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545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属于摩托车前悬挂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方向柱和下联板;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上,所述前叉焊合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下联板之间的前叉焊合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与连接杆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以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前叉焊合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减震性能及整车舒适性、安全性能,广泛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制造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前悬挂
,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三轮摩托车前悬多采用伸缩直筒式前悬架,如图I所示,伸缩直筒式前悬架主要包括上联板I、方向柱2、下联板3、减震 器总成4等零部件构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主要依靠减震器总成4内的弹簧压缩或者弹簧伸张来缓和冲击,由于这种结构的前悬架其减震器总成4兼起导向元件的作用,减震器总成4受到一定的侧向力作用,在运动过程中下吊环磨损油封,使油封损坏,造成漏油,减震器总成4的寿命下降,同时由于减震器总成4内产生寄生摩擦力,在车轮载荷有小的变化时减震器总成4由于摩擦影响而失去缓冲作用,导致平顺性下降,对操纵稳定性也不利。三轮摩托车的自重和载重都较大,伸缩直筒式前悬架的承载性和防撞性均不能满足三轮摩托车的需求,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提高减震性能及整车舒适性、安全性能的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方向柱和下联板;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上,所述前叉焊合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下联板之间的前叉焊合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与连接杆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以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前叉焊合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前方。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减震器总成的上吊环铰接安装于所述减震器支架上,所述减震器总成的下吊环铰接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震器总成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减震器总成与前叉焊合的轴线平行。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叉焊合的截面形状为环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震器总成的筒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挡泥瓦的挡泥瓦支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联板、下联板与前叉焊合固定连接,前叉焊合设置于减震器总成的前方,使用时,前叉焊合的末端与连接杆的铰接点位于前轮中心的前方,在行驶中对前轮形成牵拉作用,有力地减少了凸凹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进而减少了对减震器总成的冲击力,提高了减震器总成的安全性能和承载能力;同时,前叉焊合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减震器总成不再起导向作用,彻底消除了减震器总成内部的寄生摩擦力,解决了减震器总成漏油问题,提高了减震器总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由于减震器总成处于自由状态时,减震器总成与前叉焊合平行设置,使得前叉焊合更加牢固耐用,承载能力和防撞性能更好,且增加了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整体美观效果。由于减震器总成的筒体上固定有挡泥瓦支架,保证了轮胎与挡泥瓦共同运动,避免了轮胎与挡泥瓦在减震时干涉。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伸缩直筒式前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联板,2、方向柱,3、下联板,4、减震器总成,41、上吊环,42、下吊环,43、筒体,5、减震器支架,6、前叉焊合,7、连接杆,8、挡泥瓦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I、方向柱2和下联板3 ;所述上联板I和下联板3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6上,所述前叉焊合6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与下联板3之间的前叉焊合6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5,所述减震器支架5与连接杆7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4,在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上,所述前叉焊合6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4的前方,所述减震器总成4的上吊环41铰接安装于所述减震器支架5上,所述减震器总成4的下吊环42铰接安装于所述连接杆7上,所述减震器总成4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减震器总成4与前叉焊合6的轴线平行,所述前叉焊合6的截面形状为环形,通常前叉焊合6采用直缝管制成。使用时,前叉焊合6的末端与连接杆7的铰接点位于前轮中心的前方,在行驶中对前轮形成牵拉作用,有力地减少了凸凹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进而减少了对减震器总成4的冲击力,提高了减震器总成4的安全性能和承载能力。所述减震器总成4的筒体43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挡泥瓦的挡泥瓦支架8,保证了轮胎与挡泥瓦共同运动,避免了轮胎与挡泥瓦在减震时干涉。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方向柱和下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上,所述前叉焊合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下联板之间的前叉焊合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与连接杆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以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前叉焊合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前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上吊环铰接安装于所述减震器支架上,所述减震器总成的下吊环铰接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总成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减震器总成与前叉焊合的轴线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焊合的截面形状为环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筒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挡泥瓦的挡泥瓦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属于摩托车前悬挂
,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方向柱和下联板;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上,所述前叉焊合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下联板之间的前叉焊合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与连接杆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以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前叉焊合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前方。本技术提高了减震性能及整车舒适性、安全性能,广泛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制造中。文档编号B62K25/08GK202541752SQ20122004126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宫配华, 赵淑红, 黄维忠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联板、方向柱和下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均固定连接在前叉焊合上,所述前叉焊合的末端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下联板之间的前叉焊合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与连接杆之间设有减震器总成,以三轮摩托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前叉焊合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总成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忠赵淑红宫配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