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90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讯领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和设备,通过感应探头在轨道盘上的移动检测测试带的水平投影,进而确定气流在水平面的方向;通过感应探头在测试杆外的移动检测测试带的垂直投影,进而确定气流在垂直面的方向,由此准确的获得当前气流的空间方向。其中,感应探头为激光探头,当其发出的探测光被反射回,以便确定当前位置具有测试带。而且,还可以在测试杆上设置热敏风速探头确定气流的流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
,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洁净
,测试洁净间气流的流速及方向时,可以利用气流流速测试仪器、测试杆及丝绸带或尼龙丝等。具体的,将带有丝绸带或尼龙丝的测试杆设置在将洁净室分成3m*3m的格子中央,然后以丝绸带或尼龙丝垂直下来的点为基点,目测丝绸或尼龙丝偏向的角度,以此来判断气流的方向及偏角度。由于手持测试杆进行测试,精准度低,测试时间长,误差大等原因,不利于洁净室气流的测试及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和设备,能够提高气流方向的测试 精度,并且简化测试过程。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包括支撑台;测试杆,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垂直;测试带,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杆的上端;第一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用于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移动并检测所述测试带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第二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测试杆上,用于在所述测试杆上移动并检测所述测试带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的传输的位置信息,得到气流数据;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的移动提供动力。具体地,所述检测气流的装置,还包括轨道盘,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第一感应探头通过所述轨道盘上的轨道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移动。具体地,所述轨道盘上具有若干条以所述测试杆为中心的同心圆轨道和至少一条沿半径方向的直线轨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为激光探头。具体地,所述测试杆上具有螺旋上升轨道,所述第二感应器探头通过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移动。具体地,所述测试杆外围具有用于在所述测试杆上进行螺旋升降的调节部件,所述第二感应器探头位于所述调节部件上。优选地,所述检测气流的装置还包括显示屏,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的传输的位置信息和得到的气流数据。优选地 ,还包括位于所述测试杆顶端的、以所述测试杆顶端为固定点在同一水平面旋转的热敏风速探头。优选地,所述测试带由轻质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上述检测气流的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气流的装置和设备,通过感应探头在轨道盘上的移动检测测试带的水平投影,进而确定气流在水平面的方向;通过感应探头在测试杆外的移动检测测试带的垂直投影,进而确定气流在垂直面的方向,由此准确的获得当前气流的空间方向。其中,感应探头为激光探头,当其发出的探测光被反射回去,以便确定当前位置具有测试带。而且,还可以在测试杆上设置热敏风速探头确定气流的流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气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轨道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螺旋上升轨道的测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外侧具有调节部件的测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试杆和热敏风速探头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器探头位于轨道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如图I所示,其具体包括支撑台I ;测试杆2,设置于支撑台I的上表面且与支撑台I上表面垂直;测试带3,一端连接于测试杆2的上端;第一感应探头4,设置在支撑台I上表面,用于在支撑台I上表面移动并检测测试带3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第二感应探头5,设置在测试杆2上,用于在测试杆2上移动并检测测试带3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处理器6,设置在支撑台I内部,并与第一感应探头4和第二感应探头5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第一感应探头4和第二感应探头5的传输的位置信息,得到气流数据;动力系统7,设置在支撑台I内部,并与第一感应探头4和第二感应探头5连接,用于为第一感应探头4和第二感应探头5的移动提供动力。进一步,仍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可以进一步在支撑台I表面设置轨道盘8,以便于第一感应探头4通过该轨道盘8上的轨道在支撑台I上表面移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支撑台I的上表面设置轨道盘8,如图2所示,为轨道盘8的俯视图,该轨道盘8上具有若干条以测试杆2为中心的同心圆轨道和至少一条沿半径方向的直线轨道。第一感应探头4为激光探头,沿同心圆轨道或直线轨道移动,检测测试带3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投影,并将水平投影传输到处理器6。具体的,测试带3在气流的作用下,一端固定于测试杆2顶端、另一端在气流作用下飘离一定距离。启动第一感应探头4后,动力系统7为第一感应探头4提供动力,使第一感应探头4在轨道盘8上开始移动。同时,第一感应探头4向上发出探测光,如红外线激光束等可以被物体反射的激光,检测是否存在测试带3。首先,该第一感应探头4沿着距离第一感应探头4的起始位置(可以为测试杆底部)最近的一条同心圆轨道移动,当检测到反射回来的探测光时,确定该位置上方具有测试带3,然后,第一感应探头4沿着直线轨道移动到当前位置外侧的下一个同心圆轨道,并沿该同心圆轨道移动,检测是否存在测试带3 ;依此类推,该第一感应探头4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依次在多条同心圆轨道上移动,直到在某条同心圆轨道上检测不到测试带3。将上一次检测到测试带3时所在的同心圆轨道的半径加上第一感应探头4起始位置距离测试杆的距离作为该测试带3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投影。第一感应探头4将水平投影作为位置信息传输到处理器6。处理器6可以根据水平投影确定出测试带3在水平面上的方向,例如,建立以测试杆3所在位置为原点的水平面坐标系,将第一感应探头4的起始位置和终止 位置对应在该水平面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进而确定出气流在水平面上的方向。当然,该水平面坐标系的原点、横纵坐标的具体位置和方向,可以进行调整,例如将第一感应探头4的起始位置对应的横纵坐标作为原点。较佳的,可以将该水平面坐标系显示在显示屏上,并显示水平投影。如图3所示,测试杆2上具有螺旋上升轨道21,该第二感应探头5沿着该螺旋上升轨道21移动。或者,如图4所示,测试杆2外围具有用于在测试杆2上进行螺旋升降的调节部件9,第二感应探头5位于调节部件9上。其中,第二感应探头5为激光探头,以测试杆2为中心螺旋移动,检测测试带3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投影。具体的,该第二感应探头5在动力系统7提供的动力作用下,沿着测试杆2上的螺旋上升轨道向上移动,或者设置有该第二感应探头5的调节部件9从起始点螺旋上升,直到第二感应探头5检测到测试带3,也就是第二感应探头5启动后发出探测光,在接收到反射回的探测光时确定检测到测试带3。将第二感应探头5的起始位置到测试杆2顶端的距离减去该第二感应探头5移动的距离,可以获得该测试带3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投影。第二感应探头5将水平投影传输到处理器6。处理器6可以根据垂直投影确定出测试带3在垂直面上的方向,例如,建立以测试杆2底部所在位置为原点的垂直面坐标系,将第二感应探头5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对应在该垂直面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进而确定出气流在垂直面上的方向。当然,该垂直面坐标系的原点、横纵坐标的具体位置和方向,可以进行调整。较佳的,可以将该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气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测试杆,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垂直;测试带,一端连接于所述测试杆的上端;第一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用于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移动并检测所述测试带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第二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测试杆上,用于在所述测试杆上移动并检测所述测试带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的传输的位置信息,得到气流数据;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的移动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良李丽王全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