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711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冲床从单凸模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转变装置包括:上主圆筒形料斗,它由冲床回转头支承并有多个径向支座以容纳上副圆筒形料斗,它们中的每一个均支承预定数量凸模且具有相应锤件;相应的下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它可与上圆筒形料斗同步旋转并在中空支座内与其对齐,中空支座形成在冲床工作台内并设有相应数量径向支座以容纳下副凹模固定板,每一下副凹模固定板设有多个与凸模个数相等的凹模。该组件还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动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转变装置。用来对金属板进行机加工的传统冲床包括一底座,该底座设置有一工作台和一对作用在各凸模上的锤子加以支承的设置在上面的回转头。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一设置在相对面的凹模,一旦驱动凸模,所述凹模即可承接该凸模的顶端,以对一金属板进行冲孔。这些冲床具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包括在已有技术的冲床中,如果在相应的支承件中不更换凸模的话,就不能具有多个同时可供选用的凸模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机加工作业。传统型冲床的第二个缺陷是,在用来支承待加工板的表面和凸模固定板下表面之间的可以用的空间是有限的,该空间通常只有几厘米。因此,当因金属板和凸模相互卡咬或者金属板和下面凹模相互卡咬而需要维修时,维修作业很难进行,再加上使用所述冲床时所产生的加工废料,维修作业就更为困难。最后,每当必须用另一凸模对原来的凸模进行更换时,因为将凹模从其支座中取出来时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同样也造成了困难在传统冲床中,必需拆卸大部分工作平台才能使凹模脱出它的支座。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转变装置来解决已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这种组合式装置无需进行更换作业即可有多个凸模可供选用,并且还可以藉助其构造而便于操作者接触到回转头和工作台之间的空间,然后迅速更换下凹模。将从下文中变得更为清楚的本专利技术的该宗旨和其它目的是藉助一种可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转变装置来实现的,这种组合式装置的特点在于它包括一上主圆筒形料斗,该上主圆筒形料斗藉助冲床回转头而可旋转地被支承并设置有多个径向支座以便容纳上副圆筒形料斗,其中每一上副圆筒形料斗支承着预定数量的凸模,并且其上有一被安装成能以一种受控方式旋转的相应锤件;一相应的下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料斗,它被容纳成可以与所述上圆筒形料斗同步旋转,并且在一中空支座内与其纵向地同轴对齐,所述中空支座形成在冲床的工作平台内并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径向支座,以便容纳被支承得与所述上副料斗纵向对齐的下副凹模固定板,每一凹模固定板均设置有多个其个数与所述凸模的个数相等的凹模;一第一电动机装置,用来使所述上主圆筒形料斗相对于所述回转头作受控旋转;还设置有一第二电动机装置,它交替地介入以用来驱动各锤件相对于相应的副圆筒形料斗作受控旋转;以及一第三电动机装置,用来使所述下主圆筒形料斗相对于所述支座作受控旋转,并与所述上主料斗同步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中的非限制性例子、对一种用来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变得更为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装置的侧向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装置的副圆筒形容器的局部剖视详图;图3是一上主圆筒形料斗的平面示意图,它示出了用来容纳副圆筒形料斗的支座;图4以虚线的形式示出了图3所示上主圆筒形料斗的另一平面图;图5是用来使各锤件旋转的第二交替一介入电动机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下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料斗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容纳在相应支座内的凹模固定板的放大详图。现请参阅以上附图,1和2分别示出了一冲床的凸模固定板回转头和一用来对各金属板进行支承和机加工的下表面,一凹模固定板通常容纳在该下表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用来改变冲床的组合式转变装置安装在一回转头1和一工作台2上,并且包括一由回转头1可旋转地支承并设有一系列径向支座的上主圆筒形料斗3,在这一实施例中,总共有五个由4a、4b、4c、4d和4e示出的径向支座,它们可容纳相应的上副圆筒形料斗5a、5b、5c、5d和5e,每一上副圆筒形料斗支承住预定数量的凸模6,其上安装有能以一种受控方式旋转的相应锤件7a、7b、7c、7d、7e。一下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料斗8相应地安装在工作台2内与之平齐,并且与上主圆筒形料斗3同步旋转且与之呈纵向的同轴对齐。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料斗8插设在一形成在工作台2内的中空支座8a内,并且另设有相应数量的、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的径向支座9a、9b、9c、9d和9e,用来容纳相应数量的、被支承得与上副料斗5a至5e纵向对齐的下副凹模固定板10a、10b、10c、10d、10e。每一凹模固定板10a至10e均设有多个凹模11,这些凹模的总数与凸模6的个数相对应。组合式装置1设置有一第一电动机装置12,用于上主圆筒形料斗3相对于回转头1的受控旋转驱动;一第二电动机装置13,它交替地介入,用于锤件7a至7e相对于相应副圆筒形料斗5a至5e的受控旋转;以及一第三电动机装置14,用于下主圆筒形料斗8相对于其支座8a的受控旋转以及与上主料斗3的同步旋转。用来容纳副圆筒形料斗5a至5e的径向支座4a至4e在下区域内藉助一些相应地形成在主圆筒形料斗3的下区域内的、具有特定轮廓的间隙15而彼此相互分开,并且形成一些指向冲床工作台2的相应下突起16。下副凹模固定板10a至10e由相应的下主凹模固定板8加以支承,其间设置有一些插设的滑动装置17,这些滑动装置可以在径向被拔出并借助相应锁定件18而保持在位以供使用。第一电动机装置12由一藉助回转头1而支承的相应第一电动机19以及主圆筒形料斗3的一组周向齿20所构成;第一电动机19支承住一相应的第一链轮21,该第一链轮用键固定在其纵向突伸的传动轴上并且随其刚性地旋转;一用来连接和传动的有齿的传动带22以环形方式围绕在所述第一链轮21和所述齿22周围。用来使每一锤件7a至7e产生受控旋转的第二交替一介入电动机装置13由一设有第二链轮24的相应第二电动机23构成,所述第二链轮用键固定在其纵向突伸的传动轴上并适于与相应的第二组齿25相啮合,所述第二组齿相对于每一锤件周向地形成。第二电动机23由一可在一水平面上浮动的支承装置26支承而在相对每一锤件7a至7e而言的较近和较远的两个位置之间被驱动,并且具有一仿形件,它通过一相应弹性装置而与一沿周向形成在上主圆筒形料斗3上的轨道28保持接触,所述弹性装置因呈传统类型而未予图示。轨道28沿其圆周有多个凹槽29,这些凹槽径向地设置在容纳上副圆筒形料斗5a-5e的每一支座4a-4e处。浮动支承装置26由一被水平支承从而可以在一边缘处围绕一纵向轴31旋转的凸缘30所构成,所述纵向轴刚性地连接于将冲床回转头1支承住的结构上,并且与第二电动机23刚性连接。仿形件27由至少一个滚轮32构成,所述滚轮安装在凸缘30上可以自由旋转并具有一与其垂直的轴线,这样,接触和滚动表面就面朝着轨道28;形成在其内的凹槽借助一些具有圆形轮廓的斜面而与轨道28的滚动面相融合。在回转头1和上主圆筒形料斗3之间插设有用来锁定旋转于预定角度构造的装置33,这些角度构造与那些用于仿形件27和凹槽29相互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旋转锁定装置33由至少一个藉助回转头1纵向支承的枢轴34所构成,一插设的驱动件35用来使它以一种往复方式在两个位置,即,一升高的返回位置和一下降位置之间纵向移动,用来与那些相应的定位孔36相啮合,这些定位孔沿着一由数字37标示出其外形的圆周母线而形成在上主圆筒形连接3的上表面上,并且由枢轴34在该上表面上的轴向投影而旋转地确定。每一锤件7a至7e均由一圆筒形体38所构成,所述圆筒形体38可旋转地同心支承在每一上副圆筒形料斗5a至5e的端部,且具有一插设的弹性复回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将冲床从单凸模转变为多凸模的组合式转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主圆筒形料斗(3),该上主圆筒形料斗藉助冲床回转头(1)而可旋转地支承并设置有多个径向支座(4a-4e)以便容纳上副圆筒形料斗(5a-5e),每一个上副圆筒形料斗均支承住预定数量的凸模(6),并且其上有一被安装成能以一种受控方式旋转的相应锤件(7a-7e);一相应的下主圆筒形凹模固定板料斗(8),它被容纳成可以与所述上圆筒形料斗(3)同步旋转,并且在一中空支座(8a)内与其纵向地同轴对齐,所述中空支座形成在冲床的工作台(2)内并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径向支座(9a-9e),以便容纳被支承得与所述上副料斗(5a-5e)纵向对齐的下副凹模固定板(10a-10e),每一凹模固定板(10a-10e)均设置有多个其个数与所述凸模(6)的个数相等的凹模(11);一第一电动机装置(12),用来使所述上主圆筒形料斗(3)相对于所述回转头(1)作受控旋转;还设置有一第二电动机装置(13),它交替地介入以驱使所述各锤件(7a-7e)相对于相应的副圆筒形料斗(5a-5e)作受控旋转;以及一第三电动机装置(14),用来使所述下主圆筒形料斗(8)相对于所述支座(8)作受控旋转,并与所述上主料斗(3)同步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奥斯蒂尼
申请(专利权)人:欧麦克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