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573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是将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然后投入由稻帘、银杏叶与药渣构成面层(2)的多层生态养殖床(1),所述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0.4:0.1~0.2,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3~0.5:0.2~0.35:0.3~0.4:0.1~0.15,养殖床(1)中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在生态养殖床(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生态养殖床(1)上设置有1米高的挡水蓬(7),在1~2个生态养殖床(1)的侧边长方形地面(9)上平行设置有一排遮阴树(11),遮阴树(11)下栽种有可防治蚯蚓常见病的中药植物(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虫丘虫引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污泥与一般蚯蚓的食物结构有区别,因而采用单一(普通)品种的蚯蚓大规模处理污泥,存在蚯蚓对污泥的消化不够适应,蚯蚓生长情况不够理想,容易生病、易中毒、长期养殖导致品种退化甚至大面积死亡等问题,加上污泥处理是大规模的,现有技术中采用箱体结构已不适应要求,林间大规模饲养处理污泥的技术也不够成熟,存在养殖系统设计综合利用不够合理、温度湿度调节不够科学,蚯蚓防病治病的措施不够理想的许多问题,因而导致蚯蚓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技术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蚯蚓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品种不适应要求,养殖系统设计不合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技术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蚯蚓品种生存能力强、处理污泥效率高,养殖系统设计科学,综合利用效率好的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 泥的艇蝴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A:选本地蚯蚓25箱、赤子爱胜蚓40箱、太湖红蚯蚓20箱、北京条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A:选本地蚯蚓25箱、赤子爱胜蚓40箱、太湖红蚯蚓20箱、北京条纹蚓15箱,共计100箱取至三个以上养殖场的种源,采用以65~7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30~35%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10%的速度隔一周递增污泥的添加量;B.当100箱不同品种的种源蚯蚓全部产茧后,将种蚯蚓移出,该种蚯蚓仍然可反复使用多次,将100箱茧混合后分别装于50箱内卵化饲养,采用以50~6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40~5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5%的速度隔五日递增污泥的添加量;C.将上述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议黄杰刘存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