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带的拉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73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薄带(20)且尤其是0.1mm~0.5mm厚铝带的拉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借助差动齿轮箱(12-16)相连的且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其转速的矫顽辊(1-5)与一个随后设置的且其转速受到调节的中心拉延辊(6)一起构成了第一拉延段(R1),随后设置了一组借助差动齿轮箱(21-25)相连的且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其转速的张力辊(7-11),这些张力辊与中心拉延辊(6)一起构成了第二拉延段(R2)。(*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薄带的且尤其是0.1mm~0.5mm厚铝带的拉延装置。已知有两种方法用于连续矫直金属薄带在拉延时,两辊间的金属带材在自由区段内一直被拉伸到超过屈服极限并因此获得了塑性伸长;在拉伸弯曲时,一直被预张紧到屈服极限下区域的带材通过小直径辊转向,其中通过在各自外表面上的弯曲引起了附加弯曲应力。弯曲应力与预张力一起引起了带材塑性伸长。这种塑性伸长因八字形地引导带材而出现在带材的上、下表面上。拉伸弯曲方法因多点接触小直径辊而带来了表面压痕的危险,其中小直径辊原则上是由钢制成的。当必须加工出对表面有极严格要求的带材时,如这样的带材被用于平版印刷时,拉伸弯曲方法是不太合适的。DE-PS3525343描述了这两种矫直方法的缺点和优点并且它为金属薄带如0.1mm~0.33mm厚铝带提供了这两种方法的组合方案。DE-PS3912676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装置,它根据纯拉延力原理工作。在一个其力矩受调节的制动辊组中和一个其力矩受调节的张力辊组中设置了一个其力矩受到调节的拉延辊对,利用该拉延辊对使带材经历了塑性延伸所需的伸长。如DE-PS3912676所述的那样,众所周知地当在塑性区和弹性区内发生纵向伸长时出现了横向收缩。在金属带材的情况下,表示纵向伸长和横向收缩之比的泊松比约为0.3;即宽度变化约为长度变化的三分之一。事实表明,当由于带材粘连在矫顽辊上而防止了横向收缩时,平坦度在拉延过程中受到了不利影响。只可能分别在位于两个连续辊之间的自由区段内不受阻碍地横向张紧带材。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拉延装置,可以利用该装置加工出质量要求很严格的带材。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使得两段式拉延成为可能。另外,完全可以在延展时在带材的自由区段内不受阻碍地横向张紧带材。附图结合一个简单示出的实施例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基本结构;图2以俯视示意图示出了驱动机构模式。所述装置用于拉延金属薄带且最好是0.1mm~0.5mm厚的铝带。该装置由一组(如五个)矫顽辊1-5构成,这些矫顽辊都通过差动齿轮箱12-16以适于驱动的方式相连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这些矫顽辊的转速。如DE-PS2529899的图2所示的那样,将矫顽力矩分配给各矫顽辊1-5是通过公知方式并根据可在带材20和各矫顽辊1-5之间获得的增力实现的。随后设有一个中心拉延辊6,此拉延辊与一台驱动电机18相连。驱动电机18的转速是可以调节的且此驱动电机确定了拉延装置速度。与中心拉延辊6相连的是一个由五个张力辊7-11构成的张力辊组,这些张力辊也都通过差动齿轮箱21-25以适于驱动的方式相连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这些张力辊的转速。张力力矩的分配是以与矫顽辊1-5的矫顽力矩分配相同的方式进行的。张力辊7-11也以适于驱动的方式与中心拉延辊6相连。由此出现了两个拉延段一个是在中心拉延辊6和最后矫顽辊5之间的第一拉延段R1,另一个是在中心拉延辊6和第一张力辊7之间的第二拉延段R2。这种布局使得两段式拉延成为可能。在第一拉延段R1内的第一拉延阶段拉延率是通过一个可调的且保持不变的驱动电机17、18的转速比确定的。与此相似地,一个可调的且保持不变的驱动电机18、19的转速比确定了在第二拉延段R2内的第二拉延阶段拉延率。如图1、2所示的那样,这组张力辊7-11最好基本上关于中心拉延辊6地相对那组矫顽辊1-5对称设置。这种布局简化了结构并简化了拉延装置控制。如图1所示,分别在出口侧限定了一个拉延段R1、R2的两个辊6、7优选地具有一个相对其它辊1-5、8-11增大的直径。这样一来,由于紧接在拉延段R1、R2后地使带材转向时弯曲较大的缘故,所以使带材20外表面的伸长小。第一矫顽辊1的差动齿轮箱12的最后自由轴和最后张力辊11的差动齿轮箱25的最后自由轴分别支承在驱动电机17、19上。驱动电机17、19用于相对张紧在矫顽辊1-5或张力辊7-11之间的带材并用于分别相对中心拉延辊6拉紧各组辊。不超过中心拉延辊6与带材20之间的力的一半地确定矫顽辊组和张力辊组的驱动电机17、19的最大力矩差。这样一来,消除了带材20在中心拉延辊6上的打滑现象。由于也通过控制技术消除了带材20在其它辊1-11上的打滑现象,所以可以分别通过一个可调的且保持不变的驱动电机17、18的转速比来确定拉延率。在最后两个矫顽辊4、5之间设有一个张力测量辊26。它用于测量在此拉延路段位置上的瞬间拉力。根据此测量值,在第一矫顽辊之前和在最终张力辊11之后测算和自动调节出所需的制动力和所需的拉力。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薄带(20)且尤其是0.1mm~0.5mm厚铝带的拉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借助差动齿轮箱(12-16)相连的且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其转速的矫顽辊(1-5)与一个随后设置的且其转速受到调节的中心拉延辊(6)一起构成了第一拉延段(R1),随后设置了一组借助差动齿轮箱(21-25)相连的且作为一个整体地调节其转速的张力辊(7-11),这些张力辊与中心拉延辊(6)一起构成了第二拉延段(R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组张力辊(7-11)基本上关于中心拉延辊(6)地相对那组矫顽辊(1-5)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顽辊组和所述张力辊组的驱动电机(17,19)的最大力矩差是如此确定的,即为了消除带材(20)在中心拉延辊(6)上打滑的现象,不超过中心拉延辊(6)与带材(20)之间的力的一半地确定上述最大力矩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薄带(20)且尤其是0.1mm~0.5mm厚铝带的拉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拉延段(R1)是由一组矫顽辊(1—5)和一个位于下游的中心拉延辊(6)构成的,这些矫顽辊通过差动齿轮箱(12—16)相连且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地控制这些矫顽辊的转速,而中心拉延辊的转速也受到了控制。在中心拉延辊后面设置了一组张力辊(7—11),这些张力辊通过差动齿轮箱(21—25)相连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地控制这些张力辊的转速。这些张力辊与中心拉延辊(6)一起形成了第二拉延段(R2)。文档编号B21D1/05GK1228722SQ97197497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阿明·赫茨恩劳巴, 保罗丝·海斯特 申请人:康福有限公司机械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明·赫茨恩劳巴保罗丝·海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康福有限公司机械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