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带特别是带钢的卷取机具有一个旋转支承在芯轴轴承(4a)中的芯轴(4),为了实现芯轴(4)的可靠内摆、夹紧、对中和支撑,为卷取机规定了以下措施,芯轴轴承(4a)在枢轴承外环(6)上被一个环状间隙(7)围绕着;枢轴承外环(6)可利用可朝内关闭的夹紧件(8)并在芯轴(4)推入的情况下被定中,或者它可以在夹紧件(8)向外回位的情况下在环状间隙(7)中自由运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金属带且特别是带钢的卷取机,它有一个可旋转地支承在卷取机轴承中的芯轴。已知的成摆动门形式的卷取机外轴承不能可靠重现地将芯轴尖对中,这是因为芯轴尖改变了其相对芯轴理论轴线的位置。不利的杠杆比和相对回转的圆锥体(一部分在自动调心滚子轴承上)的原理使得传统的卷取机外轴承往往不能完全内摆,因而无法可靠地卡住芯轴尖并且旋转芯轴是不平稳的。这样,在轧制时出现了技术和工程设备上的问题。芯轴尖由于芯轴上的负荷(卷重、卷张力)或由于芯轴上的磨损或损坏以及芯轴支承的缘故而可能离开其相对芯轴轴线的理论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为实现可靠的内摆、夹紧、定中和支撑而提出一些措施。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此完成所提出的任务,即芯轴轴承在枢轴承-外环上被一环状间隙环绕着;该芯轴轴承在枢轴承外环上被一个环形间隙包围着,该枢轴承外环借助可向内关闭的夹紧件和在该芯轴推入的情况下被对中,或者该枢轴承外环在该夹紧件向外回位时可以在该环形间隙内自由运动。这样,芯轴尖可以可靠地向内摆动到芯轴轴承中并得到对中并为了工作而得到支承。不会发生芯轴尖卡死的现象;拟定了轴向运动的可能性。芯轴尖的支承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芯轴弯曲。在改进方案中规定了,该环形间隙按照至少10mm的芯轴位置偏差来调定。因此,枢轴承外环在芯轴对中时获得充分的运动自由度。结构实施方式规定了,一个形成并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承环容纳一个可旋转地被导向的内环,在内环中布置着可通过旋转来操作的夹紧件。一种旋转传动力的传递是这样完成的,即内环可利用一个安装在轴承环之外的且离芯轴理论中心有一杠杆距离地铰接的活塞缸驱动机构进行旋转调整。其它的实施方案在于,活塞缸驱动机构可以从打开位置即用于活塞杆的铰接头处于一个包含芯轴理论中心的水平平面中的位置被调整到一个在具有该芯轴理论中心的水平平面下方的关闭位置,其中该活塞缸驱动机构的外壳铰接支承在支架上。这样,便可实施具有一种侧向分力的回转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项改进方案中提出,在内环中设有分布在圆周上的控制面,这些控制面各自大致沿用于待定中芯轴的枢轴承外环的切向,夹紧件是滑动贴靠在此芯轴上。优点是夹紧力的无间隙传递。夹紧件既可打开也为关闭得到强制导向。这样就很精确地获得了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另一实施方案的特点是,夹紧件各自由一个夹紧块构成,该夹紧块可在对应的控制面上滑动。还有利的是,在内环和滑块之间形成一个机械的止挡面。如此得到另一优点,即控制面的一部分各自由一滑块构成,滑块被固定在轴承环上。这样就为夹紧块提供了一个磨损后可更换的滑动面。还有利的是,夹紧块朝向中心并与枢轴承外环的半径相匹配。依此,可将支承力转移到滚动轴承的外环上。如此实现了有利地调准滑块的实际位置,即夹紧块各自借助一个穿过夹紧块的并在外侧终止于刚性固定的轴承环的旋转轴支承在两侧的衬板中。这些衬板迫使夹紧块按照内环的位置并依照其同芯轴轴线的距离而返回或者完全防止了上夹紧块掉落。另一项实施方案规定了,轴承环在支架中被构造成可更换的盒的形式。该盒可作为备件储存起来并且制造得到显著简化。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并且以下将详细说明。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芯轴轴承的摆动门的前视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A-A断面,图3表示图1的局部,它作为芯轴轴承打开时的芯轴轴承的视图,图4表示图3的局部,在此假定芯轴有约10mm悬垂并且芯轴轴承是关闭的,图5是夹紧块和滑块的局剖放大图,图6是一个可更换的盒的视图。摆动门1是为金属带且特别是带钢的卷取机配置的,该带材就卷绕在芯轴4上。支架2由一个焊接结构构成如由带和加强肋2b构成。这种焊接结构包括一个轴承环2a,该轴承环容纳着芯轴轴承4a。摆动门1可围绕回转轴承3a、3b回转,在此,芯轴4可以偏离芯轴理论中心9,结果,无法将芯轴尖引入芯轴轴承4a中,或者只能很困难地做到。芯轴尖的置中是如此实现的,即芯轴轴承4a在一个枢轴承外环6上被一环形间隙7包围。此刻,枢轴承外环6在夹紧件8向外回位时可在环形间隙7中自由运动,直到芯轴4找到芯轴轴承4a。然后,枢轴承外环6借助可向内关闭的夹紧件8且在芯轴4推入的情况下被对中并得到支撑。此外,环形间隙按照至少为10mm的芯轴4位置偏差来调准。至于夹紧件8的结构,可以有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图1)提出了一个形成在支架2上的且与焊接结构刚性连接的轴承环2a,该轴承环容纳一个可旋转地导向移动的内环5。在内环5中支承着那些可借助旋转而移动的夹紧件8。在内环5上固定着一个杠杆,该杠杆通过轴承环2a的一缺口径向朝外伸出。同芯轴理论中心9间隔开一杠杆距离地在轴承环2a外面铰接有一个活塞缸驱动机构10。活塞杆12被固定在内环5上,其中内环5分别构成用于夹紧块8a的平行导向部25。在如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13上,铰接头14处于一个水平平面15内,在该平面中还有芯轴理论中心9。活塞缸驱动机构10使内环5与夹紧件8一起移动到如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16。关闭位置16由在内环5和滑块20之间的机械的止挡面20a限定。此外,如图所示,铰接头14到达在水平平面15下方约15°,芯轴理论中心9就处在这里。为了跟上这个运动,活塞缸驱动机构10的外壳11贴靠在其中一根加强肋2b上地铰接支承在支架2。活塞杆12的铰接通过如图所示的叉头实现。内环5的功能配备如下在内环5中,例如设有三个按120°间隔分布的控制面17,这些控制面各自大致沿用于要对中芯轴4的枢轴承外环6的切向。夹紧件8滑动贴靠在上述控制面17上。在此实施例中,夹紧件8为了芯轴轴承4a的关闭和打开而受到强制导向。夹紧件8由一个夹紧块8a构成,该夹紧块可以在滑块20上的控制面17上滑动。控制面17的一个部分19由一个滑块20构成,该滑块被固定在内环5上。滑块20面向中心9并且与枢轴承外环6的半径相匹配,该外环封闭一个圆锥滚动轴承6a。夹紧块8a分别用一个旋转轴21可回转地支承在两侧的衬板22中(图2),该旋转轴穿过夹紧块8a并在外侧终止于刚性固定的轴承环2a上。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一个较宽的缝隙23,该缝隙顾及了夹紧块8a的叠加的径向运动和切向运动。如图5放大所示,止挡面20a、一滑动面20b和一导向面20c对完成这些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在内环5和滑块20之间的机械的止挡面20a明确确定了夹紧件8的终点位置并防止夹紧件8的楔死。在图6中示出了一个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的可选实施形式。轴承环2a在支架2中被构造可整个更换的盒24的形式,由此就出现了可储存的备件并大大简化了制造。盒24可以借助一行水平的螺钉26和一行垂直的螺钉26简单地卸下并可换上一个新盒24。附图标记一览表1-摆动门;2-支架;2a-轴承环;2b-加强肋;3a-回转轴承;3b-回转轴承;4-芯轴;4a-芯轴轴承;5-内环;6-枢轴承外环;6a-圆锥滚动轴承;7-环形间隙;8-夹紧件;8a-夹紧块;9-芯轴理论中心;10-活塞缸驱动机构;11-活塞缸驱动机构的外壳;12-配有叉头的活塞杆;13-打开位置;14-活塞杆的铰接头;15-水平平面;16-关闭位置;17-控制面;18-补焊上去的扇形部;19-部分;20-滑块;20a-止挡面;20b-滑动面;20c-导向面;21-旋转轴;22-衬板;23-较宽的缝隙;24-盒;25-平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金属带且特别是带钢的卷取机,它有一个旋转支承在芯轴轴承中的芯轴,其特征在于:该芯轴轴承(4)在枢轴承外环(6)上被一个环形间隙(7)包围着,该枢轴承外环(6)借助可向内关闭的夹紧件(8)和在该芯轴(4)推入的情况下被对中,或者该枢轴承外环在该夹紧件(8)向外回位时可以在该环形间隙(7)内自由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莱斯藤,
申请(专利权)人: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