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851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属于再生水回用技术领域。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构成,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池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与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缓冲水池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引入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再生水缓冲水池,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一并处理,可节省出一套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等设备,降低了火电厂的初投资费用,节约了占地,便于集中布置、集中维护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水回用
,特别涉及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在当今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减少对火电厂的自来水供应量或限制其对地下水的取用,因此为保证机组安全和用水要求,减少环境污染,电厂开始以城市再生水经深度处理后做锅炉补给水。循环水排污水是火力发电厂主要耗水部分,排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危机、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北方火力发电厂采用城市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水源,而且不允许循环水的排污水排放,要求全部回用。而北方地区城市再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用作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源,需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碳酸盐硬度,从而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减少排污水量,以实现“零排放”。石灰 混凝澄清处理是目前采用城市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北方火电厂的首选深度处理工艺,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通常采用单独处理,处理后的水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水源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系统2两部分构成,将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与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分别处理,其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部分,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的实施流程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缓冲水池1-1 —提升泵1-2 —石灰混凝澄清池1-3 —过滤池1-4 —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循环冷却水池1-5、循环水冷却塔1-6。第二部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系统2的实施流程为经循环冷却水池1-5出来的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一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2-1 —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2-2 —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2-3 —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2-4 —至锅炉补给水或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这样,不但要配置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的再生水缓冲水池1-1、再生水提升泵1-2、再生水石灰混凝澄清池1-3、再生水过滤池1-4等设备,还要配置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系统2的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2-1、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2-2、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2-3、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2-4等设备,重复配置的两套设备使得初投资费用偏高,设备运行维护量增大,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将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与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合并处理,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占地,减少设备运行维护量,经济实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构成,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池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与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缓冲水池相连。具体地,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顺次包括缓冲水池、提升泵、石灰混凝澄清池、过滤池、循环冷却水池、循环水冷却塔及相关管路A、B、C、D0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是指由循环冷却水池出口至缓冲水池入口之间的管路。具体地,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缓冲水池再生水入口通过管路A引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缓冲水池出口通过管路B连接石灰混凝澄清池入口,石灰混凝澄清池出口通过管路C连接过滤池入口,过滤池出口通过管路D连接循环冷却水池入口,循环冷却水池出口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连接缓冲水池排污水入口,由此构成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共用的一套水处理循环系统。 具体地,所述管路B上设置有提升泵。进一步地,所述管路A是指由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管口至缓冲水池入口的管路;所述管路B是指由缓冲水池出口至石灰混凝澄清池入口之间的管路;所述管路C是指由石灰混凝澄清池出口至过滤池入口之间的管路;所述管路D是指由过滤池出口至循环冷却水池入口之间的管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处理系统部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不再经过该部分单独处理,而是通过设置的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引入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城市再生水缓冲水池,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一并处理,可取消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的一套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等设备,既降低了火电厂的初投资费用,节约了占地,又便于集中布置、集中维护管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1-1缓冲水池,1-2提升泵,1-3石灰混凝澄清池,1-4过滤池,1-5循环冷却水池,1-6循环水冷却塔;2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系统,2-1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2-2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2-3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2-4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3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A-D相关管路;箭头为水流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3构成;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的循环冷却水池1-5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3与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的缓冲水池1-1相连。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这种连接结构,使得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的循环冷却水池1-5出来的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3直接进入缓冲水池1-1,与进入缓冲水池1-1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合并处理,简化了处理系统结构。之所以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这两部分 水合并循环处理,主要是因为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碳酸盐硬度亦很高,通常比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的碳酸盐硬度还高,约为8 lOmeq/L。此部分水如需回用,那么除用于火电厂其它回用点外,剩余的排污水量只能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水源或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才能满足环保要求。要达到此目的,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通过采用石灰混凝澄清处理,去除多余的碳酸盐硬度和杂质,防止回用系统设备的结垢和腐蚀等不良后果,是目前火电厂最优的选择。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I顺次包括缓冲水池1-1、提升泵1-2、石灰混凝澄清池1-3、过滤池1-4、循环冷却水池1-5、循环水冷却塔1-6等及相关管路A、B、C、D ;其中,所述管路A是指由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管口 Aa至缓冲水池1_1的入口 I-Ia的管路;所述管路B是指由缓冲水池1-1的出口 I-Ib至石灰混凝澄清池1-3的入口 l_3a之间的管路;所述管路C是指由石灰混凝澄清池1-3的出口 l_3b至过滤池1_4的入口 l_4a之间的管路;所述管路D是指由过滤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1)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3)构成,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1)的循环冷却水池(1?5)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3)与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1)的缓冲水池(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萍仲卫东潘苏张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