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677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帕金森氏病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给药系统、光刺激系统及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给药系统及光刺激系统。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包括神经递质传感器、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给药系统包括注射泵及微导管,中央处理系统控制注射泵通过微导管进行药物缓释;光刺激系统包括波形发生器、光源及光纤,波形发生器控制光源发出的激光的频率,光源发出的激光传至所述光纤中用于对导入有光敏感基因的神经组织细胞进行光刺激治疗。为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提供一种监测和治疗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帕金森氏病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病症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较大负担。此外,随着全球人口逐渐向老龄化过渡,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明显增多并逐渐成为一大社会负担。近些年,神经调节治疗在治疗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中得到快速发 展,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神经调节治疗方法,比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接电刺激和深脑电刺激等,其中,深脑电刺激疗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神经调节治疗方法之一。深脑电刺激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深脑电刺激缺乏选择性和特异性,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对于治疗的机理并不明确,因此,在刺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甚至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其次,刺激装置在长期植入后,由于手术的创伤以及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往往会引起炎性反应,随着星形胶质细胞包囊的形成,电极界面的阻抗会明显增大,刺激效果显著减弱。此外,包囊也会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帕金森氏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给药系统、光刺激系统及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控制所述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所述给药系统及所述光刺激系统;其中,所述电生理信号发生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神经递质浓度和变化的神经递质传感器、用于记录神经组织细胞的局部场电位和神经电活动的记录电极和用于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刺激电极;所述给药系统包括注射泵及微导管,所述中央处理系统控制所述注射泵通过微导管进行药物缓释;所述光刺激系统包括波形发生器、光源及光纤,所述波形发生器控制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光的频率,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光传至所述光纤中用于对导入有光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艺王立平张元元钟成蔚鹏飞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