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及其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的首末两端,所述散热管是由一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的最外端为进水口,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口,所述散热管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换的热传递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管内部无连接和弯折点,管内不会窝水,管腔不易堵塞,清洗比较容易,不仅降低了耗水量,而且还节约了用煤量,热水在散热管内为自然循环,不需要强制循环泵进行循环;热传递管加快了该散热管的散热效果,散热面积大,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取暖设备
,具体涉及ー种环形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在室内采用取暖设施进行取暖,暖气片是最常见的取暖工具,多数暖气片结构比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耗煤量和用水量很大,以60型暖气片为例,每片暖气片用水7. 5公斤,严重的浪费了资源。另外,现有的散热器大多采用电加热,使用不当会有危险发生,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节煤省水且取暖效果良好的环形管式换热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及其上的进水口和出水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ロ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的首末两端,所述散热管是由ー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的最外端为进水口,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ロ,所述散热管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換的热传递管。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的两相邻圆环之间间隔为10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散热管由铝塑管弯制而成,且呈圆滑渡的圆环形,其内部无连接和弯折点,管内不会窝水,管腔不易堵塞,清洗比较容易,不仅降低了耗水量,而且还节约了用煤量,热水在散热管内为自然循环,不需要強制循环泵进行循环;热传递管加快了该散热管的散热效果,散热面积大,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管;2、进水口 ;3、出水ロ ;4、热传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I及其上的进水ロ 2和出水ロ 3,所述进水口 2和出水ロ 3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I的首末两端,所述散热管I是由ー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I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I的最外端为进水口 2,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ロ 3,所述散热管I的两相邻圆环之间间隔为10厘米。本技术散热管I由铝塑管弯制而成,且呈圆滑渡的圆环形,其内部无连接和弯折点,管内不会窝水,管腔不易堵塞,清洗比较容易,降低了耗水量,而且热水在散热管内为自然循环,不需要强制循环泵进行循环,节约了用煤量。所述散热管I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换的热传递管4,该热传递管4加快了所述散热管I的散热效果,散热面积大,安全性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I)及其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I)的首末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I)是由一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I)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I)的最外端为进水口(2),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口(3),所述散热管(I)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换的热传递管(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形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I)的两相邻圆环之间间隔为10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及其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的首末两端,所述散热管是由一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的最外端为进水口,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口,所述散热管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换的热传递管。本技术散热管内部无连接和弯折点,管内不会窝水,管腔不易堵塞,清洗比较容易,不仅降低了耗水量,而且还节约了用煤量,热水在散热管内为自然循环,不需要强制循环泵进行循环;热传递管加快了该散热管的散热效果,散热面积大,安全性好。文档编号F28D1/047GK202582263SQ201220224268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郑志强 申请人:郑志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管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管(1)及其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管(1)的首末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是由一根铝塑管弯制而成的,所述散热管(1)呈由若干首尾平滑相接的同心圆环构成的盘旋结构,所述散热管(1)的最外端为进水口(2),其最里端向上弯折形成出水口(3),所述散热管(1)的两相邻圆环之间设有促进热交换的热传递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