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尚文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735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鞋垫,主要由内置功能型垫块与软质垫体结合组成,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主要是采用硬质、半硬质的发泡塑料或木质材料按鞋码数大小设计出若干个扶(托)正、支撑脚的三脚架拱门与脚肌的功能型垫块,功能垫型块包覆于软垫体内,分布在鞋垫3/5面积的后跟部结构中,软垫体采用PU、pet发泡或不发泡体,eva发泡、橡胶发泡、乳胶发泡等软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功能鞋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内置功能型垫块的鞋垫使脚部在运动中能按需支撑弓形拱门骨骼与肌肉的平衡用力点,降低拱门骨骼、脚肌、经胳的疲劳度,同时降低脚后跟、前掌骨骼支点与神经的损伤风险,同时刺激脚部穴位神经系统,调整大脑及其它器官映射区,令脚体能快速恢复疲劳,增加力量,促进身体功能健康最大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鞋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能鞋垫。
技术介绍
鞋子是生活中的必须品,我们的身体行走、活动的功能主要是身体关节与肌肉达到最有效的平衡,而脚是身体的基础。脚由关节、韧带、肌腱和肌肉共同作用,脚的骨骼肌肉系统是一个三拱门形状的三脚架结构,拱门可以像弹簧一样促进身体前行或转向的平衡力量。同时也可以减少身体的重力,降低脚长时间运动的疲劳,这也就是扁平脚长途行走不利的原因,因此脚的三脚架结构十分重要。保护脚,穿着合适的鞋还得选择能有利于贴合或促进脚的三脚架结构,降低脚的损伤风险和疲劳度的鞋。本技术即针对脚的骨骼结构,改善传统穿鞋习惯引起的不良影响,使用户从扁平脚到可调整回原始的结构……,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功能鞋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脚的三脚架骨骼结构,改善脚部的用力习惯,创新的设计一种内置功能型垫块的鞋垫。鞋垫的内置功能型垫块采用硬质与弹性好的材料结合,使脚部在运动中能按需支撑弓形拱门与肌肉平衡用力点,降低拱门骨骼、脚肌、经胳的疲劳度,同时降低脚后跟、前掌骨骼支点与神经的损伤风险,也会刺激脚部穴位神经系统,调整大脑及其它器官映射区,令脚体能快速恢复疲劳,增加力量,促进身体功能健康最大化。为了上述目的,本技术按照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功能鞋垫,主要由内置功能型垫块与软质垫体复合组成,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主要是采用硬质、半硬质的发泡塑料或木质材料按鞋码数大小设计出若干个扶(托)正、支撑脚的三脚架拱门与脚肌的功能型垫块,功能垫型块包覆于软垫体内,分布在鞋垫3/5面积的后跟部结构中,软垫体采用TO、pet发泡或不发泡体,eva发泡、橡胶发泡、乳胶发泡等软质材料。进一步,所述的功能型垫块至少有一块于内脚弓最高处的半圆形垫块或配合脚外部后部位的骨骼、穴位着力点分布二个或二个以上豉起的垫块。进一步,所述的功能型垫块在垫水平面上的高度约为l_15mm之间且呈现中间低,三边有不同的坡高度。进一步,所述的内置 功能垫块的硬度为邵A60-98度。进一步,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完全内置复合在软质垫体的下面,与软质垫形成完整体的整件。进一步,所述的软质垫体在功能型垫块上的厚度为2-18mm ;内置功能型垫块表面履盖的软质材料大于0.2mm,软质垫体的硬度比功能垫块低15度以上。本技术涉及的功能鞋垫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硬质的I3U原料注入内置模具内,加温定型成内置功能垫块或将PVC、ABS、RB、TPR等注塑成内功能垫块;或将天然木、藤、竹材等硬质、半硬质材料削制得到功能垫块。S2.将制得的内置功能垫块按设计的分布方式固定在鞋垫模具内。S3.在鞋垫模具内注入I3U原料加热发泡成型,内置功能型垫块与PU软垫合为一体。S4将制备的鞋垫进行后处理,得到功能鞋垫。所述的SI步骤中内置功能垫块模具采用一模一个或一模多个或一模一组单只(双只)鞋垫所需的若干个功能垫块。功能垫块的厚度为l_15mm,且呈现中间低,三边有不同的坡高度所述的S2步骤中功能垫块的分布采用一个以上的若干个,按脚弓骨骼及其支点、穴位进行分布。所述的S3步骤中软质I3U原料加热发泡成型后约为2_18mm厚。所述的新型鞋垫中内置功能型垫块表面履盖的软质材料大于0.2mm以上。方法二包括以下步骤:SI在鞋垫模具内注入软质I3U材料,加热发泡成型。S2将硬质的PU原料注入鞋垫模具内,加温定型,得到内置功能型垫块与软质PU垫体合为一体化的结构件;S3将制备的鞋垫进行后处理,得到功能鞋垫。所述的SI,S2步骤中鞋垫模具采用一模一个或一模多个或一模一组单只(双只)鞋垫所需的若干个功能垫块。功能垫块的厚度为l_15mm,且呈现中间低,三边有不同的坡高度。所述的S2步骤中功能垫块的分布采用一个以上的若干个,按脚弓骨骼及其支点、穴位进行分布在鞋垫3/5面积的后跟部结构中。所述的S3步骤中制备的功能鞋垫成型后约为2_18mm厚。方法三包括以下步骤:SI将硬质的I3U原料注入内置功能垫块模具内,加温发泡成形或将PVC、ABS、RB、TPR等注塑制得硬质或半硬质内置功能型垫块。S2将制备的内置功型能垫块按设计的需要分布布局固定在基材上。S3.在布好功能型垫块的基材上灌注软质平整的原料,加温发泡成无限长度板状鞋垫材。S4将制备的鞋垫材按鞋码大小和内置功能垫块的定位点进行分割或冲割成单只或成双的功能鞋垫。所述的SI步骤中内置功能垫块模具采用一模一个或一模多个或一模一组单只(双只)鞋垫所需的若干个功能垫块。功能垫块的厚度为2-12m,且中间厚周边薄。所述的S2步骤中功能垫块的分布采用一个以上的若干个,按脚弓骨骼及其支点、穴位进行分布。所述的S3步骤中软质I3U原料加热发泡成型后约为2_18mm厚。所述的新型鞋垫中内置功能型垫块表面履盖的软质材料大于0.2mm以上。方法四包括以下步骤:SI将PU、EVA、RB、TPR、等软质的板状材固定在机台上,用刀具在定好的位置挖出适合功能型垫块大小的形孔,或连续均匀挖所需制造工艺要求的配置的形孔;S2在挖好的形孔中注入低温成型的硬质聚氨酯原料,成型后与软质的板状材原位反应成形合为一体,制得板状鞋垫材或无限长度的板状鞋垫材;S3将制备好的板状鞋垫材按鞋码大小和内置功能垫块的分布点进行分割或冲割成单只或成对的功能鞋垫。所述的软质鞋垫板可以直接在市场优选成型的软质板材,橡胶泡绵、泡沫塑料板等。本技术提供的功能鞋垫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按人体脚的三脚架骨骼方式在鞋垫中分布硬度在邵A60-98度。厚度为l-15mm的功能型垫块,使脚部在运动中能按需支撑弓形拱门骨骼与肌肉的平衡用力点,降低拱门骨骼、脚肌、经胳的疲劳度,同时降低脚后跟、前掌骨骼支点与神经的损伤风险,同时刺激脚部穴位神经系统,调整大脑及其它器官映射区,令脚体能快速恢复疲劳,增加力量,促进身体功能健康最大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功能鞋垫可以直接垫于男士、女士,儿童用运动鞋、皮鞋等平底鞋内或8cm以下的坡跟鞋内。本技术提供的的功能鞋垫,制备方法简单,内置功能垫块与I3U鞋垫合为一体,结合紧密、制备的功能型鞋垫质量好,健康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鞋垫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功能鞋垫,主要由内置功能型垫块2与鞋垫I结合组成,所述的内置功能垫块主要是采用PVC、ABS、RBS、TPR、PU、木质等硬质或半硬质的材料按鞋码数大小设计出若干个扶正、支撑脚弓骨骼的功能型垫块2,功能型垫块2包覆于鞋垫I内部结构中,软质垫体I采用I3U材料。所述的功能型垫块2至少有一块脚弓最高处的长椭圆形垫块或配合脚部骨骼、穴位分布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功能垫块2。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2的厚度约为l_15mm厚且呈现中间高边缘薄的坡度。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2的硬度为邵A65-98度。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2完全内置复合在软质垫体I中,与软质垫体I形成完整的整件。所述的软质垫体I的厚度为2_18mm。软质垫体I的硬度比功能型垫块2低15度以上。实施例1本技术涉及的功能鞋垫的制备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硬质的pu原料注入内置模具内,加温定型成内置功能垫块或将PVC、ABS、RB、TPR等注塑成内功能垫块;或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鞋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内置功能型垫块与软垫结合组成,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主要是采用硬质、半硬质的发泡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按鞋码数大小规格设计出若干个扶正、支撑脚弓骨骼及脚后跟部位神经的功能型垫块,功能型垫块包覆于软垫体内,分布在鞋垫3/5面积的后跟部结构中,软垫体PU、pet发泡或不发泡体,eva发泡、橡胶发泡、乳胶发泡软质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鞋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内置功能型垫块与软垫结合组成,所述的内置功能型垫块主要是采用硬质、半硬质的发泡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按鞋码数大小规格设计出若干个扶正、支撑脚弓骨骼及脚后跟部位神经的功能型垫块,功能型垫块包覆于软垫体内,分布在鞋垫3/5面积的后跟部结构中,软垫体PU、pet发泡或不发泡体,eva发泡、橡胶发泡、乳胶发泡软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型垫块至少有一块于内脚弓最高处的半椭圆形垫块或配合脚外部后部位的骨骼、穴位着力点分布二个或二个以上豉起的垫块。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尚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