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纳米技术或仿生
技术介绍
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和不可缺少的物质。纸纤维因其含有亲水性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对纸的表面进行改性,赋予纸张表面超疏水性能,在纸表面形成近似于仿生的荷叶效应,可以提高纸的使用性能,使其具有疏水性和自清洁效应,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常用的方法是在纸表面涂布一层石蜡或浙青等防水物质,然而这些纸表面与水的接触角通常小于120°,且没有自清洁性。最近也有报道通过石蜡或树脂的浸涂方法和使用低温等离子化学沉积法制备改性纸张,然而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使处理后的纸张失去了透气性,也对再利用纸和废纸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后者主要是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近年来,超疏水表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超疏水表面一般可以通过两类技术路线来制备一类是在低表面能的疏水材料表面上构建具有微/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另一类是在自然界生物的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例如许多植物的叶片具有自清洁效应。当雨水落到植物叶片上,表面的灰尘随着水滴一起滚落,达到良好的自清洁效果,水滴与表面的接触面“出淤泥而不染”即为典型的代表。由于水珠与超疏水材料表面的接触角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疏水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纸是在带有文字或图片的普通纸表面上构建有粒径为50?100nm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其中所述纸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150°,水滴在纸张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德,南诗情,庞来学,张晓,朱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