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行程铝挤压机前上料夹钳式自适应供锭装置、前上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919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短行程铝挤压机前上料系统及其夹钳式自适应供锭装置。主要有挤压机、夹钳式自适应供锭装置、挤压杆与侧缸液压控制系统、供锭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其特点是铝挤压机采用固定式挤压垫,挤压筒套住挤压杆,挤压筒与挤压杆二者均处于回程状态;供锭装置设置于挤压机中心线外侧,且紧靠模具端面的外延线;夹钳式供锭装置含有机械手、主臂与滑块、主臂油缸、导滑座及压板;主臂油缸装在导滑座上,导滑座的首末端装有限程器,导滑座上装有主臂行程检测装置,主臂与滑块在导滑座上由主臂油缸驱动做往复运动并水平伸入及退出挤压机中心。它较传统挤压机行程缩短了30%,提高了挤压机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精度,改进挤压工艺,无挤压循环周期时间减少了15%,使生产效率提高。可应用于各种吨位的单、双动卧式铝挤压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及铝合金挤压加工行业中所用的卧式挤压机设备与辅助装置,特别涉及短行程铝挤压机前上料系统及其夹钳式自适应供锭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挤压型材是一种终极成形产品,加工塑性好,强度高,比重轻,再生利用率高,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随着铝型材进入民用建筑领域,取代了传统的钢木门窗,以及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汽车、集装箱体等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着铝挤压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铝挤压机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功能越来越全,性能越来越优越,导致挤压机的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传统铝挤压机供锭器为向挤压中心提供挤压垫片和铝锭,其宽度均大于最大铝锭长度,一般为两段式槽形结构,设置于闭合到模具的挤压筒和处于回程状态的挤压杆之间,通常称为后上料方式。挤压开始之前,挤压杆必须要无功运行一个相当于最大铝锭长度的空行程,以将垫片和铝锭推入挤压筒中。在所有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由这种传统的供锭方法所决定的挤压机存在诸多缺点,如开档(即前后梁之间的尺寸)大、主工作缸柱塞(挤压杆)行程长、压机整体刚性较差、挤压制品的质量较低、辅助设备较为复杂、非挤压固定循环周期时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行程铝挤压机前上料夹钳式自适应供锭装置,包括挤压机、夹钳式供锭装置、供锭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挤压杆与侧缸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铝挤压机(1)采用固定式挤压垫(2),挤压筒(3)套住挤压杆(4),挤压筒与挤压杆二者均处于回程状态;供锭装置设置于挤压机中心线外侧,且紧靠模具(5)端面的外延线;夹钳式供锭装置含有机械手(6)、主臂(7)与滑块(8)、主臂油缸(9)、导滑座(10)及压板(11);主臂与滑块构成一体装在导滑座与压板形成的矩形滑槽内,主臂油缸装在导滑座上,导滑座的首末端装有限程器(12),导滑座上装有主臂行程检测装置(15),主臂与滑块在导滑座上由主臂油缸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玺赵国栋李璟莉秦月明李翔罗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