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插秧机链条移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力插秧机链条移箱机构属于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套装在主动链轮轴以及从动链轮轴上,并与驱动链条相啮合,主动链轮和棘轮为同轴传动,与棘轮摆杆相铰接的棘爪和棘轮相啮合,驱动链条上的外缘呈圆形的滑块被置于两侧设有圆弧形凹槽的滑槽内,滑槽和秧箱相固定,秧箱通过移箱轮与固定在船板机架上的导轨相接,该机构可保证秧箱在换向前,以及换向后位移(送秧)距离相等并停歇一次。(*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通常所使用的水稻带土苗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是由与秧箱相固定的齿条和与机架相接的棘齿构成,由于齿条和棘齿相互受到磨损,导致秧箱移动时换向不灵敏,工作不可靠,磨损严重,工作阻力大,影响插秧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插秧机链条移箱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16分别套接在与船板机架相接的从动链轮轴以及主动链轮轴上,设置有六个轮齿的棘轮和主动链轮同轴转动,棘轮摆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链轮轴和连杆相铰接,棘爪和棘轮摆杆相铰接,并与棘轮相啮合,驱动链条与从动链轮以及主动链轮相铰接,驱动链条上的一个链节是由外缘呈圆形的滑块构成,滑块被置于两侧设置有圆弧形凹槽的滑槽的内侧,滑槽和秧箱相固定,秧箱通过移箱轮与固定在船板机架上的导轨构成滚动连接。本技术因采用链条滑块机构,设置有六个齿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可使秧箱在换向前以及换向后所产生的位移相等,-->并保证秧箱在换向时能够自动停歇一次,以达到每次移箱距离相等的目的,运行可靠,操作轻便,并延长了插秧机的寿命,提高了插秧的质量。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结合附图做进一步叙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1-a为本技术从动链轮结构图。图1-b为本技术主动链轮结构图。图1-c为本技术滑块结构图。图2为人力插机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摘要附图。牵引杆5和船板机架3相固定,摆杆21的一端设置有接触点,可与固定在主动杆2上的滚轮4相接触。回位弹簧22套装在摆杆21的一端,摆杆21另一端和连杆20的一端相铰接,连杆20的另一端和棘轮摆杆19的一端用连杆轴33相铰接,从动链轮轴和主动链轮轴28与船板机架3相接,棘轮摆杆19的另一端和主动链轮轴28相铰接,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16分别套装在从动链轮轴和主动链轮轴28上,设置有六个轮齿的棘轮17和主动链轮16同轴传动,棘爪18通过棘爪轴31与棘轮摆杆相铰接,并和-->棘轮17相啮合,驱动链条13和从动链轮12以及主动链轮16相啮合,驱动链条13的一链节是由外缘呈园形的滑块15用两个链销27分别通过滑块15上的两个链销孔被铰接在驱动链条13之上,滑块15中心偏置在两链销连心线(链条中心)外侧,滑块15被置于两侧设置有圆弧形凹槽的滑槽14内侧,并能在换向时沿其两侧进行上下滑动,滑槽14通过螺栓34被固定在秧箱11上,外缘设置有凹槽的移箱轮29在秧箱11上下两导轨32上滚动,移箱轮29套装在移箱轮轴30上,移箱轮轴30固定在滑槽14上构成滚动连接,操纵杆6的下端和主动杆2相铰接,设置有滚轮4的主动杆2的一端和船板机架3相铰接,主动杆2的另一端与杠杆26以及秧爪排组合9相铰接,秧爪排组合9上固定有四个垫块,垫块两侧设置有凹槽,脱秧器24插入垫块两侧的凹槽内,垫块上固定有分秧针10,杠杆26和脱秧器24相铰接,脱秧触点25通过主动杆2摆动可与船板机架3上的固定碰铁23相接触,转角上碰铁7以及转角下碰铁8和主动杆2相铰接,并以铰接中心轴35为园心可与主动杆2相接触,杠杆26的上端和与船板机架3相铰接的阻尼器1相接。工作原理为,当搬操纵杆6时,主动杆2上的滚轮4与摆-->杆21一端碰撞迫使摆杆21带动连杆20以及棘轮摆杆19向下进行摆动,棘爪18驱动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棘轮17转动,并带动与其同轴传动的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主动链轮16转动,驱使驱动链条13带动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从动链轮12转动,滑块15通过滑槽14带动秧箱进行横向往复运动,借以实现送秧任务,滑块15可使旋转运动转变为间歇等距往复运动,当滑块15在主动链轮16和从动链轮12中心距范围内运动时,运动距离为常量,当滑块15在主、从动链轮半径的范围内运动时,滑块15则按正弦曲线规律运动,这使秧箱11在换向时的移箱距离经常发生变化,为了克服上述弊病,在滑块15水平中心的下方设置有两个链销孔,以提高滑块15的相对高度,两个链销孔也分别用两个链销27把滑块15铰接在驱动链条13之上,外缘呈园形的滑块15被置于两侧设置有园弧形凹槽的滑槽14内,这样结构能促使当秧箱11移动到导轨32的每一端时(在主、从动链轮半径范围内),送秧距离始终保持一致,并实现自动停歇一次,这里应该指出实现自动停歇的原理是滑块15在滑槽14内,仅当滑块运动到以主(从)动轮为园心并绕该园心回转进入滑槽园弧段内才可实现停歇,即:达到秧箱在换向前,以及换向后始-->终保持移箱距相等,使送秧均匀。秧箱11中的秧苗通过移箱实现分苗,又被分秧针10勾取,而后被分秧针植入田中,在脱秧器24的作用下秧苗与分秧针10相脱离,一个插秧动作完成后,用手拉动牵引杆5使插秧机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插秧机链条移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16分别套装在与船板机架3相接的从动链轮轴及主动链轮轴28上,设置有六个轮齿的棘轮17和主动链轮16同轴传动,棘轮摆杆19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链轮轴28和连杆20相铰接,棘爪18和棘轮摆杆19相铰接,并与棘轮17相啮合,驱动链条13与从动链轮12以及主动链轮16相铰接,驱动链条13上的一个链节是由外缘呈园形的滑块15构成,滑块15被置于两侧设置有圆弧形凹槽的滑槽14内,滑槽14和秧箱11相固定,秧箱11通过移箱轮29与固定在船板机架3上的导轮32构成滚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人力插秧机链条移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圆周设置有六个轮齿的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16分别套装在与船板机架3相接的从动链轮轴及主动链轮轴28上,设置有六个轮齿的棘轮17和主动链轮16同轴传动,棘轮摆杆19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链轮轴28和连杆20相铰接,棘爪18和棘轮摆杆1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学左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延吉插秧机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