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65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装置,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开卷机(a)、定位装置(b)、校平装置(c)、校直装置(d)、轧机(g)、收卷机(h),其特征在于,在校平装置(c)、校直装置(d)和轧机(g)之间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在轧机(g)之后收卷机(h)之前设置有冷轧乳化液吹扫装置,在收卷机(h)之前设置有宽、厚度测量装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钢带的制备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冷轧精密超窄钢带制备装置中,由于批量生产的长度,每次都进行穿带(即,引导盘条(盘状钢带)通过各种轧辊和加工机构的间隙的过程)作业是很困难的,盘条(盘状钢带)在引出时位置会上下左右摆动,这种摆动轻者影响加工质量,重者导致加工无法继续进行,在收卷钢带时,导向轮在卷绕筒二侧端部向左右运动,钢带就会向一个方向翘曲,侧面受力会给钢带引入有害的应力,这些应力的引入会导致钢带的局部死纹和弯曲,这些缺陷形成的大镰刀纹、麻花状将导致最终产品的缺陷,严重的将导致冲制、裁切无法连续进行。所以说在制备装置上还存在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带运送作业困难、盘带时无法定位而上下左右摇摆,影响加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装置,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开卷机a、定位装置b、校平装置c、校直装置d、轧机g、收卷机h,其特征在于,在校平装置c、校直装置d和轧机g之间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在轧机g之后收卷机h之前设置有冷轧乳化液吹扫装置,在收卷机h之前设置有宽、厚度测量装置。所述的张力调节装置包括一测量辊轮53,在测量辊轮53的下面安装一称重器。所述的称重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电子式的。所述的冷轧乳化液吹扫装置是在钢带上下左右对称的X、Y点分别设置二喷嘴,从喷嘴喷出的空气形成一扇形平面。所述的扇形平面的扇形夹角为γ,优选为45度,扇形平面与钢带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优选为40度。所述的宽、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有上下两个测量辊轮65、连杆、压板70、支撑杆74,与测量辊轮65旋转连接的为连杆66,与压板70固定在一起的为连杆69。所述的支撑杆74为可伸缩式的,由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本制备装置处理后的超窄带钢的表面应该光洁,无碎边、裂纹、毛刺、凹坑、划伤、黑斑、麻点等缺陷,没有肉眼可见的锈蚀及氧化物存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精密超窄钢带中直条(图1(a))及盘卷带钢(图1(b))的截面示意图,其中,t是带钢厚度,b是带钢宽度,r圆弧半径,R是圆弧半径;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流程图;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中使用的开卷机;附图4是本技术所述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中使用的定位辊,其中,6是垂直定位辊,7是水平定位辊;附图5是本技术所述刷洗抛光装置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所述冷轧精密超窄钢带的制备中使用的轧机;附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收卷装置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校平机构;附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校直机构;附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单盘收卷机的机轴示意图,;附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单盘收卷机的工作示意图,;附图12是本技术所述的收卷装置的示意图;附图13是本技术所述的冷轧乳化液吹扫装置的示意图;附图14、15是本技术所述的张力调节装置的示意图;附图16是本技术所述的测宽度、厚度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适当直径的圆钢,将所述圆钢放置在开卷机的机架上,然后将所述圆钢依次进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粗轧、刷洗抛光、精轧、上油、收卷,然后进行分卷包装并同时进行校平、校直。本技术所述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的流程得以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2,其中本技术所述的冷轧工艺包括开卷机a,盘条从开卷机被松开通过引导进入定位装置b,定位装置能够将盘条上下左右地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然后在校平、直装置c、d上进行校平、直;将校平、直后的盘条送入刷洗、抛光装置e、f,并利用其上的钢丝刷和抛光刷进行刷洗抛光;其后在轧机g1、g2、g3上进行粗轧,如果需要附图1(a)所示截面的钢带,可以在g2、g3之间加设一轧机用于轧制侧面以获得较为平整的侧面,如果采用裁切的钢条(即直条,其二侧面已经基本平整),则不需要该步骤;粗轧后通过(即,不进行轧制)轧机g4、g5;采用收卷机h进行卷取,将钢带的盘卷送入热处理装置按现有技术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钢带从开卷机上松开进行精轧,如果精轧过程中,仍然需要通过引导进入定位装置b,但可以通过校平、直装置c、d;如果需要,可以再次将钢带送入刷洗、抛光装置e、f;其后通过轧机g1、g2,在轧机g3、g4、g5上进行精轧,其中,所述的g4是用来轧制钢带侧面的,其轧辊可以垂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水平放置时,需要将钢带扭转90度以便进入轧机g4,如果采用该方式,在g4到g5轧机之间还需要重新将钢带扭转回水平状态;采用收卷机h将精轧后的钢带卷取,如果不需要单排盘卷,即可包装;如果需要单排盘卷,则需要将钢带盘卷在校平、直装置j、k上再次校平、直并在单排盘卷装置1上进行盘卷打包。上述工艺中,在刷洗抛光中、冷轧轧制中需要的刷洗液、抛光液、冷轧乳化液、冷却液等都采用现有技术已知的产品。为保持连续生产,可在开卷机a和定位装置b之间设置焊接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精密超窄钢带”是指(参见附图1)b=10~16±0.1mm;t=2~4±0.05mm;R=1~2.5mm;r≤0.5mm;其中,t是带钢厚度,b是带钢宽度,r、R分别是圆弧半径。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精密超窄直条及带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2mm/m,总弯曲度不大于2‰。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精密超窄直条及带钢采用08F、SWRM8、M10材质,化学成分满足GB699-1999、Q/BQB110-1999标准。所述三种牌号的钢材制成的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精密超窄直条及带钢的抗拉强度(σb)为450-550Mpa,伸长率(65)大于8%。本技术在连续冷轧的钢带生产线中,生产线可分为开卷、焊接、定位、水平轧制和垂直轧制、刷洗抛光、粗轧、热处理、精轧、校直校平、收卷、打包等步骤。(1)、开卷,可参见附图3,因为本技术所述的钢带采用的是对盘状圆钢进行轧制而成,另外,在粗轧、收卷、热处理后又是盘状钢带,因此需要采用开卷机以适应后续的加工流程,本技术所述的开卷机包括底座1,托盘2定位栅3组成,托盘2和底座1之间设置一转动轴4,托盘2可由转动轴4支撑并相对底座可转动,为防止在开卷过程中盘条(盘状钢带)移动,在托盘的中央设置定位栅3,使用时将盘条5(盘状钢带)套进定位栅3并放在托盘2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开卷,盘条(盘状钢带)5可以自如地转动。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盘条(盘状钢带)5承受的张力均衡性,可以采用主动开卷方式,即,盘条(盘状钢带)5在被轧机牵引向前输送的同时,开卷机的托盘2转动由电机通过减速器控制,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被加工的盘条(盘状钢带)5张力。(2)焊接,由于需要热处理,因此不能保证连续生产盘条(盘状钢带)5,另外,考虑到批量生产的长度,每次都进行穿带(即,引导盘条(盘状钢带)5通过各种轧辊和加工机构的间隙的过程)作业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开卷机2和定位辊之间设置焊接工位是有益的,当需要时,可以将二盘钢带的头尾进行焊接,既减少了穿带的困难,也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3)定位,可参见附图4,因为盘条(盘状钢带)5在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拱张凤茹丰革谢富冬谭伊宁钮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