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12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辅助抗静电剂与主抗静电剂组成复配体系的抗静电聚丙烯材料。该复配体系的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100、抗静电剂:0.1~2、抗氧化剂:0.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配体系的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制作简单,可以避免单一使用一种抗静电剂所带来的弊端,达到较高的抗静电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用抗静电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辅助抗静电剂与主抗静电剂组成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抗静电剂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合成的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塑料用抗静电剂已达到了基本的塑料抗静电要求。但在一些抗静电要求较高的条件下,仅添加一种抗静电剂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抗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抗静电剂0. 1-2份抗氧化剂0. I份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N-三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其重量份为O. f I份。优选的,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其重量份为O.广2份。优选的,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和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组合,其中N-三甲基甘氨酸重量份为O. 5份,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重量份为O.Γ0. 5 份。优选的,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和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组合,其中N-三甲基甘氨酸重量份为O. 5份,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重量份为O.Γ0. 5 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重量份为100份的聚丙烯,重量份为O. 1-2份的抗静电剂在80°C的烘箱中干燥4h,将聚丙烯和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再添加重量份为O. I份的抗氧化剂;将混合物进行挤出处理、造粒处理、注塑处理得到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所述挤出处理中的一段温度为80°C,二段温度为90°C,三段温度为170°C,四段温度为170°C,五段温度为180°C,六段温度为180°C,七段温度为180°C,八段温度为170°C,九段温度为160°C。所述注塑处理中的一段温度为220°C,二段温度为200°C,三段温度为190°C,四段温度为185°C,射一压力为60bar,射二压力为50bar。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硬脂酸单甘油酯(GMS)和甜菜碱(Betaine)分别作为PP材料用抗静电剂,并从中优 选出最优抗静电剂作为后续复配体系的主抗静电剂。再将合成的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抗静电剂分别与主抗静电剂组成复配体系。通过选用聚丙烯PP作为基本树脂,配合使用抗静电剂,同时通过抗静电剂组分用量的控制,得到优异抗静电性。可以避免单一使用一种抗静电剂所带来的弊端,达到较高的抗静电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益高,适于工业化生产。说明书附I为本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GMS加入量对PP表面电阻率的影响曲线图;图3为PP/GMS (O. 3重量份)共混材料表面电阻率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图;图4为Betaine加入量对PP表面电阻率的影响曲线图;图5为PP/甜菜碱(O. 5重量份)共混材料表面电阻率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图;图6为OMDAB加入量对PP表面电阻率的影响曲线图;图7为DBMAC加入量对PP表面电阻率的影响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验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聚丙烯PP100份,共计O. 1-2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GMS、N-三甲基甘氨酸Betaine、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BMAC、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OMDA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O.I份抗氧化剂。所述PP没有特殊限制,暂选用茂名石化的T30S。所述GMS没有特殊限制,暂选用济南承恩化工生产的GMS。所述Betaine没有特殊限制,暂选用浙江巨成化工生产的Betaine。所述的DBMAC用常规方法自制。所述的OMDAB用常规方法自制。所述的抗氧化剂没有特殊限制,暂选用市售工业级的抗氧化剂1010、168。具体流程图如图I所示步骤a :首先将PP、四种表面活性剂熔融共混,加入重量份为O. I的抗氧化剂;步骤b:挤出工艺;步骤c :造粒工艺;步骤d:注塑工艺。具体的,在步骤a前还包括将PP、GMS、Betaine、DBMAC、OMDAB干燥的步骤首先将PP、GMS、Betaine、DBMAC、OMDAB 在 80°C 的烘箱中干燥 4h。具体的,在步骤b中,具体的挤出工艺参数如下表I :权利要求1.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以下组分 聚丙烯100份; 抗静电剂:0. I 2份; 抗氧化剂:0. I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N-三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其重量份为0.广1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其重量份为0. r2份。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和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组合,其中N-三甲基甘氨酸重量份为0. I 0. 5,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重量份为0. ro. 5。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为N-三甲基甘氨酸和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组合,其中N-三甲基甘氨酸重量份为0. I 0. 5,十八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重量份为0. ro. 5。7.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重量份为100的聚丙烯,重量份为0. I 2的如权利要求I 6的抗静电剂在80°C的烘箱中干燥4h,将聚丙烯和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再添加重量份为0. I的抗氧化剂; 将混合物进行挤出处理、造粒处理、注塑处理得到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处理中的一段温度为80°C,二段温度为90°C,三段温度为170°C,四段温度为170°C,五段温度为180°C,六段温度为180°C,七段温度为180°C,八段温度为170°C,九段温度为160。。。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处理中的一段温度为220°C,二段温度为200°C,三段温度为190°C,四段温度为185°C,射一压力为60bar,射二压力为50bar。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辅助抗静电剂与主抗静电剂组成复配体系的抗静电聚丙烯材料。该复配体系的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100、抗静电剂0.1~2、抗氧化剂0.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配体系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抗静电剂:0.1~2份;抗氧化剂: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周勇强施明王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