式固定有一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所述的机架护罩与所述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腾空腔;固定在各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并且位于所述腾空腔内的燃气管,在燃气管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控制连接的燃气进气接头,而在燃气管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的数量相等的燃气出气接头,在各燃气出气接头上通过管路连接有一混合气引出机构,混合气引出机构位于所述腾空腔内并且与所述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连接,其中燃气出气接头构成于燃气管的侧部并且朝向混合气引出机构;设置在所述一对机架上的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的下方的用于将由所述混合气引出机构引至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的混合气点燃的二次点火机构,该二次点火机构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控制连接,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机架的彼此面对面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各构成有一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所述的一组红外线辐射加机构中的对应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的形状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相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固定有一腾空架,所述的机架护罩包括顶护板和侧护板,顶护板的两端与一对腾空架固定,藉由腾空架而使顶护板与所述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之间构成为所述的腾空腔,所述的液化气罐座和电气控制箱设置在顶护板上,侧护板与机架朝向外的侧面固定,并且侧护板的上边沿与顶护板连接,在侧护板的下边沿上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蔽护的防风帘,所述的一组燃气出气接头在所述燃气管上的位置朝向所述的混合气引出机构,所述的管路为金属管。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侧护板朝向外的一侧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外壁上各固定有一第一万向轮座,在各第一万向轮座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一万向轮,而在侧护板的一对短边方向的外壁上各固定有一第二万向轮座,在各第二万向轮座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二万向轮,并且在对应于侧护板的一对短边方向的外壁上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的一对机架固定连接或解除连接的机架拼接装置,其中在一对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各固定有一正扶手,而在一对机架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侧扶手。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拼接装置包括锁钩板、锁钩板枢轴和锁定销,锁钩板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机架中的其中一个机架的所述机架护罩的侧护板的所述短边方向的外壁上,锁定销设置在一对机架中的另一个机架的机架护罩的侧护板的短边方向的外壁上,锁钩板的一端枢轴设置在锁钩板枢轴上,而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与锁定销相钩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气引出机构包括喷气管、进气调整螺母套、混合气喷气头和液化气流量控制装置,喷气管的一端具有一螺母套配合螺纹区、一对进气口和一阀座,螺母套配合螺纹区构成于喷气管的外壁上,一对进气口位于螺母套配合螺纹区与阀座之间,该一对进气口彼此对应并且与喷气管的喷气管腔相通,阀座构成于喷气管的所述一端的端面上,并且该阀座的阀座孔与所述喷气管腔相通,进气调整螺母套套置在喷气管上并且与螺母套配合螺纹区螺纹配合,当进气调整螺母套在所述螺母套配合螺纹区上朝着所述阀座的方向旋移时,所述的进气口的开启程度减小,而当进气调整螺母套在螺母套配合螺纹区上朝着背离阀座的方向旋移时,所述的进气口的开启程度增大,混合气喷气头的一端以螺纹配接方式连接在喷气管的另一端,而混合气喷气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线辐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窨井口沥青路面加热用的拼装式红外线加热机,包括彼此对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相同的一对机架(1),该对机架(1)均呈长方体的构造并且以腾空状态各固定有一机架护罩(11),在各机架护罩(11)的一端设置有一液化气罐座(12),而另一端设置有一电气控制箱(13),在该对机架(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自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各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排布方式固定有一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所述的机架护罩(11)与所述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腾空腔(113);固定在各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并且位于所述腾空腔(113)内的燃气管(2),在燃气管(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13)控制连接的燃气进气接头(21),而在燃气管(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的数量相等的燃气出气接头(22),在各燃气出气接头(22)上通过管路(221)连接有一混合气引出机构(3),混合气引出机构(3)位于所述腾空腔(113)内并且与所述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连接,其中:燃气出气接头(22)构成于燃气管(22)的侧部并且朝向混合气引出机构(3);设置在所述一对机架(1)上的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的下方的用于将由所述混合气引出机构(3)引至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的混合气点燃的二次点火机构(5),该二次点火机构(5)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13)控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机架(1)的彼此面对面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各构成有一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14),所述的一组红外线辐射加机构(4)中的对应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14)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机构(4)的形状与窨井口半圆让位凹腔(14)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斌戴丽娟戴叙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高思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