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紧式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821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挂钩形门锁扣接的迫紧式把手,该把手包括有一操作杆及一挂钩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握持端和安装端,安装端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上,握持端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的安装端还设有外接的铰孔,所述挂钩件的一端对应操作杆的铰孔与操作杆铰接在一起,挂钩件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迫紧钩对应一迫紧座上的挂扣部挂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操作杆驱动挂钩件扣接工作,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投资成本低,操作安全、轻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
,尤其是涉及挂钩形门锁扣接的把手。
技术介绍
对于挂钩形门锁扣接时,是通过把手操作实现,而现有技术中,把手通常直接与挂钩合为一体,因而操作时通常需要很大的力,操作相当费劲,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挂钩形门锁之结构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适于挂钩形门锁扣接且操作更轻便的迫紧式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挂钩形门锁扣接,操作更轻便、省力的迫紧式把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迫紧式把手,该把手包括有一操作杆及一挂钩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握持端和安装端,安装端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上,握持端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的安装端还设有外接的铰孔,所述挂钩件的一端对应操作杆的铰孔与操作杆铰接在一起,挂钩件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迫紧钩对应一迫紧座上的挂扣部挂接。所述挂钩件的迫紧钩紧扣迫紧座上的挂扣部时,迫紧钩与挂钩件之铰接操作杆的铰接位分别位于操作杆之安装端的左右两侧,且挂钩件之铰接操作杆的铰接位低于迫紧钩的水平扣接高度,操作杆呈7字形,且长边为握持端。所述挂钩件之铰接操作杆的一端的上侧边形成凹弧面,把手座上设有可匹对凹弧面限位工作而达成挂钩件的迫紧钩自动离开迫紧座之挂扣部的限位销。所述迫紧座上的挂扣部设置在一可相对挂钩件的迫紧钩扣紧方向调整的调整块上,调整块安装在迫紧座上。所述调整块的安装面上设有定位齿,该定位齿配合迫紧座上的齿条安装。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操作杆驱动挂钩件扣接工作,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投资成本低,操作安全、轻便。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I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I、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迫紧式把手,其包括有一操作杆I及一挂钩件2 ;所述操作杆I具有握持端11和安装端12,安装端12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3上,握持端11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I的安装端12还设有外接的铰孔13,所述挂钩件2的一端对应操作杆I的铰孔13与操作杆I铰接在一起,实现联动;挂钩件2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21,迫紧钩21对应一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挂接。所述挂钩件2的迫紧钩21紧扣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时,迫紧钩21与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铰接位分别位于操作杆I之安装端12的左右两侧,且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铰接位低于迫紧钩21的水平扣接高度,操作杆I呈7字形,且长边为握持端11。这样,在操作时,利用杠杆原理,扳动操作杆I的握持端11,操作杆I绕其与把手座3组装点转动,操作杆I的另一短边,即铰接挂钩件2的一端带动挂钩件2转动,实现挂钩件2扣接动作;同时由于扣紧后,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铰接位低于迫紧钩21的水平扣接高度,由此可保持迫紧钩21持续紧扣,不会自动松开。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一端的上侧边形成凹弧面22,把手座3上设有可匹对凹弧面22限位工作而达成挂钩件的迫紧钩21自动离开迫紧座之挂扣部41的限位销31。即按迫紧钩21扣接的反向来扳动操作杆1,操作杆I带动挂钩件2转动,使挂钩件2的迫紧钩21先是离开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随后当限位销31接触到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一端的凹弧面22时,限位销31具有压制而使挂钩件2绕其与操作杆I之间的铰接点转动,即可实现将迫紧钩21翘起,从而达到自动离开功效,结构简单,操作安全、轻便。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设置在一可相对挂钩件的迫紧钩21扣紧方向调整的调整块42上,调整块42安装在迫紧座4上。所述调整块42的安装面上设有定位齿421,该定位齿421配合迫紧座4上的齿条43安装。利用定位齿421和齿条43配合实现定位调整,且防滑性好,获得足够抗拉力,本实施例中,调整块42调整后是通过螺栓锁固,该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挂扣部41设置在调整块42上,以此可方便调整出适合迫紧钩21扣紧的位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是依照本技术之原理做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包括有一操作杆(I)及一挂钩件(2);所述操作杆(I)具有握持端(11)和安装端(12),安装端(12)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3)上,握持端(II)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I)的安装端(12)还设有外接的铰孔(13),所述挂钩件(2)的一端对应操作杆(I)的铰孔(13)与操作杆(I)铰接在一起,挂钩件(2)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21),迫紧钩(21)对应一迫紧座(4 )上的挂扣部(41)挂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件(2)的迫紧钩(21)紧扣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时,迫紧钩(21)与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铰接位分别位于操作杆(I)之安装端(12)的左右两侧,且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I)的铰接位低于迫紧钩(21)的水平扣接高度,操作杆(I)呈7字形,且长边为握持端(11)。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件(2)之铰接操作杆Cl)的一端的上侧边形成凹弧面(22),把手座(3)上设有可匹对凹弧面(22)限位工作而达成挂钩件的迫紧钩(21)自动离开迫紧座之挂扣部(41)的限位销(3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设置在一可相对挂钩件的迫紧钩(21)扣紧方向调整的调整块(42)上,调整块(42)安装在迫紧座(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42)的安装面上设有定位齿(421),该定位齿(421)配合迫紧座(4)上的齿条(43)安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门锁
,尤其是涉及挂钩形门锁扣接的迫紧式把手,该把手包括有一操作杆及一挂钩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握持端和安装端,安装端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上,握持端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的安装端还设有外接的铰孔,所述挂钩件的一端对应操作杆的铰孔与操作杆铰接在一起,挂钩件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迫紧钩对应一迫紧座上的挂扣部挂接。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操作杆驱动挂钩件扣接工作,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投资成本低,操作安全、轻便。文档编号E05B1/00GK202544509SQ20122008677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方必坤 申请人:东莞市尚坤工业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迫紧式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包括有一操作杆(1)及一挂钩件(2);所述操作杆(1)具有握持端(11)和安装端(12),安装端(12)按可转动式组装于把手座(3)上,握持端(11)则外伸供操控;于操作杆(1)的安装端(12)还设有外接的铰孔(13),所述挂钩件(2)的一端对应操作杆(1)的铰孔(13)与操作杆(1)铰接在一起,挂钩件(2)的另一端形成迫紧钩(21),迫紧钩(21)对应一迫紧座(4)上的挂扣部(41)挂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必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坤工业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