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燕林专利>正文

双线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04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造设备,一种新型双线拉丝机,包括机座,塔轮,塔轮轴,皮带轮,在塔轮轴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塔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塔轮轴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拉丝机在单侧拉丝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在同一台机器的正面和背面均能同时进行拉丝的双线拉丝机。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省电节能,一机双用等优点,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小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增加设备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双线拉丝机。拉丝机,又名伸线机,线径较粗的线材经过拉丝机塔轮和眼模逐级拉伸后,制成线径较细的线材。线材为铜线、铝线等金属线或其它非金属线。传统的拉丝机,塔轮安装在机座的正面一侧,固定在塔轮轴的前端,塔轮轴的另一端安装轴承及传动机构,只能在机座的正面一侧进行拉丝作业,一次只拉伸一根线材,设备生产效率低、功率损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及维护费用高,设备功效不能有效发挥。为了克服传统的拉丝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拉丝机正面和背面均安装塔轮,正面和背面能同时进行拉丝作业,一机双用,结构紧凑,省电节能的新型双线拉丝机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双线拉丝机,包括塔轮(1),眼模座(2),塔轮轴(3),传动机构(5),主电机(7),张力机构(9),排线装置(10),收线轴(12),机座(17)等,其特征在于塔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对称安装塔轮,组成拉丝机正面塔轮组和背面塔轮组,传动机构(5)安装在塔轮轴的中部,塔轮轴转动时,正面和背面塔轮组同时转动。正面塔轮组和背面塔轮组是安装在同一组相互平行的塔轮轴上,共用一组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安装在机座(17)中间夹层中,传动机构(5)的传动方式是皮带、齿轮、链条、离合式传动方式或机械传动方式的组合。正面塔轮组与背面塔轮组的塔轮数量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塔轮的形状是相同的或是有所差别,塔轮组是横向布置的或是上下立式布置的。张力机构(9),收线轴(12)是在正面和背面各安装有一组,并相互独立,正面和背面收线轴是由两台收线电机分别带动,或是共由一台主电机带动,或是共由一台收线电机带动。主电机(7)是安装在机座(17)的下方,或是安装在机座的外侧。收线轴(12)传动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方式为,收线电机(13)通过机械传动直接与收线轴相连,由收线电机直接带动收线轴转动,收线盘(11)固定在收线轴上同步转动,正面与背面收线轴转速是根据各自的收线张力自动调整各自收线电机转速进行调节的,互不干扰。另一种方式为,主电机(7)或收线电机通过机械传动与锥形轮主轴(21)相连,锥形轮主轴上装有两个主动锥形轮(22)并通过皮带与两个被动锥形轮(23)相连,两个被动锥形轮(23)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的轴上,再通过各自的传动方式与收线轴相连。皮带移动拨叉装置(25)相互独立,控制各自的皮带在主动锥形轮和被动锥形轮表面上移动,使主动轮传动直径与被动轮传动直径之比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无级调速,调节收线轴及收线盘转速。制动器(26)对收线轴起停机制动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双线拉丝机,工作原理如下线材(15)从放线盘(14)中引出,经过放线支架(16),逐级穿过眼模座(2)上的眼模缠绕在由塔轮(1)组成的塔轮组上,主电机(7)经传动机构(5)带动塔轮轴(3)上的塔轮组按一定速比转动,缠绕在塔轮上的线材被逐级拉伸,线径变细的线材经过安装在引线轴(4)上的引取轮(8)牵引出,跨过张力机构(9)由排线装置(10)将线材均匀地导入收线盘(11),自动缠绕收线。正面与背面拉丝作业的工作原理相同。用于拉制不同线径范围的双线拉丝机其塔轮数量与形状,塔轮轴的装配方式,引取轮、张力机构及收线轴等部件的结构形式会有一定差别。为了方便安装维修,在机座中间夹层位置设置检视盖(20)。本专利技术的双线拉丝机,在进行双线拉丝作业时,正面和背面的塔轮组共用一套传动机构,靠一台主电机驱动。由于收线量不一定相同,各自的收线盘的转速就不会一致,而且在不断变化之中,为防止一方在作开机、停机、点动操作时,造成另一方产生拉丝断线或收线松弛等现象,在正面和背面各安装有一组相互独立的张力机构(9)、收线轴(12),实现各自独立调速,并通过机械、电器互锁以防止操作时相互冲突。本专利技术的双线拉丝机,与现有的单线拉丝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台机作两台机使用,提高工效近一倍;结构紧凑,缩小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厂房面积使用效率;双面拉丝共用一台主电机,共用一套传动机构,省电节能;塔轮轴的两端对称安装塔轮,运转时平衡性好,震动与噪声减轻,零件的磨损减少;设备数量减少,降低设备投资及维护费用;降温减噪,改善车间作业环境;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正面与背面各由两个塔轮组成的塔轮组的双线拉丝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塔轮轴、塔轮、传动机构、轴承座、机座装配关系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正面与背面各由四个塔轮组成的塔轮组、收线轴由主电机驱动并通过两组锥形轮调速的双线拉丝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正面与背面各由四个塔轮组成的塔轮组、收线轴是由两台收线电机分别带动的双线拉丝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方式的双线拉丝机结构示意图。图1~5均为俯视图。图中标记1-塔轮 2-眼模座 3-塔轮轴 4-引线轴 5-传动机构6-轴承座 7-主电机 8-引取轮 9-张力机构 10-排线装置 11-收线盘 12-收线轴 13-收线电机 14-放线盘 15-线材 16-放线支架17-机座 18-操作箱 19-电器柜 20-检视盖 21-锥形轮主轴 22-主动锥形轮 23-被动锥形轮 24-离合器 25-皮带移动拨叉装置 26-制动器权利要求1.一种双线拉丝机,包括塔轮(1),眼模座(2),塔轮轴(3),传动机构(5),主电机(7),张力机构(9),排线装置(10),收线轴(12),机座(17)等,其特征在于塔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对称安装塔轮,组成拉丝机正面塔轮组和背面塔轮组,传动机构(5)安装在塔轮轴的中部,塔轮轴转动时,正面和背面塔轮组同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塔轮组和背面塔轮组是安装在同一组相互平行的塔轮轴上,共用一组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安装在机座(17)中间夹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5)的传动方式是皮带、齿轮、链条、离合式传动方式或机械传动方式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塔轮组与背面塔轮组的塔轮数量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塔轮的形状是相同的或是有所差别,塔轮组是横向布置的或是上下立式布置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机构(9),收线轴(12)是在正面和背面各安装有一组,并相互独立,正面和背面收线轴是由两台收线电机分别带动,或是共由一台主电机带动,或是共由一台收线电机带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线轴(12)通过机械传动直接与收线电机(13)相连;收线轴另一种传动连接方式为,主电机(7)或收线电机通过机械传动与锥形轮主轴(21)相连,锥形轮主轴上装有主动锥形轮(22)并通过皮带与被动锥形轮(23)相连,再通过机械传动与收线轴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轮主轴(21)上装有两个主动锥形轮(22),两个被动锥形轮(23)则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的轴上,两组皮带移动拨叉装置(25)相互独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电机(7)是安装在机座(17)的下方,或是安装在机座的外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造设备,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线拉丝机,包括塔轮(1),眼模座(2),塔轮轴(3),传动机构(5),主电机(7),张力机构(9),排线装置(10),收线轴(12),机座(17)等,其特征在于塔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对称安装塔轮,组成拉丝机正面塔轮组和背面塔轮组,传动机构(5)安装在塔轮轴的中部,塔轮轴转动时,正面和背面塔轮组同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燕林
申请(专利权)人:蒋燕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