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通径套管的定径机孔型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018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径机特通孔型设计方法,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确保了特殊通径的成功,并大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成材率。其特征在于: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的上限为准(+1%D),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1%D的基础上加收缩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准的负公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油井钢管限动连轧机组定径机生产特殊通径套管的加工方 法,具体为。(二)
技术介绍
现有特殊通径套管的定径机孔型设计方法,新孔型的设计需实际生产后测 量产品尺寸,要保证其产品的壁厚、外径不超差,又要保证其通径,常常需经 过反复修改后方可确定成熟孔型用于生产,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及生产过程中存 在合格率较低,成材率较低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径机特通孔型设计方法,保证了产品 尺寸精度,确保了特殊通径的成功,并大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成材率。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 的上限为准(+ 1%D),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l^D的基础上 加收縮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 准的负公差控制。本专利技术所设计出的特殊通径套管的定径机孔型,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确 保了特殊通径的成功,并大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成材率。(四) 附图说明图1为钢管、通径间隙以及通径棒之间的关系图。(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的上限为准(+1%D),终轧孔型直径 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1%0的基础上加收縮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 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准的负公差控制。下面结合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44.5*13.84特殊通径套管,其名义直径D为244.5,壁厚为13.84,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lXD的基础上加收縮系数进行计算,设计时取该材料的收縮系数为1.5%,即可得如下计算244.5*1.01 =246.95, 246.95*1.015=250.65,故可知,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可采用250.65mm;圆度的 保证在孔型设计中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设计此孔型时取其负宽展值为-0.01, 由椭圆孔型变为圆孔型后,椭圆度减小,管体尺寸精度得到提高;此特殊通径 套管壁厚公差为-10% +10%,按照壁厚标准取负公差控制,连轧机控制在-10 0%范围内,即对应13.84壁厚为12.46 13.84mm。采用本套孔型轧制特通套管后,合格率上升46%,达到97.4%。 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特殊通径管即为通径棒比普通通径棒大的一种对尺寸要求 更加严格的套管。图1中,1为钢管、2为通径间隙、3为通径棒。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的上限为准(+1%D),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1%D的基础上加收缩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准的负公差控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径机特通孔型设计方法,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确保了特殊通径的成功,并大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成材率。其特征在于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的上限为准(+1%D),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1%D的基础上加收缩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准的负公差控制。文档编号B21B19/10GK101428297SQ20081024442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万立波, 宋箭平, 彦 许 申请人: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殊通径套管的定径机孔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终轧孔型直径以特殊通径套管的外径的上限为准(+1%D),终轧孔型直径最大值在孔型设计时按照+1%D的基础上加收缩系数进行计算;采用负宽展孔型设计;壁厚按照特殊通径套管的壁厚标准的负公差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箭平许彦万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