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欣纪专利>正文

立体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热转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781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热转印膜,其包括:依次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底层(1)、具有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2)、硬化涂层(3)、印刷层(4)和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转印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转印膜的热转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了产品结构、简化了工艺程序。令热转印工艺的良品率提高,产能加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热转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三维立体工件的热转印 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热转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3C电子产品的平板化进程,立体热转印膜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市 面上的热转印膜生产过程复杂,良品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立体热转印 膜进行改进。传统的立体热转印膜一般由五层构成1.基底层、2. PVC弹性底 层、3.尚型层、4.印刷层、5. I父黏层。I、基底层采用离型纸,用作为PVC弹性底层、油墨及胶黏剂涂布的载体,要求该载体耐温、耐压、拉伸变形小。但现有的离型纸不耐温,超过摄氏60度就开始型变,令涂层内的水份或溶剂在制程中无法完全挥发,残留的水份或溶剂会在热转的过程中令表面起 泡。2、PVC弹性底层(PVC膜)用作为油墨及胶黏剂涂布的载体,要求该载体有高拉伸性。PVC膜也是不耐温,超过摄氏60度就开始型变,令涂层内的水份或溶剂在制程中无法完全挥发,残留的水份或溶剂会在热转的过程中令表面起泡。更重要是PVC膜不符合欧盟的标准,不准进入欧盟。3、离型层为一离型剂涂层。在常温下保持固体状态,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熔化,与基底层的粘结力变小,能很快从基底层上脱离,无粘连剩余物。离型剂是令印刷层完全从基底层上分离,向承印物表面转移的关键。采用离型层,使得热转印的喷漆前要打磨,才能保证油漆附着牢固。4、印刷层是保证转印制品质地和美感的根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印刷层的印刷方式通常采用“丝印”、“胶印”、“凹印”、“喷墨打印”等,这样可方便匹配各种外观效果和产能,但印刷油墨需选择含有高拉伸性树脂的油墨,以防止在转印的过程中印刷层被拉爆。5、胶黏层其基本性能是与承印物表面有较高的粘结力,即保证印刷层与承印物表面结合牢固。该层胶黏剂必须与承印材料相匹配。采用现有的胶黏层,先要在转印的承印物上喷底漆,才能保证转印后的粘接牢固可靠。现有热转印制程为 将底漆喷涂在要转印的承印物上;将离型纸和PVC膜分离^fPVC膜放进转印机;进行真空热转印并撕去PVC层(印刷层转印至承印物上);修边(将多残留的转印纸去除);打水砂和烘干;喷PU或UV高光面漆;热固化或UV固化一热转印完成。现有热转印制程,总共需要八个加工步骤,费时费劲。还存在如下缺陷 I、转印前要喷底漆,转印后要打砂和喷漆,导致产能低;良品率也低。2、转印膜印刷完后不能超摄氏60度烘烤,令膜的的产能低,也无法适用于高温转印(高沸点溶剂残留,在高温转印时容易起泡),所以要喷底漆。3、转印后,离型层残留在表面,需打砂处理,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立体热转印的“制程复杂”和“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以简化热转印方法和提高热转印良品率的立体热转印膜、立体热转印膜的制备方法以及热转印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体热转印膜,包括依次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底层、具有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硬化涂层、印刷层和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体热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底层,在该基底层的一表面涂布一具有 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 在所述弹性涂层的表面涂布一硬化涂层; 再在硬化涂层的表面制作一印刷层; 最后在所述印刷层表面涂布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体热转印膜的热转印方法,其包括 将基底层由其与弹性膜的贴合面分离; 将分离下来的带有弹性膜的部分放进转印机; 进行真空热转印,并撕去弹性膜; 修边; UV固化或加热固化。本专利技术将“基底层”的材质换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解决了离型 纸不耐烘烤的局限,可有效地解决溶剂残留的问题。将有机硅改性的聚氨脂乳液或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或硅改性的聚氨脂丙烯酸脂涂布于基底层上,固化后形成带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将现有的“弹性底层”和“离型层”合而为一,减化了转印膜的制造工序。在“弹性涂层”和“印刷层”之间加入一层“硬化涂层”,使得进行热转印时,撕去弹性涂层后,就加以直接硬化表面,不需再打水砂、烘干以及进行喷漆处理,即可提高良品率、又可提高生产效率。对于耐高温但粘合性不好的承印物材料,如,PET、聚苯硫醚(PPS )、合金、玻璃等,采用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作为“胶黏层”,可以令转印膜有更好的粘合性能和物理性能(如耐温性、耐水性能、、硬度、耐冷热冲击…..),使得转印膜在转印时不会拉爆,同时还可提高各项性能。本专利技术将立体工件热转印膜的制程由现有的八个步骤减化成五个步骤,令热转印的良品率提闻,广能加大,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热转印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热转印膜,其包括依次 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基底层I、具有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2、 硬化涂层3、印刷层4和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5。本实施例中,PET膜I耐温可在摄氏100度烘烤,可以快速排出慢干溶剂。弹性涂层2为硅改性的聚氨脂乳液或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或硅改性的聚氨脂丙烯酸脂任一种形成的弹性膜,有良好的弹性,并自带离型功能,转印后不需要打磨。PET加弹性膜为载体,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能以较高温度烘烤,令转印膜能适应高温转印,进而提高粘合度,减少不良品。硬化涂层3可以选用光固化涂料或热固化涂料来制作。光固化涂料为带不饱和双键的聚氨酯树脂、带不饱和双键的聚酯树脂、带不饱和双键的聚醚树脂、或为热塑性树脂和带不饱和双键树脂的混合物的一种。热固化涂料为带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聚脂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环氧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带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聚脂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环氧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的一种。硬化涂层在转印后,经过硬化即为成品,不需再喷漆。在转印不良时,也可以打磨反工。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可以是带轻基的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聚脂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环氧树脂和氨基树脂混合物、带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聚脂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环氧树脂和封闭型异氰酸脂的混合物,带不饱和双键的聚氨酯树脂、带不饱和双键的聚酯树脂、带不饱和双键的聚醚树脂、或为热塑性树脂和带不饱和双键树脂的混合物的一种。二次固化化型热溶胶在转印时,不需要喷底漆,有效提高良品率。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热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请参阅图I)步骤I :选用PET作为基底层1,在该基底层的一表面涂布一具有离型作用 的弹性涂层2。该弹性涂层是由硅改性的聚氨脂乳液或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或硅 改性的聚氨脂丙烯酸脂任一种材料涂布于PET层上形成的弹性膜。步骤2 :在所述弹性涂层2的表面涂布一硬化涂层3。如,光硬化涂层或热硬化涂层。步骤3 :再在硬化涂层的表面制作一印刷层4。印刷层可以采用丝印、喷绘、胶印或凹印来制作。步骤4 :最后在印刷层4的表面涂布一层二次固化型热溶胶5。立体热转印膜可以采用滚涂的方法来制备,其具体步骤为 用滚涂机将硅改性的聚氨酯乳液或硅改性的丙烯酸乳液涂布在基底层I上,湿膜厚度为10(Tl50Um,采用红外线干燥,干燥时间为Γ10分钟,干燥温度为摄氏7(Γ90度,形成弹性涂层2,或用滚涂机将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脂涂布在所述的基底层I上,湿膜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底层(1)、具有离型作用的弹性涂层(2)、硬化涂层(3)、印刷层(4)和二次固化型热溶胶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欣纪
申请(专利权)人:曹欣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