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电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75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机壳,其包括内机壳和外机壳,所述内机壳的两端面之间具有凸筋,所述凸筋上具有多个紧固孔和两条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位于凸筋上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外机壳的片数与内机壳上凸筋的数量相同,每片外机壳的两端均形成有带多个紧固孔的凸台,凸台下方形成有插入凹槽中的密封台,所述外机壳和内机壳通过紧固件和紧固孔固定,且每片外机壳和内机壳之间装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端部嵌入凹槽中并位于密封台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壳结构能降低壳体重量,便于提高散热性,密封结构简单可靠且组装工艺过程中无需焊接机等特定设备,易于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机壳结构,具体属于ー种汽车驱动电机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短缺及生存环境的恶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其中驱动电机作为主要部件,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外电机的机壳通常采用铝合金消失模制造,其鋳造的一体性使其具有较高的密封性,然其エ艺复杂,成本较高,不仅限制了机壳的散热性能,而且限制了其国产化的可能性。国内机壳多采用结合螺旋式冷却水道的轴向套筒式结构,其中内机壳由环形壳体套住,如图I所示,端面2的外径大于中间水道部分的外径,而中间水道部分的外径大于端面I的外径,端面I和端面2处多采用焊接来进行密封。由于机壳与外部连接的螺栓孔必须 放置于内机売上,否则不仅影响密封性能,而且还会加剧轴承的振动,影响电机性能,故套筒式的结构限制了内机壳厚度,同时,机壳厚度与定子到冷却水的热阻成正比,厚度多大,不利于电机冷却。螺旋式冷却水道的流阻过大使得汽车对控制器的低压系统和整机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国内机壳的密封多采用焊接等エ艺,エ艺复杂,且对特定设备依赖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机壳,可以减轻重量,提高散热性和密封可靠性,降低流阻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壳和外机壳,所述内机壳的两端面之间具有凸筋,所述凸筋上具有多个紧固孔和两条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位于凸筋上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外机壳的片数与内机壳上凸筋的数量相同,每片外机壳的两端均形成有带多个紧固孔的凸台,凸台下方形成有插入凹槽中的密封台,所述外机壳和内机壳通过紧固件和紧固孔固定,且每片外机壳和内机壳之间装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端部嵌入凹槽中并位于密封台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吴从波任谊滨罗平亮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