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20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固定末端二侧具有凹槽的软性排线,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对接面、相对的二侧壁、底座及容置空间,该对接面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底座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固持部,该固持部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位于该第一及第二表面间的突块;数个端子,设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于和该软性排线电性接触;及盖板,转动地组装于该本体,该盖板相对该固持部的第二表面突设有加压部;其中当该软性排线由该开口插入该容置空间时,该突块嵌合于该软性排线的凹槽,该盖板向下扳动盖合关闭该容置空间,该加压部压抵该软性排线于该第二表面上,防止软性排线受外力因素而脱离退出电连接器,维持电讯传输的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止退构造,可有效防止排线止退脱离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连接器的构造首重于能稳固地连接对接连接器或排线等对接物,以提供稳定的电讯传输。现有软性排线或电路板多以紧配合方式和连接器连接,若稍经晃动或拉引即会造成脱离,影响传输。鉴于前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具有掀盖的连接器,其包括有本体、数个端子、掀盖及定位件,并配合改良的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其末端的二侧分别具有开口,该开口用于卡扣于传统连接器的定位件,再由该掀盖盖合。虽然该开口和定位件的配合 可提升软性排线和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但该掀盖无法稳固地压抵软性排线,若当软性排线受拉引的外力较大,则软性排线仍有可能脱离或退出连接器,造成电讯传输中断,因此,传统连接器对于软性排线的止退效果不佳,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稳固地连接连接器或排线等对接物,提供稳定的电讯传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固定一末端二侧具有凹槽的软性排线,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接面、相对的二侧壁、一底座及一容置空间,该对接面设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底座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一固持部,该固持部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位于该第一及第二表面间的一突块;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于和该软性排线电性接触;及一盖板,该盖板转动地组装于该本体,该盖板相对该固持部的第二表面突设有一加压部;其中当该软性排线由该开口插入该容置空间时,该突块嵌合于该软性排线的凹槽,该盖板向下扳动盖合关闭该容置空间,该加压部压抵该软性排线于该第二表面上。所述固持部的第一表面相邻该对接面的开口,该第二表面低于该第一表面。 所述盖板的加压部向该开口方向延伸出一平台,当该盖板盖合关闭后,该平台位于该突块上方,且该平台相对该第二表面的高度大于该加压部相对该第二表面的高度。所述突块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一导引面及止退面,该导引面倾斜于该第一表面,该止退面的高度等于或大于该软性排线末端的厚度。所述底座相对该开口的一端,向该容置空间突设至少一限位部,以提供该软性排线插至该容置空间后的定位。所述每一端子还包括一上臂部及下臂部,该上、下臂部之间容置该软性排线,该下臂部的一端突设有至少一接触端,该盖板的转轴部进一步抵靠于该上臂部的一端。所述盖板对应该些端子设有数个收容槽,当该盖板盖合关闭时,该些收容槽分别收容相应的端子的上臂部。所述本体的二侧壁分别设有一定位槽,其部分开放于容置空间,该盖板的该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卡止部,当该盖板盖合关闭时,该卡止部卡合于该定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对固定片,该对固定片分别插设于该定位槽内,该对固定片的一端露出该底座。 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多重止退构造,利用加压部、较低的第二表面和突块的配合,可稳固地固定软性排线,确保止退效果,防止软性排线受外力因素而脱离退出电连接器,维持电讯传输的稳定。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盖板开启的剖面示意图,及一软性排线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软性排线插置于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盖板盖合关闭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3,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电连接器I用于固定一末端二侧具有凹槽61的软性排线6或软性电路板,该电连接器I包括一本体2、一盖板3、数个端子4、一对固定片5,其中该本体2由绝缘材料所制,为扁平状,具有一对接面21、相对的二侧壁22、一底座23及一容置空间20,该容置空间20由该对接面21、该二侧壁22及该底座23共同形成于该本体2中(如图I所示),该对接面21设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20的开口 211,该底座23位于该容置空间20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一固持部24,该二侧壁22分别设有一定位槽221,其部分开放于该容置空间20。该固持部24设有第一表面241、第二表面242及位于该第一及第二表面241,242间的一突块25。该第一表面241相邻该开口 211,该第二表面242低于该第一表面241。该突块25设置靠近该开口 211,且其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一导引面251及止退面252,该导引面251倾斜于该第一表面241。此外,该底座23相对该开口 211的一端,向该容置空间突设一限位部231,其延该底座23的长轴向设置,该限位部231相对该些端子4处设有数条通道,该定位槽221形成于该侧壁22和该限位部231之间。请参阅图3,该盖板3包括一转轴部31、加压部32、卡止部33及数个收容槽34,其中该转轴部31靠近该开口,且其相对二端伸出该盖板3的相对二侧外,并枢接于该二侧壁22的定位槽221内,该卡止部33设于该盖板3的该相对二侧,可卡抵于该定位槽221,该些收容槽34对应该些端子4设置。该加压部32突出该盖板3的一侧面,并对应该本体2的第二表面242设置,且该加压部32向该开口 211方向延伸出一平台321,其位于该突块25上方。当该盖板3盖合关闭时,该平台321相对该第二表面242的高度大于该加压部32相对该第二表面242的高度。请参阅图I及图3,该些端子4为金属材料所制,每一端子4包括一上臂部41及下臂部42,该上、下臂部41、42之间可容置该软性排线6,该下臂部42的一端突设有二相互间隔的接触端421,以电性接触该软性排线6,另一端露出该本体2外,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未图示)。该下臂部42由该底座23的限位部231插入该容置空间20,该上臂部41位于该限 位部231的上表面上。盖板3的转轴部31进一步抵靠于该上臂部41的一端。该对定位片5分别插置于该定位槽221,且其一侧弯折延伸出该底座23外(如图3所示),并焊接于该电路板,以固定该本体2。请参阅图3至图5,本技术电连接器I未连接该软性排线6时,该盖板3呈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于使用时,该软性排线6由该开口 211插入,该软性排线6的末端先接触该第一表面241,经由该倾斜的导引面251导引后进入该容置空间20,该突块25因此嵌合于该软性排线6的凹槽61,而该软性排线6末端的端缘抵定于该限位部231 (如图4所示),此时,向下扳动该盖板3以盖合关闭该容置空间20,该突起的加压部32压抵该软性排线6末端,因该固持部24的第二表面242低于该第一表面241上,该软性排线6末端被压抵变形而下压至该第二表面242 (如图5所示),而该盖板3的数个收容槽34分别收容并定位相应的端子4的上臂部41,且该卡止部33卡抵于该定位槽221,借此,该软性排线6末端被该加压部32紧抵,可稳固地固持于该容置空间20内。此外,该突块25的止退面252的高度等于或大于该软性排线6末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固定一末端二侧具有凹槽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接面、相对的二侧壁、一底座及一容置空间,该对接面设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底座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有一固持部,该固持部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位于该第一及第二表面间的一突块;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于和该软性排线电性接触;及一盖板,该盖板转动地组装于该本体,该盖板相对该固持部的第二表面突设有一加压部;其中当该软性排线由该开口插入该容置空间时,该突块嵌合于该软性排线的凹槽,该盖板向下扳动盖合关闭该容置空间,该加压部压抵该软性排线于该第二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东庆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