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0-14日龄小麦型肉小鸭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2168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0-14日龄小麦型肉小鸭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为:玉米、小麦、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大豆油、米糠粕、贝壳粉、食盐、磷酸氢钙、预混料、植酸酶、固体小麦酶、中草药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包括:粉碎步骤和制粒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肉小鸭营养需求的同时,通过小麦部分代替玉米,缓解玉米供应趋于紧张的情况,此外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兼有药性和营养性的双重作用,既可防病又可提高肉小鸭生产性能;不但能直接杀菌抑菌,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非特异抗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动物养殖饲料,特别涉及一种0-14日龄小麦型肉小鸭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受传统饲料配方的影响,长期以来禽类种饲料中的能量饲料都以玉米作为主要能源,结果造成玉米供应日趋紧张。而且,从我国目前能量饲料供需状况看,仅靠玉米增产显然难以弥补能量饲料的缺口。据估计,我国2000-2020年能量饲料的缺口将由目前的3000万吨上升至8000万吨,且我国玉米生产的区域性强,华北与东北6省玉米总产量占全国的60%,而南方的8个省玉米产量只占全国的20%。北方玉米的南调,不但增加了饲料成本,而 且加重了铁路负担。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 -50°,从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高原均有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等地区。小麦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盐酸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然而,小麦与玉米比,饲料转化率低。原因是小麦中含有的非淀粉多糖(NSP)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是小麦胚乳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糊粉层等其它组织的主要成分。小麦中阿拉伯木聚糖连接以α — 1,3键为主,其中阿拉伯木聚糖并非简单地物理性嵌合在细胞壁中,而是通过碱敏性脂状交联固定在细胞壁中,故大多数不溶于水。非细胞壁成分的阿拉伯木聚糖形成高粘性水溶物,可吸收约十倍于自身重量的水,是小麦中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抗营养作用是增加了消化道内容物的粘性,肠道内容物的高粘性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其抗营养作用1、降低食糜的通过速度,从而降低了畜禽的采食量,另外高粘性会使畜禽的饮水量增加,排泄的粪便和养分也会增加。2、肠道机械混合内容物的能力下降。高粘性会使食糜内各组分混合不均匀,从而妨碍食糜内糖、氨基酸和其它养分向小肠粘膜运动,养分在肠道内蓄积会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改变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同时刺激肠道运动,增厚粘膜层,使内源蛋白质、水分、矿物质分泌增强,引起消化器官代偿性增大。3、降低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多项研究表明,水溶性木聚糖不仅难以被畜禽利用,而且通过增加肠内容物的粘性,阻止其它养分特别是脂肪和能量的消化利用,从而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鸭肉品质是一个复杂概念,影响因素很多,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或指标来描述或判断,总的来讲,主要包括肉的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最容易引起消费者重视的是感官品质,如肌肉颜色、血红蛋白的含量、变化状态及表面的光线反射能力的影响,长期放牧的地方鸭因运动量大肉色更深一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鲜嫩味美,低胆固醇,并且在中医上具有凉血作用的鸭肉更受欢迎。肉鸭的养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主要与经济条件,人口和民族等社会背景有关。在西方发达国家,家禽生产中对肉鸭养殖业重视不够,欧洲年产鸭肉仅万吨,其中主要是法国的番鸭。英国虽然是樱桃谷鸭的故乡,但年产鸭肉仅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偏低;澳洲和美国人均鸭肉消费量也很低;因此,欧盟等发达地区是目前我国出口冻鸭出口的主体市场。目前我国生产的肉鸭及肉鸭制品多数达不到出口国的要求,主要因为我国传统肉鸭养殖业在肉鸭饲养加工过程中的防疫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鸭肉及其制品有毒有害残留物质超标;再者就是鸭肉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较少,因此出口困难,经济效益低。再加上近年来国际动物疫情和食品安全性问题日趋复杂,如继年席卷欧盟的英国疯牛病,香港禽流感事件,比利时等欧盟四国引发的二恶英事件,台湾和日本的口蹄疫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家禽产品,尤其是源于东南亚地区,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范围的禽流感事件,严重的挫伤了肉鸡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对肉鸭养殖业同样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食品卫生法》,并建立了食品中一些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标 准,己经制定了国家和农业行业无公害禽肉标准,但在生产技术检测手段和监督力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及提高。目前国内原料鸭肉品质控制技术主要采用的技术有是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对批准使用的各种药物实施宰前停药,是使用只作用于胃肠道,不能被机体吸收的大分子抗生素如黄霉素等或化学合成药物。在众多影响畜产品品质的因素中,饲料是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直接因素,而作为饲料核心的饲料添加剂,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开发出安全、廉价、饲料添加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抗生素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抗生素使用的正面效应是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改善畜禽饲料转化效率。可能与其减少动物胃肠道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危害有关。例如,杆菌肤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易被畜禽肠道吸收,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饲料添加剂中,同样它在肉鸭饲料中得到应用等报道,在番鸭和北京鸭的育雏日粮中添加杆菌肤锌,可以奇迹般提高雏鸭生长率;但在育肥期生长率只提高,但饲料转化率却大大改善。但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用的负面效应也很可怕。抗生素的理想使用状况是,所使用抗生素能够抑制感染病原体的生长而不影响非致病菌群的生长,避免副作用,换句话说,所使用的抗生素应对致病微生物具有专一性,这一观点与现今的优先用广谱而不是抗菌谱较窄的抗菌素的趋势相反。只有怀疑或己经显示出其不同敏感范围的不同种细菌,确实或可能涉及感染时,才能有充分的理由优先使用广谱抗菌素,这就是严格抗生素种类、剂量和使用规程的理论基础。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抗生素能抵抗所有的细菌,事实上,每一种抗生素有自己本身的抗菌谱,另外,同一种属的细菌中有些菌株对相同的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有些本来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菌种,一段时间后可能变得有抗药性、细菌产生抗药性。虽然饲用抗生素类药物极大地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并被誉为本世纪动物营养学的里程碑,但是近年来越衍越劣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不仅影响了饲用抗生素药效和畜产品品质,而且对大众的消费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肉肉鸭饲料和养殖技术中,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滥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待于规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开发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以替代抗生素饲用添加剂在畜禽中的使用。由于饲用抗生素类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的诸多弊端,世界各国每年都在控制其在畜牧业中应用的剂量和种类,同时在积极探索其它安全环保类型的饲料添加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缓解玉米供应日趋紧张、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提供一种小麦型又兼有药性和营养性的双重作用、既可防病又可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的肉小鸭配合饲料。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0-14日龄小麦型肉小鸭配合饲料,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为玉米、小麦、豆柏、玉米蛋白粉、DDGS、大豆油、米糠柏、贝壳粉、食盐、磷酸氢钙、预混料、植酸酶、固体小麦酶。所述配合饲料中还包括中草药添加剂;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小麦30-50%、玉米10-20%、豆柏20-50%、玉米蛋白粉1_3%、DDGS 4_6%、大豆油O. 5-1%,米糠柏2-4%、贝壳粉1-1. 5%、食盐O. 2-0. 4%、磷酸氢钙O. 9-1. 2%、预混料O. 5-1. 5%、植酸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0?14日龄小麦型肉小鸭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为:玉米、小麦、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大豆油、米糠粕、贝壳粉、食盐、磷酸氢钙、预混料、植酸酶、固体小麦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冬梅吕明斌燕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