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519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型模具浇注,浇冒口结构较小,结构简单,对材料的利用较充分,易操作,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处理,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温器座,特别是一种采用金属型模具浇注的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浇注节温器座大多是从安装面出进料,垂直浇注,这样浇冒口较大,对材料浪费较严重;结构复杂,不利于后道工序的处理;补缩冒口也较大,较易形成铸件局部过热,造成产品质量不良,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浇冒口结构较小,结构简单,对材料的利用较充分,易操作,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处理,有效提高产品合格 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进一步的,所述上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进一步的,所述下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进一步的,所述支承脚设有三个,所述下补缩冒口设有三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冒口结构较小,材料利用率高,节省生产成本;补缩冒口大小适宜,能够起到最理想的补缩效果,大大了提高产品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11,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 2,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 3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 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所述下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另外,所述支承脚设有三个,所述下补缩冒口也设有三个,并且一一对应设在支承脚的安装面上。本技术采用金属型模具浇注,冒口结构较小,材料利用率高,节省生产成本;补缩冒口大小适宜,能够起到最理想的补缩效果,大大了提高产品质量。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 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I ),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11 ),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2),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3)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补缩冒口为敞开式补缩冒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脚设有三个,所述下补缩冒口设有三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本技术采用金属型模具浇注,浇冒口结构较小,结构简单,对材料的利用较充分,易操作,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处理,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文档编号B22C9/08GK202571180SQ20122022183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义 申请人:浙江振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温器座浇冒口结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支承脚(11),所述支承脚的底面为安装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有进料冒口(2),所述进料冒口的下端设有上补缩冒口(3)与本体连接,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下补缩冒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振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