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尚文专利>正文

导流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081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包,包含有一本体、一气囊,其中本体的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本体外表设有一弧面部,于弧面部设有一导流部,而气囊设于容置空间中且可供充气;使充气后的气囊可支撑本体,当人体配戴导流包且于弧面部、导流部迎风时,例如使用者骑自行车于身体前方配戴导流包时,迎风面的气流可被导流部导开,气流可循着弧面部向外侧分散掉,以具有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流包,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功效的导流包。
技术介绍
由于旅游休闲的风气越来越盛,买自行车来进行休闲活动的家庭越来越多,且全球的能源危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造就了环保概念的商机,商家们纷纷推出各类自行车产品,随着消费者的节能减碳的环保意识逐渐抬头,使得自行车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再只是购物、访友与运输的代步工具,且自行车具有不耗油、无噪音、无污染与使用方便等优点,更是被许多人当作健身、运动工具,甚至有些人利用自行车来作为休闲、旅游良伴。当人们骑自行车时,若人体没有外加任何导流装置,由于身体前方为迎风面没有任何缓冲,气流将直接冲击身体前方,依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阻力会随着自行车的前进速度成正比,而影响自行车的前进速度。因为目前尚未见到任何可供配戴于人体且具有导流作用、可降低气流阻力的背包、背袋等袋体构造或产品,爰是,本设计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以及祈使背包、背袋等袋体构造或产品更具广泛实用性,本设计人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流作用、可降低气流阻力的导流包。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导流包,包含有一本体,为挠性材料,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本体外表设有一弧面部,于弧面部设有一导流部;一供充气用以支撑本体的气囊,设于容置空间中。上述导流部为鳍状。上述导流部垂直状地设于弧面部。上述本体设有至少一肩带。上述肩带设有至少一可贴靠于人体表面的贴合部。上述气囊设有一用以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泄气的气阀。上述气囊设有一弹性体。上述弹性体为发泡材料。上述气囊、容置空间于相对应的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相互结合或分离的接合件。上述接合件为魔术毡黏扣带。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导流包在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本体外表设有一弧面部,于弧面部设有一导流部;而气囊设于容置空间中,且可供充气用以支撑本体;使充气后的气囊可支撑本体,当人体配戴导流包且于弧面部、导流部迎风时,例如使用者骑自行车于身体前方配戴导流包时,迎风面的气流可被导流部导开,气流可循着弧面部向外侧分散掉,以具有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由背侧观视的立 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剖视图;图6是使用者骑自行车且于身体前方配戴本技术导流包的使用实施例图;图7是本技术迎风时可以降低气流阻力的导流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气囊另一构造实施例的上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本体11容置空间 12可开合组件13弧面部 14导流部15肩带151链接组件152贴合部 16接合件20气囊21气阀22接合件23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I、图3所示,本技术导流包设有一本体10及一设于本体10的气囊20,其中本体10外表具有导流构造,而气囊20充气后可以支撑本体10 ;当人体配戴本技术导流包且使其迎风时,迎风面的气流可被本技术导流包导开并向外侧分散掉,以具有导流、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的功效。请参阅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本体10为挠性材料以可适当地变形,本体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另于本体10设一可开合组件12如拉链带,使本体10具有可以打开及关闭的开口,以便于使用者将气囊20装入容置空间11或取出。本体10外表设有一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弧面部13,且于弧面部13设有一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导流部14,于本实施例导流部14状似鳍状且垂直状地设于弧面部13,使得弧面部13被区分为左右两区域,据此,本体10借由弧面部13、导流部14所形成的导流结构而具有导流作用。本体10外表设有两可供套设于人体肩部以及可作调整长度的肩带15,以供使用者可以肩背方式配戴本技术导流包,也可以选择本体10配戴于身体前方或后方,且肩带15间设有两具卡扣式结合、分离作用的链接组件151,令两肩带15间可结合而具有固定力,以避免肩带15于肩膀上松脱的情形产生,而肩带15设有多个可贴靠于人体表面的贴合部 152。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气囊20设于本体10容置空间11中,气囊20设有一气阀21,令使用者可借由气阀21对气囊20进行充气或将气囊20泄气,而气囊20、容置空间11于相对应的表面分别设有相对应可供相互结合或分离的多个接合件22、16,于本实施例接合件22为魔术毡黏扣带,以使气囊20可固定于容置空间11中避免滑动。图中所示气囊20为充气后的状态,以可供充气用以支撑本体10,而使用者使用时可将气囊20泄气使其形成压缩扁平状,或者将气囊20自容置空间11取出,如此使容置空间11中可放入其他物品,使本技术可作为一般袋体来使用,增进其实用性。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气囊20 —侧具备有与本体10弧面部13相对应且形状相同的弧面,以使气囊20充气后可以完整的贴合且其气压可平均地支撑本体10,以使弧面部13常保流畅的流线形状;而导流部14以剖面观视状似鳍状,可以有效地导开气流。请参阅图6、图7所示,当使用者骑自行车且借由肩带15而于身体前方配戴本技术导流包时,此时弧面部13、导流部14为迎风面,迎风面的气流可被导流部14导开,以及气流可循着弧面部13向外侧分散掉,以具有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的功效,如此使用者骑自行车时身体前方具备导流装置作为导流,降低气流阻力,使得骑自行车可以更加轻松。图中所示肩带15的贴合部152可完全服贴在人体表面,如此贴合部152配合弧面部13、导流部14在人体前方形成完整顺畅的导流面,可更有效地降低迎风面气流阻力。请参阅图3、图8所示,本技术气囊20另一构造可设有一弹性体23,弹性体23可为发泡材料如泡棉或发泡塑料、发泡橡胶等弹性材料;当气阀21开启时,外部空气可以进入气囊20中,弹性体23因空气渗入及气压作用而可以自动充气膨胀,亦使气囊20自动膨胀,此时若气阀21未进气,则气囊20内部保持特定的压力状态,亦即会产生负压的吸力,以保持固定气囊20的膨胀状态;若气阀21开启且手部压合气囊20时,气囊20中及弹性体23中部份空气可由气阀21排出,此时气阀21若关闭未进气,则气囊20内部可以保持特定的压力状态,亦即会产生负压的吸力,使气囊20被吸附贴合于弹性体23表面,以保持固定气囊20的压缩状态;如此气囊20运用大气压力作用就可以自动充气,且便于调整至所须的大小。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为挠性材料,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本体外表设有一弧面部,于弧面部设有一导流部; 一供充气用以支撑本体的气囊,设于容置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包,其特征在于导流部为鳍状。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包,其特征在于导流部垂直状地设于弧面部。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包,其特征在于本体设有至少一肩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包,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为挠性材料,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本体外表设有一弧面部,于弧面部设有一导流部;一供充气用以支撑本体的气囊,设于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尚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