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382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所述同轴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槽及与定位槽上下贯通的收容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至定位槽内的基板及自基板延伸入收容部内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设有自所述基板弯折延伸并抵靠在所述收容部内壁上的抵靠部以及自所述抵靠部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抵靠部共同呈U型设置的接触弹片,从而对接端子插入时,所述接触弹片可沿水平方向向外发生变形,而防止导电端子沿对接端子插入方向发生变形,保证导电端子的接触臂沿对接端子插入方向的长度,进而保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之间的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对接效果较好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同轴线缆连接器通常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呈圆形凸台状设计并设有一上下贯穿的收容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在收容部下侧的基板及自基板向上突伸入收容部内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成对相对设置,并且每一接触弹片设有一力臂及自力臂上侧朝另一接触弹片方向突伸的接触突起。当该种同轴线缆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时,对接连接器上的对接端子向下抵压而插入接触弹片之间并与接触突起相抵接。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越来越薄,该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的高度相应减小,由此导致导 电端子的力臂设计越来越短,从而对接连接器在插入该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的过程中,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向下抵压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而使得导电端子向下发生的弹性变形相对变大,进而容易导致该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出现信号不良或断路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效果较好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槽及与定位槽上下贯通的收容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至定位槽内的基板及自基板延伸入收容部内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设有自所述基板弯折延伸并抵靠在所述收容部内壁上的抵靠部以及自所述抵靠部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抵靠部共同呈U型设置的接触弹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靠部自所述基板一侧竖直向上弯折延伸而成,所述接触弹片自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一侧沿所述基板表面弯折延伸而成,所述收容部内壁设有与所述抵靠部相抵的竖直臂以及弧形连接所述竖直臂两端的弧形壁,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弧形壁间隔设置以供所述接触弹片向外移动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自接触弹片自由端朝所述抵靠部方向突伸的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靠部和接触弹片远离所述基板的上端均设有倾斜延伸以导引一对接端子插入的导引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轴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所述基板朝背离所述接触臂的一侧弯折延伸以与基板共同夹持所述线缆的抵压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包括基板及自基板延伸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设有自所述基板弯折延伸的抵靠部以及自所述抵靠部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抵靠部共同呈U型设置的接触弹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靠部自所述基板一侧竖直向上弯折延伸而成并呈直线状设置,所述接触弹片自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一侧沿所述基板表面弯折延伸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自接触弹片自由端朝所述抵靠部方向突伸的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靠部和接触弹片远离所述基板的上端均设有倾斜延伸以导引一对接端子插入的导引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所述基板朝背离所述接触臂的 一侧弯折延伸以与基板共同夹持一线缆的抵压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导电端子的所述接触臂设置为仅有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基板连接并与所述收容部内壁相抵靠,而接触弹片自所述抵靠部弯折延伸而成并可沿水平方向发生变形,由此在一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与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相插接时,对接端子一侧抵靠在所述抵靠部上,另一侧向外抵压所述接触弹片而使所述接触弹片水平向外发生变形,从而可防止导电端子沿对接端子插入方向发生变形,保证导电端子的接触臂沿对接端子插入方向的长度,进而保证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之间的接触效果;同时通过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抵靠部共同夹持对接端子,可使得接触臂与对接端子的接触效果更好,进而保证本专利技术同轴线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良好接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立体 图2是图I中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 图4是图2中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I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同轴线缆连接器100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同轴线缆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线缆3以及遮盖绝缘本体I的遮蔽壳体5。请参照图I至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整体呈圆形凸台状设计,并设有座体11以及自所述座体11下端延伸以定位导电端子2的压板12。所述压板12自座体11下端沿座体11底部水平弯折。所述座体11设有位于下侧以定位导电端子2的定位槽111、与定位槽111上下贯通的收容部112以及与所述定位槽111前后贯通的线缆收容槽113。所述收容部112内壁设有一竖直臂114以及弧形连接所述竖直臂114两端的弧形壁115。请结合图I至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固定至定位槽111内的平板状基板21、自基板21向上延伸入收容部112内的接触臂22、以及自所述基板21 —端朝背离所述接触臂22的一侧弯折延伸以与基板21共同夹持所述线缆3的抵压片23。所述基板21设有主体部210以及自所述主体部210两侧向外延伸以与所述定位槽111相固持定位的耳部211。所述接触臂22设有自所述基板21的主体部210 —侧弯折延伸的抵靠部221以及自所述抵靠部221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抵靠部221共同呈U型设置的接触弹片222。所述抵靠部221自所述基板21的主体部210 —侧与其中一个所述耳部211相邻的位置处竖直向上弯折延伸而成。所述接触弹片222自所述抵靠部221与所述基板21垂直的一侧沿所述基板21上表面弯折延伸而成。所述抵靠部221呈直线状并且向外抵靠在所述竖直臂114上,从而将所述抵靠部221定位,而使抵靠部221不能向外变形。所述接触弹片222与所述弧形壁115间隔设置以供所述接触弹片222向外移动变形。所述接触弹片222设有自接触弹片222自由端朝所述抵靠部221方向突伸的突部223。所述抵靠部221与所述突部223相对设置以共同夹持一对接端子(未图示)。所述抵靠部221和接触弹片222远离所述基板21的上端均设有倾斜延伸以导引所述对接端子插入的导引面224。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线缆3设有一中心导线31以及包覆所述中心导线31的绝缘套32。所述中心导线31向前延伸超出所述绝缘套32以与所述导电端子2相接触。所述 中心导线31自所述线缆收容槽113内穿入而被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2的基板21和抵压片23之间。所述压板12自所述绝缘本体I的座体11下端水平弯折并向上抵接在所述导电端子2的抵压片23下侧,从而将所述导电端子2和中心导线31稳固固定在绝缘本体I内,并且绝缘隔离所述导电端子2和遮蔽壳体5。请结合图I至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5包括用以定位绝缘本体I的环形基座51以及位于所述基座51 —侧以定位线缆3的定位圈52。所述基座51下侧周围设有向内突伸的突片511和内外贯穿的定位孔512。所述绝缘本体I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槽及与定位槽上下贯通的收容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至定位槽内的基板及自基板延伸入收容部内的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设有自所述基板弯折延伸并抵靠在所述收容部内壁上的抵靠部以及自所述抵靠部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抵靠部共同呈U型设置的接触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