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15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3:26
一种折弯机构,其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头,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中,该冲头两侧与上述夹板、脱料板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成型入子,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相配合,该成型入子上表面与产品相接触;挡料入子,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中,另一端设有斜面;若干弹性元件,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中,并与上述冲头相抵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增加了弹性元件和斜面,将冲头的垂直运动变为倾斜运动,在侧推力作用下逐渐将产品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冲头产生的运动痕迹,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冲压模具中的折弯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笔记本电脑、PDA(掌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铝拉伸外壳的产品,由于此类产品的精密性,产品的外观要求很高,因此,在成型此类产品时,模具成型时在折弯过程中形成的运动痕迹,就成为冲压模具中亟待解决 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有冲压模具生产中,请参阅图I、图2所示,其分别绘示现有折弯机构模具开始闭合状态示意图及模具完全闭合状态示意图。产品10设于模具的下模板70与成型入子2上,在折弯过程中,冲压模具的上模部分随着冲床向靠近下模板70的方向运动,首先脱料板60将产品10上不需要成型的部分压紧在下模板70上,然后冲头I逐渐伸出上模底面,并向靠近下模板70的方向运动,将产品10需要成型的地方向图I所示箭头方向折弯,直至完成整个折弯过程。然而,在使用现有折弯机构折弯产品10时,由于冲头I与成型入子2之间只有产品10厚度的间隙,冲头I与产品10是紧配的,无避空间隙,冲头10在被压紧的产品10表面垂直运动,从而在产品10表面留下运动痕迹,影响产品10的外观。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折弯机构,该折弯机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成型时冲头的垂直运动方式,而以倾斜状态将产品逐渐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冲头的运动痕迹,提闻广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构,该折弯机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成型时冲头的垂直运动方式,而以倾斜状态将产品逐渐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冲头的运动痕迹,提高产品良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其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头,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中,并在该夹板带动下运动,该冲头与上述夹板、上述脱料板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成型入子,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相配合,该成型入子上表面与产品相接触;挡料入子,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中,另一端设有斜面;若干弹性元件,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中,并与上述冲头相抵触。较佳的,上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较佳的,上述弹性元件的个数为三个。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增加了弹性元件和斜面,将冲头的垂直运动变为倾斜运动,在侧推力作用下逐渐将产品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冲头产生的运动痕迹,提高产品良率。附图说明图I绘示现有折弯机构模具开始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折弯机构模具完全闭合状态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折弯机构开模状态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折弯机构模具开始闭合状态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折弯机构模具完全闭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做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其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500,脱料板600、下模板700、下垫板800,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头100,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500中,并可在该夹板500带动下运动,该冲头100与上述夹板500、上述脱料板600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成型入子200,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700相配合,该成型入子200上表面与产品10相接触;挡料入子300,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800中,另一端设有斜面310 ;三弹性元件400,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500中,并与上述冲头100相抵触,在模具开模状态时,在弹性元件400的作用下,冲头100与夹板500之间由垂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400分别为弹簧。请参阅图4、图5所示,当模具闭合后,脱料板600最先接触到产品10,并将产品10上不需要成型的部分压紧在下模板700上,冲头100逐渐伸出上模底面,与挡料入子300的斜面310相接触,并因受到该斜面310的作用,逐渐改变运动方向,冲头100在接触到产品10以后,在上述斜面310侧推力的作用下,将产品10需要成型的部分顺着运动方向逐渐侧推到位,当模具完全闭合时,冲头100运动到垂直状态,此时,产品10需要成型的部分已完全被侧推到位。用此种机构成型产品10时,产品10是在自由状态下逐渐向成型入子200推动,冲头100不会将产品10挤出痕迹,当冲头100与成型入子200将产品10完全挤紧时,模具完全闭合,冲头100运动结束,不会在产品10上运动,因此不会在产品10上留下痕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增加了弹性元件400和斜面310,将冲头100的垂直运动变为倾斜运动,在侧推力作用下逐渐将产品10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10表面冲头100广生的运动痕迹,提闻了广品良率。权利要求1.ー种折弯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其特征在于,该折弯机构包括 冲头,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中,并在该夹板带动下运动,该冲头两侧与上述夹板、脱料板之间分别设有间隙; 成型入子,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相配合,该成型入子上表面与产品相接触; 挡料入子,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中,另一端设有斜面; 若干弾性元件,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中,并与上述冲头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弾性元件为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弾性元件的个数为三个。全文摘要一种折弯机构,其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头,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中,该冲头两侧与上述夹板、脱料板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成型入子,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相配合,该成型入子上表面与产品相接触;挡料入子,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中,另一端设有斜面;若干弹性元件,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中,并与上述冲头相抵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增加了弹性元件和斜面,将冲头的垂直运动变为倾斜运动,在侧推力作用下逐渐将产品侧推到位,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冲头产生的运动痕迹,提高产品良率。文档编号B21D37/10GK102794356SQ201110141120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倪金珠, 宋丽云 申请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中,该冲压模具包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其特征在于,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头,其一端设于上述夹板中,并在该夹板带动下运动,该冲头两侧与上述夹板、脱料板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成型入子,其一端与上述下模板相配合,该成型入子上表面与产品相接触;挡料入子,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垫板中,另一端设有斜面;若干弹性元件,其分别设于上述夹板中,并与上述冲头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金珠宋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