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厚专利>正文

锥度管旋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69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锥度管旋轧机,机架的前后两端设有卡盘,卡盘与机架旋转连接,前卡盘接动力,机架上有四条平行滑道,轧头体、中心支撑架和尾架与滑道滑动连接,机架两侧对称设有链轮和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固定在机架上,轧头体上的进给齿轮与齿条啮合,进给丝杠与齿轮固连,补助电机驱动前链轮,后链轮置于机架尾端,链轮与链条连接,链条两端与轧头体两端固连。特点是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适应范围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金属管的轧制领域,一种锥度管旋轧机。锥度管氧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产品,锥度管是采用厚壁无缝钢管经车床车削加工成短尺寸的锥度管,由于氧枪管锥度很长,只能分段车削,然后焊接而成。一只六米长的锥度管,一般需要5-6个焊口。焊接质量差,金属浪费大,生产工艺落后。日本专利93-305321,公开了一种钢管轧机管端部轧制锥形的方法。这种钢管轧机虽然能轧制锥形管,但锥形段只局限在管端部,锥段短,远远满足不了氧枪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复轧制成型的锥度管旋轧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系统、轧头机构、压下系统、步进机构、两端切头切坡口刀架组成的锥度管旋轧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前后两端内侧设有卡盘,卡盘与机架转动连接,前卡盘通过对轮,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机架两侧边上设有四条平行滑道,轧头体、中心支撑架和尾架均与滑道滑动连接,机架两侧面对称设有链轮和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固定在机架上,轧头体上的自动进给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自动进给丝杠与齿轮固连,机架上设有可调速的补助电机,补助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前链轮连接,后链轮置于机架的尾端,链轮与链条连接,链条二端分别与轧头体两端固连。轧头机构是由支撑板、轧头机滑板、轧头体、轧轮盒、轧头压下箍套、压下杠杆组成。支撑板与轧头机滑板固连,滑板与机架上的滑道滑动连接,支撑板的内圈上设有轧头体,轧头体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有轧轮盒,轧头体与轧轮盒之间有压缩弹簧,轧轮盒与轧头压下箍套相接触,轧头压下箍套套在轧头体上。压下箍套设有压下杠杆,二者固定连接,轧头机构分三层结构相同的轧轮组,每层由三个轧轮组成,第一层为副轧轮组,第二层为主轧轮组,第三层为副轧轮组,两个副轧轮组的压下箍套通过连接板与主轧轮箍套连接,副轧轮箍套与连接板设有各自的调整装置。轧头机构的轧轮盒由轧轮盒体、轧轮、轧轮轴、滚动轴承,压下滚动轴所组成。轧轮的轴线与轧轮盒的轴线呈一角度。压下机构分手动压下和自动压下二种手动压下有力臂搬手、手动进给丝杠组成,手动进给丝杠为左、右旋丝杠,螺母一端连接轧头体,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当旋动手动进给丝杠时,三层轧轮组即同步达到轧轮缩小轧制直径或扩大轧轮轧制直径的功能。自动压下由机架上的两条齿条与连接在轧头机构上的进给丝杠、进给螺母、进给齿轮、轴承和轴承座组成。轧头机构在机架上沿轴向方向移动时,自动压下系统的进给齿轮转动,丝杠随之转动,丝母沿丝杠轴向上升,丝母与轧头压下箍套固连,促使压下达到自动进给的目的,按设定的锥度比不断压下进给使轧头机构轧制出锥度管。改变压下机构的齿轮齿数,或改变自动进给丝杠丝母的螺旋角(螺距)的参数就可达到锥度管的系列锥度比,实现轧制规格系列化的锥度管。中心支撑架和尾架设在滑道上,与机架滑道滑动连接,中心支撑架为三点滚轮式定心,尾架为卡盘式或顶尖式,中心支撑架和尾架上设有齿轮,齿轮与机架上的齿条啮合,齿轮上设有手轮。锥度管旋轧机设有两端车削刀具机构,结构为滑道式螺旋进给,手动车削,加工锥度管的两端平头或加工焊接坡口,勉除二次上床加工浪费工时。轧头机构在机架滑道上滑动的动力是固连在机架上的可调速补助电机、减速机、链轮、链条来实现的。本技术锥度管旋轧机的优点是1.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适应范围广。2.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改变轧头轮可轧各类锥度管的刻痕、压花、压弧面、压球面等。3.采用调速系统无级变速,轧制速度可自由选择。4.轧制管材范围宽,适用于轧制规格系列化的任何管材。5.采用自身动力推动轧头前进,省略了复杂的轧制推进传动机构。6.采用空心管自身缩径,节约了大量的管芯。图1是锥度管旋轧机结构主视图。图2是锥度管旋轧机结构俯视图。图3是锥度管旋轧机结构侧视(D-D向)图。图4是锥度管旋轧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锥度管旋轧机轧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轧头机构轧轮盒结构示意图。图7是轧头机构轧轮调整结构示意图。图8是锥度管旋轧机手动调整压下结构示意图。图9是锥度管旋轧机中心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说明给出如下实施例图1、图2、图3从侧面、上面和D-D向公开了锥度管旋轧机的结构,整机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系统、轧头机构、压下系统、步进机构和两端切头切坡口刀架组成,(见图1)电动机1传动力矩,通过皮带轮2传动给减速机3的输入轴,由减速机输出轴经对轮4传动给装在机架6上的卡盘5构成锥度管旋轧机的主传动系统,配电箱设置在锥度管旋轧机的外侧。机架6上设有轧头机构17,轧头机构由中心支撑架7、尾座9、固定在机架上的两条对称设置的传动齿条10组成。中心支撑架7上设有步进传动机构的齿轮11,该齿轮11与机架6上的齿条10啮合,齿轮11与手轮12连接,操纵手轮12可使中心支撑架在机架的滑道上左右移动。尾架9上设有后卡盘13和齿轮14,该齿轮14与机架6上的齿条10啮合,齿轮14与手轮15连接,操纵手轮15可使尾架9在机架6的滑道上左右移动。轧头机构17上设有滑板18,滑板18与支撑板19固连,(见图5、图6)支撑板的内圈上设有轧头体20,轧头体20可转动,轧头体上设有滑道,滑道内设置轧轮盒21,轧轮盒21与滑道滑动配合,轧轮盒21下端设有轧轮23,轧轮23采用轧轮轴22和轧轮盒体连接,轧轮轴22上设有滚动轴承。轧轮盒后端部设有滚动轴24,滚动轴24与压下箍套内曲面接触衔接,轧头体与轧轮盒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7,压缩弹簧一端与轧头体固连,另一端与轧轮盒21相连,压下箍套25与压下杠杆26固连。(见图5)轧头机构共分三层轧轮组(A、B、C),第一层A为副轧轮组,第二层B为主轧轮组,第三层C为副轧轮组,各轧轮组的断面相同,在安装时应错位安装,错位角度为60°,A、C两层副轧头体与B主轧头体采用螺钉与稳钉相固连。压下系统分手动压下和自动压下两部分组成。(见图4、图8)手动压下是由手动力臂搬手16、手动进给反、正扣丝杠28、支撑板上的螺母29、和轧头体上的螺母30组成。手动力臂搬手16与手动进给反、正扣丝杠28连动一端固定在轧头机支撑板上的螺母29和另一端固定在轧头机的轧头体上的螺母30,从而使轧头体在支撑板的内孔中转动,并带动轧轮盒在轧头体的滑道内沿压下箍套的内壁曲面线压下,使轧头轮收缩或扩张。自动压下是齿条10与机架固连,自动进给齿轮31与齿条10相啮合,自动进给丝杠32与齿轮31固联,丝母35及丝母吊挂36与压下杠杆26固连,轴承33、轴承座34与轧头机的支撑板19相固连。当轧头机运动时就连动压下杠杆26、丝母吊挂36和丝母35、自动进给丝杠32、轴承33、轴承座34、自动进给齿轮31同步移动,同时齿轮31与齿条10啮合,自动进给传动装置就开始工作,使安装在轧头体上的压下箍套25转动,箍套的内曲面压迫轧轮实现自动压下。(见图9)中心支撑架是由支撑架板46、滑板45、调整套44、滑块41、滚轴42、滚轮40、滚轮轴43、调整丝杠及手轮37、固定螺母38、调节固定座39组成。中心支撑架7与机架上的滑道滑动连接,滑板45与中心支撑板46相连,支撑架板46上设有调整套44,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41、滚轴42、滚轮40、滚轮轴43,支撑板上固连有调整丝杠、手轮37、固定丝母38、调节固定座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系统、轧头机构、压下系统、步进机构、两端切头切坡口刀架组成的锥度管旋轧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前后两端内侧设有卡盘,卡盘与机架转动连接,前卡盘通过对轮,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机架两侧边上设有四条平行滑道,轧头体、中心支撑架和尾架均与滑道滑动连接,机架两侧面对称设有链轮和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固定在机架上,轧头体上的自动进给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自动进给丝杠与齿轮固连,机架上设有可调速的补助电机,补助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前链轮连接,后链轮置于机架的尾端,链轮与链条连接,链条二端分别与轧头体两端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厚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