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龙娇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点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342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13:08
一种自动点胶机,包括机座和点胶抽胶机构,还包括前后进给机构、点胶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机构;所述行导轨座与托板固定连接,行导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列螺杆座、列螺母座、列螺杆、列马达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主柱与机座固定连接,列螺杆座与龙门架的横梁固定连接,列螺母座与点胶抽胶机构固定连接。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前后进给机构使灌胶针可以自动依次对托板上一行中的LED发光二极管点胶,当完成一行后,左右移动机构动作,使灌胶针对准另一行上的LED发光二极管进行依次点胶;二者轮替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进行换列,自动进行依次点胶,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发光二极管浇注荧光粉的微量、定量式点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自动点胶机,包括机座和点胶抽胶机构。存在问题是手工操作被加工的部件,而且动作慢,自动化程度低,工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点胶机,它具有自动抽胶、灌胶,而且自动移动依 点胶每一行内的二极管,并且换列点胶,工效高,产品质量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包括机座和点胶抽胶机构,其特殊这处在于还包括前后进给机构、点胶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机构; 所述前后进给机构包括托板、底板、行导轨、行导轨座、进给螺母、进给螺杆、进给马达和螺杆座,所述行导轨座与托板固定连接,行导轨与底板固定连接,进给螺母与托板固定连接,进给螺杆两端分别与一个螺杆座枢接,进给马达与进给螺杆固定连接;底板与机座固定连接,一个螺杆座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螺杆座与机座固定连接,或二个螺杆座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列螺杆座、列螺母座、列螺杆、列马达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主柱与机座固定连接,列螺杆座与龙门架的横梁固定连接,列螺母座与点胶抽胶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进给螺母固定在一进给螺母座上,进给螺母座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有导向槽,进给螺母座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点胶驱动机构包括上下马达、上下螺杆、上下固定板、上下移动座、上下导轨、上下导轨座、上下螺母、上下螺母座和上下马达座,所述上下固定板与列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固定板和上下移动座滑动配合,上下螺母座固定在上下移动座的顶部,所述上下马达座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上下螺母固定在上下螺母座上; 上下导轨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上下导轨座与上下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点胶抽胶机构包括抽胶马达、抽胶马达座、抽胶螺杆、抽胶螺母、过桥板和抽灌胶装置, 所述抽胶马达座固定在上下移动座上,过桥板与上下移动座滑动配合;所述抽胶螺母固定过桥板上,抽胶马达固定在抽胶马达座上;所述抽灌胶装置固定在上下移动座上,抽灌胶装置与过桥板配合。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抽灌胶装置包括机芯主体、机芯盖板、抽胶针、机芯、入/灌胶主体、机芯转轴、旋转气缸、液体流道、灌胶针、灌胶针座和入胶装置;抽胶针与过桥板可拆卸配合;所述机芯主体上有机芯腔、流道腔,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并垂直;机芯主体上有与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处连通的进胶孔;机芯盖板设置在机芯主体的顶部,灌胶针座设置在机芯主体的底部;所述入胶装置与机芯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入胶装置的内腔与进胶孔连通;旋转气缸与机芯转轴固定连接;机芯主体通过一固定板与上下移动座固定连接;灌胶针固定灌胶针座上; 机芯设置在机芯腔内,入/灌胶主体设置在流道腔内,液体流道设置在流道腔下部的机芯腔内;机芯转轴与入/灌胶主体的轴腔转动配合并液密封;入/灌胶主体有垂直的导向孔和水平进胶孔,水平进胶孔与进胶孔连通;机芯转轴上有直径孔和半径孔;在抽胶状态下,机芯转轴上的直径孔与入/灌胶主体上的水平进胶孔连通并且半径孔与导向孔在一条轴线上,抽胶针穿过机芯上的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进入机芯转轴的半径孔内抽胶;在灌胶状态下,机芯转轴上的直径孔与导向孔在一条直线上,抽胶针穿过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机芯转轴的直径孔和液体流道上的贯通孔与 灌胶针配合。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灌胶针座上有一凹槽,灌胶针的头部位于凹槽内。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列螺母座有燕尾槽,所述横梁上有燕尾块,燕尾槽与燕尾块滑动配合。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抽灌胶装置包括机芯主体、机芯盖板、抽胶针、机芯、入/灌胶主体、机芯转轴、旋转气缸、液体流道、灌胶针、灌胶针座和入胶装置;抽胶针与过桥板可拆卸配合; 所述机芯主体上有机芯腔、流道腔,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并垂直;机芯主体上有与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处连通的进胶孔;机芯盖板设置在机芯主体的顶部,灌胶针座设置在机芯主体的底部;所述入胶装置与机芯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入胶装置的内腔与进胶孔连通;旋转气缸与机芯转轴固定连接;机芯主体通过一固定板与上下移动座固定连接;灌胶针固定灌胶针座上; 机芯设置在机芯腔内,入/灌胶主体设置在流道腔内,液体流道设置在流道腔下部的机芯腔内;机芯转轴与入/灌胶主体的轴腔转动配合并液密封;入/灌胶主体有垂直的导向孔和水平进胶孔,水平进胶孔与进胶孔连通;机芯转轴上有直径孔和圆弧形槽,圆弧形槽周向一端与直径孔连通、另一端与入/灌胶主体有垂直的导向孔配合;在抽胶状态下,机芯转轴上的直径孔与入/灌胶主体上的水平进胶孔连通,抽胶针穿过机芯上的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进入圆弧形槽的一端内抽胶;在灌胶状态下,机芯转轴上的直径孔与导向孔在一条直线上,抽胶针穿过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机芯转轴的直径孔和液体流道上的贯通孔与灌胶针配合。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抽灌胶装置包括机芯主体、机芯盖板、抽胶针、机芯、入/灌胶主体、机芯滑动轴、移动气缸、液体流道、灌胶针、灌胶针座和入胶装置;抽胶针与过桥板可拆卸配合; 所述机芯主体上有机芯腔、流道腔,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并垂直;机芯主体上有与机芯腔和流道腔相交处连通的进胶孔;机芯盖板设置在机芯主体的顶部,灌胶针座设置在机芯主体的底部;所述入胶装置与机芯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入胶装置的内腔与进胶孔连通;移动气缸与机芯滑动轴固定连接;机芯主体通过一固定板与上下移动座固定连接;灌胶针固定灌胶针座上; 机芯设置在机芯腔内,入/灌胶主体设置在流道腔内,液体流道设置在流道腔下部的机芯腔内;机芯滑动轴与入/灌胶主体的滑动轴腔滑动配合并液密封;入/灌胶主体有垂直的导向孔和水平进胶孔,水平进胶孔与进胶孔连通;机芯滑动轴上有间隔设置的抽胶孔组和灌胶导向孔;在抽胶状态下,机芯滑动轴上的抽胶孔组与入/灌胶主体上的水平进胶孔连通并且抽胶孔组与导向孔在一条轴线上,抽胶针穿过机芯上的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进入机芯滑动轴的抽胶孔组抽胶;在灌胶状态下,机芯滑动轴上的灌胶导向孔与导向孔配合,抽胶针穿过抽胶针孔、入/灌胶主体上的垂直的导向孔、机芯滑动轴的灌胶导向孔和液体流道上的贯通孔与灌胶针配合。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点胶机,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前后进给机构使灌胶针可以自动依次对托板上一行中的LED发光二极管点胶,当完成一行后,左右移动机构动作,使灌胶针 对准另一行上的LED发光二极管进行依次点胶;二者轮替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进行换列,自动进行依次点胶,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后进给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抽灌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抽灌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抽灌胶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机芯转轴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机芯转轴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抽灌胶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机芯滑动轴与入/灌胶主体配合的抽胶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机芯滑动轴与入/灌胶主体配合的灌胶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点胶机,包括机座和点胶抽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进给机构、点胶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前后进给机构包括托板、底板、行导轨、行导轨座、进给螺母、进给螺杆、进给马达和螺杆座,所述行导轨座与托板固定连接,行导轨与底板固定连接,进给螺母与托板固定连接,进给螺杆两端分别与一个螺杆座枢接,进给马达与进给螺杆固定连接;底板与机座固定连接,一个螺杆座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螺杆座与机座固定连接,或二个螺杆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列螺杆座、列螺母座、列螺杆、列马达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主柱与机座固定连接,列螺杆座与龙门架的横梁固定连接,列螺母座与点胶抽胶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龙娇
申请(专利权)人:石龙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