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取轧制或拉拔线材/棒材的改进卷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2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卷取轧制或拉拔线材/棒材(F)的卷取机,带有位于线材/棒材加工装置下游的利用一个或多个卷筒(1)而在卷取机中形成线材/棒材卷(R)的装置,具有线材/棒材牵引装置(2-3)和5,之后是:-具有线材/棒材引导装置的操纵装置(6)的摆动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以使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卷筒侧的端部跟随卷绕,从而来自于所述进给装置(2-3)的线材/棒材在卷筒(1)中卷绕,其中第一平移装置(65)将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的出口的卷筒侧端部(1)平行于卷筒/心轴(1)轴线移动,和第二移动装置(8-6)将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的所述出口垂直于所述卷筒/心轴(1)轴线地退回/接近,以通过在所述出口(7)处改进的线材/棒材保持系统而在卷绕过程中适应卷(R)直径的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特征的用于卷取轧制或拉拔线材/棒材的卷取机。
技术介绍
很多种用于卷取轧制或拉拔线材/棒材的卷取机是公知的。例如,GB2058703 d.4/1981为一种自动卷取机,带有单个线材/棒材导管以进行卷取,为了在卷绕过程中跟随卷绕圈,该导管在卷绕过程中朝向卷筒的两侧。更相关地,DE0821666 d.11/1951说明了一种在两个卷筒(图8中的11,12)中选择地卷绕线材/棒材的卷取系统,包括用于在线材/棒材加工装置的下游形成线材/棒材卷的装置,设置有带有线材/棒材引导装置移动装置(15-13)的线材/棒材引导装置(13/14),以将线材/棒材引导至各个卷筒(11,12),这些卷筒具有线材/棒材平移装置(17),以将线材/棒材引导装置的端部大致平行于卷筒轴线的方向移动至各个卷筒(11-12)上方两侧的卷(13)上。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更加相关的是US4664329(1987年5月12日以美国印地安那州Essex Group Fort Wayne的名义)。其涉及一种用于使线材/棒材段形成线材/棒材卷的卷取系统,该系统包含以下阶段通过使心轴外表面与移动带接触而旋转心轴,和将线材/棒材在带和心轴外表面之间引导到旋转心轴上。该带使线材/棒材靠着心轴(卷筒),且当心轴旋转时,线材/棒材在心轴外表面上被卷成卷。该带继续与卷外表面接触,且继续旋转心轴,直到线材/棒材段的全长都被卷起。随着卷的厚度增大,该带从卷的外表面部分地松开以调节该带的张力。该专利在全部说明和附图中还提供了(图1)一种装置,以在位于线材/棒材加工装置下游的带有卷筒(508)的卷取机(26,27)中形成线材/棒材卷,该装置设置有用于线材/棒材的进给辊(13),之后设置有具有第一线材/棒材引导装置驱动装置(510/511)的第一线材/棒材引导装置(24/25),以将线材/棒材从所述进给辊(13)引导到所述卷取机(26,27);和第一平移装置(504),以将引导元件的端部大致平行于卷筒轴线(579-508-588-589,见图5a和图5i)移动至位于所述卷筒(544)上方两侧的卷(501/511)上;及第二平移装置(567,577-579,588-585-581-588-589-591,同样见图5i),以便能将所述第一线材/棒材引导元件(24)的所述端部垂直于卷筒轴线移开,以在卷取过程(544-27)中适应卷直径的增大,和线材/棒材引导装置延伸部(从24延伸的510/从25延伸的511),其与第一线材/棒材引导装置(24/25)分离,能够就在卷绕前将所述线材/棒材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所述卷筒上。同样已知的是Mannesmann Demag型线材/棒材卷取机,其在前序“卧式重型卷取机”中涉及在卷附近的分别的线材/棒材引导装置,构成始终与卷筒/心轴轴线垂直的线材/棒材引导装置延伸部,并包括两块与卷筒/心轴轴线垂直的平行板,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末端被线材/棒材引导装置预先向前移动,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包括多个布置在平行于卷筒轴线的旋转轴线上反向旋转的辊,并具有线材/棒材矫直/预弯曲功能,以利于在相应心轴内部的卷筒中卷绕。后来还在WO0025952(EP1126935-Danieli)中说明了并要求保护(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非特征部分)与上述大致相同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延伸部(510-511,503-500)具有始终保持垂直于所述卷筒旋转轴线的装置。US4664329还公开了其它用于使线材/棒材引导装置在垂直于卷筒轴线的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以使线材/棒材引导装置端部或延伸部适应卷绕卷连续增长的直径。US4664329的技术方案提出了根据第一线材引导装置的倾角而在可变卷绕时的线材/棒材对准角,这会带来卷绕缺陷,例如线材/棒材的螺旋重叠(一方面=向前卷绕运动结束)或从邻近线材/棒材上移开(另一方面=返回开始),这尤其是取决于卷筒的宽度、其直径和第一线材引导装置的长度。Mannesmann Demag和WO-0025952(EP1126935)的技术方案均采用了两个竖直的端部引导板,即始终垂直于心轴轴线,目的在于仅解决了一部分问题,通过由所述竖直平行板来确定线材引导装置延伸部的固定位置,从而迫使线材在卷绕前始终垂直于卷筒轴线。这种技术方案仅能用于与卷筒直径或卷直径相比直径较小的线材,而对于直径较大的线材(如,棒材),特别是在线材直径和不利的卷筒/卷直径之间的关系时,会产生导致卷变形的螺旋重叠。实际上,由于线材引导装置始终垂直,在上一圈卷绕线材和正在卷绕的线材之间发生摩擦,正是因为其垂直所以正在卷绕的线材趋向总是置于已卷绕线材之上。由于该原因,在不利或特别极端的条件下,线材重叠,而不是在下层卷绕层上滑动,从而使卷不规则。另一个较大的不便之处是,这些大致几乎垂直于卷筒轴线的圈牵涉到卷的形成,当使其从卷筒的可移动外部翼缘释放以取走卷并将卷送至捆扎机时,卷的侧圈会松动并从卷上脱出,既妨碍其运输,又妨碍其随后的捆扎。Mannesmann Demag和其后的WO-0025952(EP1126935)的其它严重缺点是,线材引导装置的过度约束同样会导致不想要的螺旋圈重叠,尤其是对大直径而言。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在引导板之间蠕动导致的高摩擦,从而在主线材引导装置倾斜时不得不“偏离”线材;和由于引导框架因此而产生的非常大的磨损,从而不得不经常更换。然而,由于线材在卷绕前不久对所述开槽板的冲击,线材堵塞的危险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缺点,从而允许在卷中形成理想的相邻圈,没有一个螺旋圈与另一个重叠或移开的危险,且没有由于在卷绕过程中蠕动或方向改变而导致堵塞的危险。另一个目的也是能够形成更好的卷绕卷,且在从卷绕心轴或卷筒上抽出卷和/或将其运输至与卷取机间隔并分离开的捆扎机的过程中,卷的侧圈松动或开卷的危险更小。一个附加的问题在于由于线材/棒材的方向改变,从而线材/棒材被迫在线材/棒材引导装置末端的相应侧壁上摩擦,这样在卷紧前,由于线材/棒材和线材/棒材引导装置之间的滑动摩擦导致对线材/棒材引导装置末端强烈限制。这牵涉到在最终卷绕阶段中对速度增大的重要限制,正如已知的,尤其是对于线材/棒材轧机,不可能达到更高的速度。从而这种卷绕时的最终减速问题降低了整个轧制和线材/棒材制造厂的每小时生产量。该问题用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构成了特别有利的方案。以这种方式,相对于以前的卷取技术方案,优点是可以在更高的速度形成线材/棒材卷,且各圈对齐并理想的相邻,并且无重叠圈,且没有堵塞或缠结的危险。实际上,以这种方式不会产生线材/棒材的重叠,因为正在卷绕的线材/棒材具有将其自身调节至与已经卷绕的螺旋圈相同倾角的自由度。此外,由于方向改变导致的滑动摩擦被完全消除,从而降低了堵塞的危险,且卷取速度可以达到在轧机以最大速度供应线材/棒材时的最大值。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表示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表示具有线材/棒材引导装置的分线组和卷绕组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整个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从卷筒一侧到另一侧竖直摆动,即从其最低位置“B”摆动到其最高位置“A”,卷筒(1)布置成使其旋转轴线(1)为竖直。图1A表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卷取轧制或拉拔线材/棒材(F)的卷取机,带有位于线材/棒材加工装置下游的利用一个或多个卷筒(1)而在卷取机中形成线材/棒材卷(R)的装置,具有线材/棒材牵引装置(2),带有:-可移动的摆动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其具有线材/棒 材引导装置的操纵装置(6),以使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卷筒侧的出口(7)跟随卷绕,从而线材/棒材(F)在所述卷取机的相应卷筒(1)中绕线,所述卷取机具有:.第一平移装置(6-5),以将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的所述出口(7)大 致平行于卷筒/心轴(1)轴线地移动至所述卷筒/心轴(1)上的两侧,和.第二平移装置(8-6),以将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的所述出口(7)垂直于所述卷筒/心轴(1)轴线地退回/接近,以适应卷绕过程中卷(R)直径的增大,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的所述出口(7)处和在所述卷筒/心轴(1)上卷绕前,应用至少一对相对的夹持辊和线材/棒材保持装置(71),它们:(i)具有彼此平行的轴线;(ii)轴线正交于线材/棒材卷筒/心轴(1)轴 线;(iii)两个中的至少一个以弹性屈服的方式(73)压在另一个上;(iv)是为了允许正在卷绕的线材/棒材(F)在平行于所述卷绕心轴/卷筒(1)旋转轴线的平面上关于线材/棒材(F)在所述线材/棒材引导装置(4)中向上游滑动的 方向呈任意倾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卡斯泰拉尼
申请(专利权)人:SIMAC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