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079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装设于窗帘的上梁或下梁,与所述窗帘的拉绳相作用而产生定位或是能拉动的效果,所述拉绳呈绷紧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的定位装置包含有:一架体,具有一身部,以及至少一由所述身部向一侧延伸而成的安装部;至少一环面体,设于所述身部,且所述拉绳绕于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周缘的至少局部而呈弧状绕设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拉绳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套环的磨损平均的落在与拉绳接触的环状槽表面,不会有单一位置磨损的问题,磨损比习知的弯折点的磨损更少,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窗帘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瑞士 CH702766A2号专利,揭示了一种蜂巢式窗帘(简称蜂巢帘)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主要是利用一个表面呈弯折的凸块以及一个盖块组成,其中的凸块具有由上往下开设的一个弯折绳槽,该绳槽呈V字型侧置的形状,可供窗帘的拉 绳通过,该盖块则盖置于该凸块,以将该拉绳限制于该绳槽中不能脱离。此外,此种蜂巢帘的拉绳均是以绷紧的方式固定于窗框上,借由该拉绳的绷紧状态,可使得拉绳在该绳槽内时会对该绳槽底面产生摩擦力,进而产生该定位装置相对于该拉绳的移动阻力,而具有定位的效果。由此,在将多个该定位装置设置于蜂巢式窗帘的上梁以及下梁后,再将拉绳穿过,即可使用。使用时,使用者为直接手持该上梁或下梁向上或向下推移,使用者此时发出的力量必须克服该定位装置与该拉绳之间的摩擦力才能移动上梁或下梁,在移动至定位后,通过该拉绳绷紧的状态,可使得拉绳对该定位装置的绳槽产生摩擦力,而达到定位的效果。然而,为了提供有效的摩擦力,传统的拉绳大多使用钢索,前述的方式在使用时,由于绳槽呈弯折状,因此拉绳在通过绳槽时,会对定位装置上的绳槽弯折处造成大量的磨损,其它部位则几乎没有磨损的问题。此种对单一部位的磨损,很容易就会造成损坏,进而使得定位效果降低,最后即无法定位,此种结构的使用寿命即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其可使拉绳对定位装置的磨损较为平均,进而提供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其可减少拉绳对定位装置的磨损,进而提供较长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装设于窗帘的上梁或下梁,与所述窗帘的拉绳相作用而产生定位或是能拉动的效果,所述拉绳呈绷紧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的定位装置包含有一架体,具有一身部,以及至少一由所述身部向一侧延伸而成的安装部;至少一环面体,设于所述身部,且所述拉绳绕于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周缘的至少局部而呈弧状绕设的状态。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在数量上为一,由所述身部向后侧延伸而成,所述至少一环面体位于所述身部前侧。所述安装部在数量上为二,分别为一上安装部以及一下安装部,且由所述身部向前侧延伸而分别位于所述身部的上端及下端,所述上安装部及所述下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上方及下方,且所述至少一环面体位于所述上安装部以及所述下安装部之间。所述上安装部具有一上横板以及一上垣,所述上横板由所述身部顶端向前延伸而成,所述上垣则由所述上横板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下安装部具有一下横板以及一下垣,所述下横板由所述身部底端向前延伸而成,所述下垣则由所述下横板向上延伸而成。所述上横板以及所述下横板相平行,具涵盖所述至少一环面体。所述上横板及所述下横板分别具有一穿孔,供所述拉绳穿过。所述架体的身部的两侧边缘为向外弧状延伸而呈弧状,所述身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横板以及所述下横板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由一固定件以及一套环所组成,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身部,所述套环以其内环面套设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套环的周缘内凹形成一环状槽,且所述拉绳绕于所述套环的所述环状槽的至少局部而呈弧状绕设的状态。所述安装部在数量上为二,分别为一上安装部以及一下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具有一上横板以及一上垣,所述上横板由所述身部顶端向前延伸而成,所述上垣则由所述上 横板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下安装部具有一下横板以及一下垣,所述下横板由所述身部底端向前延伸而成,所述下垣则由所述下横板向上延伸而成;所述上横板的底面以及所述下横板的顶面分别具有一限位块,各所述限位块为邻近但不接触于所述至少一套环的环状槽,而挡止于所述至少一套环的环状槽外,进而限制所述拉绳位于所述至少一套环的环状槽内。所述至少一环面体在数量上为一个,且所述拉绳环绕一整圈于所述套环的环状槽。所述至少一环面体在数量上为复数,各所述固定件及其对应的各所述套环由上而下呈一左一右的排列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且各所述套环均干涉于由上而下的一虚拟直线,且所述拉绳为穿梭于各所述套环之间且左右交替的局部绕于各所述套环的环状槽,而在各所述套环的环状槽上呈弧状绕设的状态。所述至少一套环固定于所述至少一固定件上不能旋转。所述至少一套环以能旋转的方式枢设于所述至少一固定件。所述身部具有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表面凹设一导线槽,所述导线槽沿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至少局部周缘配置,且所述拉绳穿设所述导线槽,并与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周缘的至少局部呈弧状绕设的状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使得拉绳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套环的磨损平均的落在与拉绳接触的环状槽表面,不会有单一位置磨损的问题,其磨损比习知的弯折点的磨损更少,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图;图4是图3的右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显示本技术组装于窗帘上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图;图9是图8的右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I、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10,用于装设在窗帘91的上梁92或下梁94而与窗帘的拉绳96相作用而产生定位或是可拉动的效果,拉绳96呈绷紧状态,窗帘的定位装置10主要由一架体11以及至少一环面体19所组成,其中架体11,具有一身部12,以及具有一上安装部14以及一下安装部16由身部12向前侧延伸而分别位于身部12的上端及下端。在本实施例中上安装部14具有一上横板141以及一上垣142,上横板141由身部12顶端向前延伸而成,上垣142则由上横板141向下延伸而成;下安装部16具有一下横板161以及一下垣162,下横板161由身部12底端向前延伸而成,下垣162则由下横板161向上延伸而成;上安装部14以及下安装部16用于勾设在窗帘91的上梁92或下梁94。此外,上横板141以及下横板161为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上横板141与下横板161分别具有一穿孔15,供拉绳96穿过。至少一环面体19,在本实施例中在数量上为多个,各环面体19由一固定件21以及一套环31所组成。各固定件21设于身部12。各套环31分别以其内环面套设于各固定件21,上安装部14以及下安装部16分别位于各固定件21的上方及下方,各套环31位于上安装部14以及下安装部16之间,此外,各套环31的周缘内凹形成一环状槽32。在本实施例中,各固定件21及其对应的各套环31由上而下呈一左一右的排列且彼此相隔预定距离,且各套环31均与由上而下的一虚拟直线(VL)相干涉,虚拟直线VL在图2中与各穿孔15对齐。此外,各套环31在本实施例中,为固定于各固定件21不可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的定位装置,装设于窗帘的上梁或下梁,与所述窗帘的拉绳相作用而产生定位或是能拉动的效果,所述拉绳呈绷紧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的定位装置包含有:一架体,具有一身部,以及至少一由所述身部向一侧延伸而成的安装部;至少一环面体,设于所述身部,且所述拉绳绕于所述至少一环面体的周缘的至少局部而呈弧状绕设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