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28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具体为一种轮胎机械手,解决了目前缺乏专用于拆装大型轮胎的装置的问题。一种轮胎机械手,包括后座(1)、前座(2)、横移油缸(3)、夹持架(4)、包含液压马达和减速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5);所述后座(1)包括一后座架,所述后座架的背面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耳座,所述每个耳座均包含一对相对放置的连接耳板(101);所述后座架(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对后座耳环(102),所述两对后座耳环(102)的圆心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前座(2)包括一前座板,所述前座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后座(1)上的四对后座耳环分别配合的四个前座耳环(202)。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机械手,具体为ー种轮胎机械手
技术介绍
国内外的各种大型露天煤矿、铁矿、水泥矿石矿或有色金属矿等均会用到大量的大型自卸卡车和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其轮胎体积非常庞大、重量高达3-7吨,更换和维修轮胎又比较頻繁,目前,仅靠人工来拆装、搬运这种大型轮胎,非常地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ー种方便大型轮胎拆装、搬运的轮胎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缺乏专用于拆装、搬运大型轮胎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了ー种轮胎机械手。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轮胎机械手,包括后座、前座、横移油缸、夹持架、包含液压马达和減速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所述后座包括一后座架,所述后座架的背面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耳座,所述每个耳座均包含一对相对放置的连接耳板;所述后座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对后座耳环,所述两对后座耳环的圆心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前座包括一前座板,所述前座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后座上的四对后座耳环分别配合的四个前座耳环,所述每个前座耳环伸入到相应的每对后座耳环之间、且通过直杆连接;所述前座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在前座板的正面、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有一前座法兰盘;所述横移油缸的轴线平行于前座板背面、水平置于后座和前座之间、且缸体的端部与后座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的端部与前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转减速机的部分壳体穿过前座板上的通孔、且壳体通过法兰与前座板上的前座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一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第一回转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每端均铰接有两个水平连接臂,各端的两个水平连接臂的自由端之间铰接有一横向连接臂,所述两个水平连接臂、横向连接臂、横梁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每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角线之间连接ー夹紧油缸,所述每个横向连接臂均固定连接有一水平放置的夹持臂,所述两个夹持臂正对设置、且其端部的正对位置均连接有一爪盘。工作时,将轮胎机械手的后座上的三个耳座分别对应与轮式装载机或叉车的前端的三个臂铰接,轮胎机械手上的横移油缸、夹紧油缸、第一回转减速机均由轮式装载机或叉车上的液压系统集中控制。具体工作时,通过横移油缸的收缩与伸长,驱动前座上的每个前座耳环沿定位于各自相应的ー对后座耳环之间的直杆来回移动,实现轮胎机械手的横移功能。回转减速机由液压驱动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横梁转动,实现轮胎机械手的360°回转功能。通过两个夹紧油缸的同时伸长与收缩,实现一对爪盘的靠近与离开,实现抓取轮胎的功能;其具体过程是当一对夹紧油缸同时伸长时,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角线伸长,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由“矩形”变为“倾斜状态的平行四边形”,使一对爪盘靠近;当一对夹紧油缸同时收缩时,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角线缩小,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由“倾斜状态的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使一对爪盘离开。所以,由装载机或叉车的操作室的操作台集中控制,轮胎机械手可以实现以下四种功能1、通过横移油缸实现横向左右移动。2、通过回转减速机实现360°旋转。3、通过两个夹紧油缸实现抓取轮胎。4、依靠装载机或叉车原有的动臂和翻转系统实现轮胎机械手的整体提升和变幅。基于上述过程,大型轮胎的搬运及拆卸工作可通过安装有轮胎机械手的装载机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目前缺乏专用于拆装、搬运大型轮胎的装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D-D剖视图。图3是图I的右视图。图4是后座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后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图7是前座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图10是图9的C-C折线剖视图。图11是夹持架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图14是横移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I-后座,2-前座,3-横移油缸,4-夹持架,5-第一回转减速机,6_第二回转减速机,7-水平连接臂,8-横向连接臂,9-夹紧油缸,10-夹持臂,11-爪盘,101-连接耳板,102-后座耳环,103-后座横移耳板,201-如座法兰盘,202-如座耳环,203-如座横移耳板,41-横梁,42-法兰盘,100-装载机,110-机械手,120-轮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轮胎机械手,包括后座I、前座2、横移油缸3、夹持架4、包含液压马达和减速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5。所述后座I包括一后座架,如图4所示,所述后座架的背面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耳座,所述每个耳座均包含一对相对放置的连接耳板101 ;如图4、5所示,所述后座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对后座耳环102,所述两对后座耳环102的圆心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前座2包括一前座板,如图8、9所示,所述前座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后座I上的四对后座耳环102分别配合的四个前座耳环202,所述每个前座耳环202伸入到相应的每对后座耳环之间、且通过直杆连接;如图7、8所示,所述前座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在前座板2的正面、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有一前座法兰盘201。如图2所示,所述横移油缸3的轴线平行于前座板背面、水平置于后座I和前座2之间、且缸体的端部 与后座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的端部与前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转减速机5的部分壳体穿过前座板上的通孔、且壳体通过法兰与前座板上的前座法兰盘201固定连接。如图11、12、13所示,所述夹持架4包括一横梁41,所述横梁41的中部固定连接一法兰盘42,所述法兰盘42与第一回转减速机5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如图I所示,所述横梁41的每端均铰接有两个水平连接臂7,各端的两个水平连接臂7的自由端之间铰接有一横向连接臂8,所述两个水平连接臂7、横向连接臂8、横梁41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每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角线之间连接一夹紧油缸9,所述每个横向连接臂8均固定连接有一水平放置的夹持臂10,所述两个夹持臂10正对设置、且其端部的正对位置均连接有一爪盘11。当所述横移油缸3处于其伸长行程的一半时,所述前座2上的每个前座耳环202正好处于相应的每对后座耳环102的中间位置(即此时后座I与前座2处于正对状态)。所述夹持臂10的端部通过包含液压马达和减速器的第二回转减速机6与爪盘11连接,实现爪盘11的360°旋转。所述横向连接臂8与夹持臂10可以一体构成,增强其强度。所述爪盘11的表面呈凹凸状,可以增大摩擦力。具体实施时,后座I由若干块钢板焊接而成,具体是如图4、5、6所示,有两块呈三角状、且每个角都开有孔的相同形状的钢板,两块三角状钢板正对放置(即两块三角状的钢板上的相应的孔均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三角状钢板的一条边竖直)、且它们之间的上下位置分别通过两块直立放置的直立钢板焊接起来,两块直立钢板之间又焊接有两块纵向钢板(由图4看出,所述纵向钢板的面与纸面平行),在其中一块纵向钢板上焊接有由一对相对设置的连接耳板101组成的耳座,在处于下方的直立钢板上两端各焊接有一个连接耳板101、且连接耳板101分别与三角状的钢板组成两个耳座(即连接耳板101上的孔的圆心与三角状钢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座(1)、前座(2)、横移油缸(3)、夹持架(4)、包含液压马达和减速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5);所述后座(1)包括一后座架,所述后座架的背面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耳座,所述每个耳座均包含一对相对放置的连接耳板(101);所述后座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对后座耳环(102),所述两对后座耳环(102)的圆心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前座(2)包括一前座板,所述前座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后座(1)上的四对后座耳环(102)分别配合的四个前座耳环(202),所述每个前座耳环(202)伸入到相应的每对后座耳环之间、且通过直杆连接;所述前座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在前座板的正面、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有一前座法兰盘(201);所述横移油缸(3)的轴线平行于前座板背面、水平置于后座(1)和前座(2)之间、且缸体的端部与后座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的端部与前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转减速机(5)的部分壳体穿过前座板上的通孔、且壳体通过法兰与前座板上的前座法兰盘(20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架(4)包括一横梁(41),所述横梁(41)的中部固定连接一法兰盘(42),所述法兰盘(42)与第一回转减速机(5)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横梁(41)的每端均铰接有两个水平连接臂(7),各端的两个水平连接臂(7)的自由端之间铰接有一横向连接臂(8),所述两个水平连接臂(7)、横向连接臂(8)、横梁(41)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每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角线之间连接一夹紧油缸(9),所述每个横向连接臂(8)均固定连接有一水平放置的夹持臂(10),所述两个夹持臂(10)正对设置、且其端部的正对位置均连接有一爪盘(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富赵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