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684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针阀进胶点。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点针阀进胶点结构,可以减小进胶时的压力,避免出现冲墨等问题,适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模内转印产品时,多采用中间一点进胶或侧进胶结构。当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如厚度为I. Imm的笔记本电脑背盖)时,上述进胶结构的进胶压力较大,会出现冲墨等问题,无法满足超薄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针阀进胶点。优选的,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三个所述的针阀进胶点。优选的,所述的针阀进胶点一字排列。优选的,各个所述的针阀进胶点均匀分布。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采用多点针阀进胶点结构,可以减小进胶时的压力,避免出现冲墨等问题,适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超薄模内转印产品;2、针阀进胶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I所示。一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1,如厚度为I. Imm的笔记本电脑背盖。该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针阀进胶点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三个针阀进胶点2。三个针阀进胶点2 —字排列为一列,相邻两个针阀进胶点2之间的距离相等。该列针阀进胶点2设置于超薄模内转印产品I的一条中轴上,可以实现均匀减小进胶时的压力,防止产品出现冲墨等质量问题。这种进点结构适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 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针阀进胶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三个所述的针阀进胶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阀进胶点一字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针阀进胶点均匀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针阀进胶点。由于本技术采用多点针阀进胶点结构,可以减小进胶时的压力,避免出现冲墨等问题,适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文档编号B29C45/14GK202572858SQ20122016124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葛年兆 申请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用于生产超薄模内转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模内转印产品的进点结构包括多个针阀进胶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年兆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