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光敏专利>正文

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426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包括主壳体装置,主壳体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装置和下端盖装置,上端盖装置和主壳体装置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串联连接,上端盖装置和主壳体装置上对应电加热管串联连接处设有电加热管连通槽,主壳体装置和下端盖装置上设有进水口,上端盖装置上设有出水口;电加热管包括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的外壁上设有电加热膜;电加热膜接通电源,冷水通过进水口依次经过各个加热管,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水在石英玻璃管内,电加热膜在石英玻璃管外,水电分离加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而且石英玻璃管耐骤冷骤热、承高压、导热快、热效率高、不结水垢,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上使用的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热水龙头的加热管全部采用不锈钢加热管或铜加热管,其原理是水以流动的形态进入机壳,机壳内装有金属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后加热机壳内的水,升温后自出水口流出。 现有技术的电热水龙头采用金属加热管,通电加热水,水电做不到完全分离,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而且加热管外部极易结水垢,影响加热效果,出水量不大,水温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安全、加热速度快的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包括主壳体装置,所述主壳体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装置和下端盖装置,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上对应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处设有电加热管连通槽,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首端对应的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下端盖装置上设有进水口,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尾端对应的所述上端盖装置上设有出水口,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上端盖装置之间设有紧固连接装置;所述电加热管包括石英玻璃管,所述石英玻璃管的外壁上设有电加热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装置包括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内端面安装有上内盖,所述上内盖上设有电加热管插装孔,所述电加热管的端部和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之间设有管端固定密封装置;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上内盖的结合面处设置有所述电加热管连通槽;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的尾端连通的出水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端固定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且位于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底部的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密封胶垫,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内安装有螺旋压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壳体装置包括与所述上端盖一体成型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端盖装置之间安装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端面安装有下内盖,所述下内盖上也设有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所述电加热管的端部和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之间设有管端固定密封装置;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下内盖的结合面处设置有所述电加热管连通槽;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进水外通道和与所述电加热管的首端连通的进水内通道,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压力开关,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水压供给通道,所述进水外通道和所述进水内通道、所述水压供给通道之间设有供水控制开关,所述供水控制开关上安装有驱动手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端固定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且位于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底部的垫片,所述垫片下设有密封胶垫,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内安装有螺旋压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端盖装置包括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外通道连通的进水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连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主壳体装置内的至少两个连接柱,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沉头螺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加热管的数量为奇数个。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包括主壳体装置,所述主壳体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装置和下端盖装置,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上对应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处设有电加热管连通槽,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首端对应的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下端盖装置上设有进水口,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尾端对应的所述上端盖装置上设有出水口,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上端盖装置之间设有紧固连接装置;所述电加热管包括石英玻璃管,所述石英玻璃管的外壁上设有电加热膜;电加热膜接通电源,冷水通过进水口依次经过各个加热管,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水在石英玻璃管内,电加热膜在石英玻璃管外,水电分离加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而且石英玻璃管耐骤冷骤热、承高压、导热快、热效率高、不结水垢,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C-C向剖视图,其中,图I是图2中A-A向剖视旋转图;图3是上端盖的仰视图;图4是下壳体的俯视图;图5是加热管组的水流方向及加热管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1_石英玻璃管;12_电加热膜;21_上端盖;22_出水口 ;23_电加热管连通槽;24_上内盖;25_电加热管插装孔;31_垫片;32_密封胶垫;33_螺旋压套;41_上壳体;42-下壳体;43_下内盖;44_进水外通道;45_进水内通道;46_压力开关;47_水压供给通道;5_驱动手柄;61_下端盖;62_进水口 ;71_连接柱;72_沉头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包括主壳体装置,所述主壳体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21装置和下端盖61装置,所述上端盖21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平行设置的奇数个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有五根串联在一起的电加热管;所述上端盖21装置包括上端盖21,所述上端盖21内端面安装有上内盖24,所述上内盖24上设有电加热管插装孔25,所述电加热管的端部和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之间设有管端固定密封装置,所述管端固定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且位于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底部的垫片31,所述垫片31上设有密封胶垫32,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内安装有螺旋压套33。如图3所示,所述上端盖21与所述上内盖24的结合面处设置有电加热管连通槽23 ;所述上端盖21上设有与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尾端连通的出水口 22。所述主壳体装置包括与所述上端盖21—体成型的上壳体41,所述上壳体41和所述下端盖61装置之间安装有下壳体42,所述下壳体42的内端面安装有下内盖43,所述下内盖43上也设有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所述电加热管的端部和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之间设有管端固定密封装置,所述管端固定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且位于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底部的垫片31,所述垫片31下设有密封胶垫32,所述电加热管插装孔25内安装有螺旋压套33。如图4所示,所述下壳体42与所述下内盖43的结合面处设置有所述电加热管连通槽23 ;所述下壳体42上设有进水外通道44和与串联 的所述电加热管的首端连通的进水内通道45,所述下壳体42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压力开关46,所述下壳体42上设有水压供给通道47,所述进水外通道44和所述进水内通道45、所述水压供给通道47之间设有供水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供水控制开关上安装有驱动手柄5。所述下端盖61装置包括下端盖61,所述下端盖61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外通道44连通的进水口 62 ;所述下壳体41和所述下端盖61之间设有螺纹连接装置。所述下壳体42装置和所述上端盖21装置之间设有紧固连接装置,所述紧固连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主壳体装置内的至少两个连接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龙头用安全电加热装置,包括主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装置和下端盖装置,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之间安装有至少三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所述上端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装置上对应所述电加热管串联连接处设有电加热管连通槽,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首端对应的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下端盖装置上设有进水口,串联的所述电加热管的尾端对应的所述上端盖装置上设有出水口,所述主壳体装置和所述上端盖装置之间设有紧固连接装置;所述电加热管包括石英玻璃管,所述石英玻璃管的外壁上设有电加热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敏
申请(专利权)人:吴光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