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形成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0711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将切成预定形状的材料(坯件)安装在模具上,材料底部由座支承的状态中,材料从上方受工具挤压,并沿模具移动,使材料增量成形。材料底部固定,因而材料并不倾斜,可形成预定形状。在由阴模具和工具夹紧的状态中,凸缘的圆弧部分受到加工,因而凸缘的圆弧部分不向外扩展,可以增加圆弧部分的凸缘和底部之间的正交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逐渐处理板的增量形成方法,更具体来说,涉及具有在板端部上的凸缘的模制产品的增量形成方法。传统上,在板端部具有凸缘的模制产品是通过在阴模和阳模之间插入并压制板而制成的。由于需要阴模和阳模,成本增高。作为减少模具的手段,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平-11-310371中提出了一种增量形成方法,如附图说明图18至20所示。该方法是将材料的外周固定于一个阴模上,用棒状工具压制材料,将其沿阴模的内周面移动,并对板增量地进行侧面突出处理。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平10-76321中,对板进行拉延处理。这种增量形成方法只使用一个模具,因而成本不高。但是,按照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平11-310371中所示的方式,当在板的端部上形成一个凸缘时,板留在凸缘的外周部分上。当这个板是不需要的时候,必须切除凸缘的外周部分。另外,当按照这种处理方式形成凸缘时,凸缘和底板形成的一个角度未形成一个直角。例如,当一个圆筒交搭并接合于凸缘时,当凸缘未形成直角形状时就难于进行交搭焊接。另外,也难于形成具有高的高度的凸缘。另一方面,当按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平10-76321所示的方式形成凸缘时,容易在凸缘的角部上出现皱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地以预定形状形成板的增量形成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增量成形方法,其中在一材料固定在一个布置在一个阴模具内侧上的座上,以及所述材料布置在所述阴模具和一个工具构件之间及所述座和所述工具构件之间的状态下,以及在所述材料的外端部分能在拉延加工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下;所述座和所述工具构件按照拉延加工方向在所述阴模具中相对地移动;以及所述工具构件沿所述阴模具的内周面被相对地移动。附图简要说明如下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形设备的纵剖图;图2的立体图表示成形中的模具、阴模、棒状工具和被处理工件之间的关系;图3的平面图表示图1中所示圆弧部分的处理状态;图4的立体图表示一个模制产品;图5的平面图表示材料;图6的平面图表示模制产品的圆弧部分;图7是图6的Ⅶ-Ⅶ剖视图;图8是图6的Ⅷ-Ⅷ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拉延处理的视图;图10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成形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成形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纵剖图;图16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成形之后的材料的侧视图;图18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模制产品的立体图;图19的示意图表示图18的模制产品的制造方法;图20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模制产品的立体图;图21的示意图表示图20的模制产品的制造方法;图2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模制产品的立体图。现在参阅图1至图5描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增量形成方法及其设备。图1基本上只表示设备的左端部分,该设备是左、右对称的设备。图2表示成形过程中的状态。模制产品10具有一个底部11,在其外周上具有一个凸缘12。模制产品10包括四个侧边,侧边是直线的,两相邻侧边接合的角部12a呈圆弧形状。底部11的表面和凸缘12的表面几乎彼此垂直。模制产品10可单独使用,此外,它还可成为圆筒形构件的端部。当凸缘10和圆筒形构件的端部重叠并固定时,最好形成正交的凸缘12和底部11。模具20是阴模具(外模具)。阴模具20水平设置。一材料板10b安装在阴模具20的上表面上。一个棒状工具30插入阴模具20的内部。工具30向下移至阴模具20的垂直表面,然后移至阴模具20的内周面。阴模具20的内周面的形状基本与模制产品10的外表面形状相同。当工具30进行一转动时,工具30重复上述操作。这样,材料平板10b就进行了拉延处理。向下移动工具30是指使其沿拉延方向移动。这实际上是工具30沿轴向移动及沿模制产品10的深度方向移动。工具30的末端是平的。从末端至侧面的角部呈圆弧状。该圆弧是由模制产品10的底部11和凸缘12构成的圆弧。工具30从一个上部活动体(图中未画出)悬置以便自由转动。工具30沿阴模具20的内周面(相应于凸缘12的一个部分)移动。工具30移动,与材料板10b接触,从而使工具30在随动的基础上转动(日常转动(dailyrotation))。这样,工具30并不是在一个点上触及材料板10b,因而可防止卡住。另外,材料板10b的上表面涂覆润滑油。多个用于使材料板10b定位的销(导向器)23设置在阴模具20的上表面上。当材料平板10b放在阴模具20的上端时,销23与材料板10b的外周部分接触。材料借此定位。阴模具20在内周侧的上端呈圆弧状。该圆弧是沿阴模具的整周设置的。材料板10b的外周部分借助该圆弧平滑地在阴模具20的内周侧上移动。阴模具20的内部中设有底部。有一个座40用于将材料板10b安装在阴模具20内。座40受到一个用于控制座40的高度和位置的装置50的支承。在与工具30的末端(下端)相对的部分上还有另一个座40,该座40安装在相应于工具在周向上的运动轨迹的部分中。即,材料板10b被工具30和座40夹紧。另外,在阴模具20的中心还有一个座40,因此,材料板10b的中央部分可被固定。座40安装(承载)并固定材料板10b。这种固定是通过装在座40中的电磁铁的磁力实现的。或者,一真空吸垫安装在座40的顶部上,这种固定是借助真空吸力实现的。固定位置是座40的中央部分等。材料板10b是铁系列、不锈钢系列或铝合金系列的。下面描述用于上、下移动座40的装置50。装置50包括多个丝杠机构51。图1中画出一对丝杠机构。在座40的下端的一个座45受到丝杠机构51的丝杠52的支承。座45具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螺母。当一个驱动装置55转动时,丝杠52转动,座40向上移动。在座40或座45和底座之间装有多个座40的导向器(图中未画出)。装置50和阴模具20装在底座(基础)上。下面描述增量成形方法。首先制备在成形后的形状的基础上展开的材料平板(坯件)10b。由于模制产品10具有四侧边形状,并且具有在角部的圆弧部分,如图5所示,材料板10b的平面图基本上是四侧边形状的,其角部呈圆弧状。材料板10b的尺寸和形状及其角部的圆弧形状是考虑到模制产品10的形状而确定的。在上述的展开中,展开尺寸是根据模制产品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其计算方式与方形筒拉延加工成形相同。在这种展开尺寸的基础上,借助六角零件压力机切制板材。接着,将材料板10b放在阴模具20的末端上。此时,材料板10b也放在向上移动的座40上。材料板10b借助销23定位。接着,将材料板10b固定在座40上。固定位置及装置已在前述描述。接着,座40向下移动,接着,工具30向下移动。工具30的下降位置是可将材料板10b定位在工具30的侧面和阴模具20的垂面(内周面,直线部分)之间的位置。即,材料板10b夹紧在阴模具20的内周面和工具30的侧面之间。在这种状态中,工具30下降,如下面将讲到的那样,工具30在周向上沿阴模具20的内周面移动。工具30的下降量是工具30的末端接触材料板10b的位置。例如,在座40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量成形方法,其中:在一材料固定在一个布置在一个阴模具内侧上的座上,以及所述材料布置在所述阴模具和一个工具构件之间及所述座和所述工具构件之间的状态下,以及在所述材料的外端部分能在拉延加工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下;所述座和所述工具构件按 照拉延加工方向在所述阴模具中相对地移动;以及所述工具构件沿所述阴模具的内周面被相对地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智仙川村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