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075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6:41
一种FPC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舌片及一下舌片,该上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该下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且该每一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一端子组,每一端子具有一本体、一前上接触端、一前下接触端、一后压挚部及一后接触端,且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以及一座体,其具有一压掣杆,该座体可由该压掣杆以枢轴方向转动;于组合后,由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以达到前下接触端不会上浮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FPC后掀盖式连接器,其于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端子的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以达到前下接触端不会上浮的FPC连接器
技术介绍
按,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简称FPC)连接器的一端可连接至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另一端则可连接至一印刷电路板,其具有厚度薄及端子间距小的优点,故被广泛使用于3C电子产品中。请参照图1,其绘示公知的FPC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公知的FPC 连接器其壳体400具有一上舌片410及一下舌片420,该上舌片410及下舌片420间具有一容置空间430,其中,该上舌片410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411,该下舌片420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421,另具有复数个端子450,且每一端子450具有一前上接触端451及一前下接触端452,该前上接触端451是置于该上开槽411中,该前下接触端452是置于该下开槽421中,该容置空间430可供一印刷电路板(图未示)插置,但因前上接触端451及该前下接触端452的两端成自由状态,因此,当上接触端451或前下接触端452不平整时,于卡入上开槽411及下开槽421中时,易有端子下沈或上浮的情形发生,如此将不利于该印刷电路板的插入,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连接器,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FPC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舌片及一下舌片,该上舌片及下舌片间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该上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该下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且该每一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端子组,具有复数个端子,且每一端子具有一本体、一前上接触端、一前下接触端、一后压挚部及一后接触端,该前上接触端置于该上开槽中,该前下接触端置于该下开槽中,该前上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上接触部外露于该上开槽,该前下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下接触部外露于该下开槽,且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以使该下接触部的两侧可容置及固持于该翼部下方处,且该后接触端上具有一下凹部;以及一座体,置于该壳体后侧,其具有一压掣杆,置于该下凹部中,该座体可由该压掣杆以枢轴方向转动;组合后,由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前下接触端不上浮。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壳体为一塑料壳体。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座体为一塑料座体。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复数个端子的数量为十个,该上开槽及下开槽的数量亦为十个。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翼部下具有一翼槽,容置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处。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压掣杆上具有复数个杆槽,其数量及位置分别对应于该后压挚部,该后压挚部容置于该杆槽中。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容置空间中插置一硬质印刷电路板。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及该后接触端间插置一软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的FPC连接器,其中,该前下接触端具有一卡点,使该端子与该壳体间具有干涉,产生保持力。本技术的效果是 I)本技术的FPC连接器,其于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端子的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以达到前下接触端不会上浮的目的。2)本技术的FPC连接器,其前下接触端进步具有一卡点,使该端子与该壳体间具有干涉,以产生保持力,且因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因此,可约束该端子不会产生松动。附图说明图I为一示意图,其绘示公知的FPC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FPC连接器分解的示意图。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局部打薄的示意图。图4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技术的FPC连接器的端子组卡合于壳体的翼部下方处的示意图。图5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技术的FPC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FPC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舌片及一下舌片,该上舌片及下舌片间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该上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该下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且该每一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一端子组,具有复数个端子,且每一端子具有一本体、一前上接触端、一前下接触端、一后压挚部及一后接触端,该前上接触端置于该上开槽中,该前下接触端置于该下开槽中,该前上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上接触部外露于该上开槽,该前下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下接触部外露于该下开槽,且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以使该下接触部的两侧可容置及固持于该翼部下方处,且该后压挚部上具有一下凹部;以及一座体,置于该壳体后侧,其具有一压掣杆,置于该下凹部中,该座体可由该压掣杆以枢轴方向转动;组合后,由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以达到前下接触端不会上浮的目的。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结合附图及较佳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其中图2绘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FPC连接器分解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局部打薄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技术的FPC连接器的端子组卡合于壳体的翼部下方处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技术的FPC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FPC连接器,例如但不限于为FPC后掀盖式连接器,包括一壳体10 端子组20 ;以及一座体30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壳体10具有一上舌片11及一下舌片12,该上舌片11及下舌片12间具有一容置空间13,其中,该上舌片11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111,该下舌片12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121,且该每一下开槽121的顶部两端分别侧向延伸有一翼部122,且该翼部122下具有一翼槽123。该壳体10可由例如但不限于位塑料材料所制成,此乃一般FPC连接器的公知技术,故在此不拟赘述。其中,该上开槽111及该下开槽121的数量例如但不限于为10个。该端子组20具有复数个端子,例如但不限于为10个,且每一端子20具有一本体21、一前上接触端22、一前下接触端23、一后压挚部24及一后接触端25,该前上接触端22置于该上开槽111中,该前下接触端23置于该下开槽121中,该前上接触端22的端部具有 一上接触部221外露于该上开槽111,该前下接触端23的端部具有一下接触部231外露于该下开槽121,且该下接触部231的两侧局部打薄,以使该下接触部231的两侧可容置及固持于该翼部下方的翼槽123中,且该后接触端25上进一步具有一下凹部251。该座体30置于该壳体10后侧,较佳地由塑料材质所制成,其具有一压掣杆31,置于该下凹部251中且位于该后压挚部24下方,且该压掣杆31上具有复数个杆槽32,其数量及位置分别对应于该后压挚部24,使该后压挚部24可容置于该杆槽32中,该座体30可由该压掣杆31以枢轴方向上下转动。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每一端子20具有一本体21、一前上接触端22、一前下接触端23、一后压挚部24及一后接触端25,该前上接触端22置于该上开槽111中,该前下接触端23置于该下开槽121中,该前上接触端22的端部具有一上接触部221外露于该上开槽111,该前下接触端23的端部具有一下接触部231外露于该下开槽121,且该下接触部231的两侧局部打薄,以使该下接触部231的两侧可容置及固持于该翼部下方的翼槽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舌片及一下舌片,该上舌片及下舌片间具有一容置空间,其中,该上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上开槽,该下舌片上具有复数个下开槽,且该每一下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翼部;一端子组,具有复数个端子,且每一端子具有一本体、一前上接触端、一前下接触端、一后压挚部及一后接触端,该前上接触端置于该上开槽中,该前下接触端置于该下开槽中,该前上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上接触部外露于该上开槽,该前下接触端的端部具有一下接触部外露于该下开槽,且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以使该下接触部的两侧可容置及固持于该翼部下方处,且该后接触端上具有一下凹部;以及一座体,置于该壳体后侧,其具有一压掣杆,置于该下凹部中,该座体可由该压掣杆以枢轴方向转动;组合后,由该下接触部的两侧打薄而固持于该翼部下方,前下接触端不上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彩
申请(专利权)人:宏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