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其昌专利>正文

一种瓶口覆盖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20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瓶口覆盖件,包括外环和内片,所述内片上设有刻痕,所述刻痕界定出开启区域,所述开启区域包括铆钉和能绕铆钉旋转的拉环,所述外环设有支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覆盖件可以安装在酒瓶口外作外封件,也能用于酒瓶口内起到酒瓶防伪作用。用于酒瓶瓶口内时,在覆盖件的上方设有固件,固件至少覆盖外环的部分区域,同时酒瓶本体、覆盖件和固件两两之间以不可拆卸方式连接。开启时,将拉环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拉环将内片拉开。内片开启后,外环依旧被固件所封住,覆盖件无法置换。想要置换覆盖件,必须将固件取下,这样必然会对固件或者酒瓶本体产生破坏,便于消费者辨识,避免被造假者将空酒瓶回收用于制造假酒,从而达到酒瓶防伪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瓶口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酒瓶口或陶瓷酒瓶口,用于封装与开启及具有防伪功能的瓶口覆盖件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易拉罐的开启方式在酒瓶上的应用还不多见。部分酒瓶封盖是用扭断旋开式开启的,上盖可以拿开,剩余金属环可以通过借助剪刀等工具轻易去除,从而将酒瓶换上新盖就可以反复使用,造假者往往将空酒瓶回收用于制造假酒。这种封盖通常用金属铝制造,用于瓶颈外封装酒液。一些酒瓶封盖是用揭开式开启的,多用塑料制造,封盖在瓶口外,可以替换,酒瓶同样可以反复使用。一些酒瓶封盖是撬开式的,如玻璃啤酒瓶盖。还有一些是向下按式开启的或拧开式开启的。以上提及的瓶盖都只能安装在瓶口外用于封装,这几种封盖由于可以反复替换而非一次性使用的特性,从而使酒的整体封装仅仅具有 封装开启功能而不具有防伪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借鉴易拉罐的开启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瓶口覆盖件,具封闭及开启功能,既可以安装在瓶口外,用作瓶颈部的外封,也可以作为内封件安装在瓶口里。安装在瓶口内时,使其开启后外环难于取出,若取出会损毁瓶子,从而防止覆盖件被置换, 具有了一次性使用的特性,使其应用的酒瓶具有了防伪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口覆盖件,包括外环和内片,所述内片上设有刻痕,所述刻痕界定出开启区域,所述开启区域包括铆钉和能绕铆钉旋转的拉环,所述外环设有支撑部。本专利技术的覆盖件在使用时,将所述覆盖件设于酒瓶本体的开口上方,即达到用于瓶口封装的目的。为了达到酒瓶防伪的目的,其优选方案是在覆盖件的上方设有固件,固件至少覆盖外环的部分区域,同时酒瓶本体、覆盖件和固件两两之间以不可拆卸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易拉罐的结构原理,将拉环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拉环将内片拉开,开启极为简便。内片开启后,外环依旧被固件所封住,覆盖件无法置换。想要置换覆盖件,必须将固件取下,这样必然会对固件或者酒瓶本体产生破坏,便于消费者辨识,避免被造假者将空酒瓶回收用于制造假酒,从而达到酒瓶防伪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无需辅助设备验证,能够确保防伪有效性,同时开启安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覆盖件为柔性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材料为马口铁或铝,材料均对人体无毒性,不会变质。马口铁或铝均较软,韧性较好,不易破坏。如果要将覆盖件完全取出,由于酒瓶瓶体一般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容易对酒瓶本体或固件产生破坏,出现便于消费者辨识的痕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覆盖件可以使用其他性质类似的材料替代。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还设有立环,使用时所述支撑部由酒瓶本体支撑,所述立环与酒瓶本体颈部内壁或外壁紧密贴合。固件至少覆盖外环部分区域,内片开启后,外环支撑部依旧被固件所封住,同时立环与酒瓶本体颈部内壁或外壁紧密贴合,覆盖件无法置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内片的厚度相同,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比所述内片厚。内片开启后,支撑部依旧被固件所封住,同时支撑部厚,进一步确保如果要把外环取出,必然会对固件或酒瓶本体产生破坏。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厚度为2mm以上,确保外环不容易被拉出,所述内片的厚度为0. 05-0. 5_,便于开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环沿所述支撑部的外边沿向下延伸。使用时,所述立环与酒瓶本体颈部外壁紧密贴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环沿所述支撑部的内边沿向下延伸。使用时,所述立环与酒瓶本体颈部内壁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易拉罐式的开启方式安全简易,人们熟悉且乐于使用。2.借鉴易拉罐封盖方式,为酒瓶封装与开启提供多一种方式。3.既能用于瓶口作外封装,也能用于酒瓶瓶口内,用于酒瓶瓶口内时,酒瓶防伪的效果十分显著。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用于酒瓶防伪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仅用于瓶口封装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用于酒瓶防伪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用于酒瓶防伪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口覆盖件100,包括外环101和内片102,所述内片102上设有刻痕103,所述刻痕103界定出开启区域,所述开启区域包括铆钉104和能绕铆钉104旋转的拉环105,所述外环101设有支撑部。本专利技术覆盖件100、外环101、内片102、刻痕103界定出的开启区域、拉环105和支撑部的形状、大小、长度及规格均可适当调整,支撑部的厚薄、延伸方向均可以调整。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中两个使用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覆盖件100在使用时,将所述覆盖件100设于酒瓶本体200的开口上方,即达到用于瓶口封装的目的。为了达到酒瓶防伪的目的,在覆盖件100的上方设有固件300,固件300至少覆盖外环101的部分区域,同时酒瓶本体200、覆盖件100和固件300两两之间以不可拆卸方式连接(比如使用胶水粘接)。本专利技术采用易拉罐的结构原理,将拉环 105旋转一定角度(本实施例180° ),通过拉环105将内片102拉开,开启极为简便。内片102开启后,外环101依旧被固件300所封住,覆盖件100无法置换。想要置换覆盖件100,必须将固件300取下,这样必然会对固件300或者酒瓶本体200产生破坏,便于消费者辨识,避免被造假者将空酒瓶回收用于制造假酒,从而达到酒瓶防伪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酒瓶时开启安全,酒瓶封装要求与国际接轨,能够确保防伪有效性,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除了用于酒瓶防伪,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其他容器防伪,比如饮料瓶。本实施例中,所述覆盖件100为柔性材料制成。相对应的,酒瓶本体200和固件300则为脆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为马口铁或铝,相对应的,脆性材料为玻璃或陶瓷,优选钢化玻璃。材料均对人体无毒性,不会变质。马口铁或铝均较软,韧性较好,不易破坏。如果要将覆盖件100完全取出,容易对酒瓶本体200或固件300产生破坏,出现便于消费者辨识的痕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00可以使用其他性质类似的材料替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酒瓶本体200、覆盖件100、固件300均可设置防伪标识或防伪信息。采用油墨、反光水印、激光防伪等标识防伪技术或者采用信息加密、防伪码、射频识别等信息防伪技术,进一步确保防伪的有效性。在生产过程中,将酒液装入酒瓶本体200后,安装覆盖件100,然后安装固件300,将覆盖件的外环101封住,期间使用胶水将酒瓶本体200、覆盖件100和固件300两两之间粘接。开启时,通过拉环105将内片102拉开,便可实现安全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口覆盖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和内片,所述内片上设有刻痕,所述刻痕界定出开启区域,所述开启区域包括铆钉和能绕铆钉旋转的拉环,所述外环设有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其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