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599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4:53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主体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带单元,带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主端部和第二主端部,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的带单元主框架;第一辊;第二辊;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安装的带;附接到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带单元侧框架;布置于第一主端部的手柄部;设置在手柄部的保持单元;带单元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手柄部的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带单元主框架和带单元侧框架中的一个上的第二被接触部,第二被接触部比第一辊更靠近第二辊;保持单元包括:杆构件,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杆构件;对杆构件提供力的弹性构件,以增加第二接触部和第二被接触部之间的接触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报No. 2007-101728中揭示的常规成像设备包括带单元(转印单元)和主体框架,带单元具有围绕两个辊安装的带,而带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框架中。带单元具有手柄,用户或维修技师在安装或拆卸带单元时抓住该手柄。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报No. 2007-101728所揭示的专利技术中,通过从带单元向上延伸的手柄的远端部和从手柄朝向带单元的侧表面突出的支撑部将带单元固定到主体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用以可拆卸地将带单元安装到主体框架。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主体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带单元,带单元包括带单元主框架,该带单元主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主端部和第二主端部,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布置于第一主端部的第一辊;布置于第二主端部的第二辊;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安装的带;带单元侧框架,该带单元侧框架附接到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布置于第一主端部的手柄部;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设置在手柄部,以保持带单元相对于主体框架的位置;带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被接触部,该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手柄部,以接触第一接触部;第二被接触部,该第二被接触部设置于带单元主框架和带单元侧框架中的一个上,以接触第二接触部,第二被接触部比第一辊更靠近第二辊;其中保持单元包括杆构件,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杆构件;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杆构件提供力,以增加第二接触部和第二被接触部之间的接触压力。较优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设备中,保持单元设置在手柄部的带单元框架侧。较优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设备中,手柄部在带单元侧框架处具有顶端和侧端;其中弹性构件为卷簧,该卷簧具有在平行于连接顶端和侧端的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较优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设备中,杆构件具有接收来自弹性构件的力的第一臂、其上设置有第一被接触部的第二臂,和以一定角度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弯曲部;其中在带单元安装到框架中的状态下,第一臂延伸的方向与轴线延伸的方向正交,第二臂延伸的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较优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设备中,手柄部具有与第二方向正交的且具有边缘的表面,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且覆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壁,第一被接触部设置在表面上;其中壁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三角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具有缺少侧部的假想侧,保持单元经由假想侧而被容纳在三角形形状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主体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带单元。带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主端部和第二主端部,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的带单元主框架;布置于第一主端部的第一辊;布置于第二主端部的第二辊;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安装的带;附接到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带单元侧框架;布置在第一主端部的手柄部;设置在手柄部,以接触第一接触部的第一被接触部;设置在带单元主框架和带单元侧框架中的一个上,以接触第二接触部的第二被接触部,第二被接触部比第一辊更靠近第二辊。手柄部具有与第二方向正交的且具有边缘的表面,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覆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壁,第一被接触部设置在表面上。附图说明通过接下来与附图相关联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标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I的、显示了其主要部件的中心剖视图;图2为当从主体框架IB拆除带单元10时成像设备I的透视图;图3为当顶盖IF处于开启状态时成像设备I的中心剖视图;图4为已经从带单元10拆除一个带单元侧框架13 (在宽度方向上在左侧的侧框架)时带单元10的透视图;图5为带单元10的透视图;图6 (a) -6 (c)为说明设置在带单元10中的斜道(chute) 15D的操作的说明性图示;图7为靠近手柄部15的带单元10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带单元10的左视图;图9为显示处理盒3和带单元10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10为成像设备I的俯视图,显示了安装在成像设备I的主体框架IB中的带单元10 ;和图11为当带单元10处于正在被拆除的过程中时成像设备I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优选实施例中,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提供给电照相成像设备。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I.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如图I所示,成像设备I具有图像形成单元2,用于在纸或幻灯片(以下简称“纸”)的薄片(sheet)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2包括四个处理盒3K、3Y、3M和3C,四个对应的曝光单元4和定影单元5。·在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直接串联图像形成单元2以通过在纸上叠加四个色粉图像而在纸上形成彩色图像。由对应于黑色、黄色、洋红和青色四种颜色的显影剂(色粉)的四个处理盒3K、3Y、3M和3C形成四个色粉图像。成像设备I还包括容纳多个堆叠的纸张的纸盘6、用于馈送纸堆上最上面的纸片的馈送机构7、用于从被馈送机构7馈送的薄片去除纸尘并将薄片传送到下游的纸尘辊8、用于校正从纸尘辊8传送来的薄片的歪斜并接着将薄片传送到带单元10的一对校准辊9。将在稍后更详细地说明带单元10。四个处理盒3K、3Y、3M和3C (以下一起称为“处理盒3”)布置在带单元10的纸传送表面上方,并且沿着纸传送方向按照处理盒3K、3Y、3M和3C的顺序排列。四个处理盒3顺序地将四个色粉图像转印到带单元10上传送的纸片上。在所有色粉图像已经转印到纸片上以后,带单元10将纸片传送到定影单元5,在那里通过加热将色粉图像定影到纸片上。当纸片离开定影单元5时完成成像。在这时候,纸片沿着向上然后向前指向的U形传送路径前进,并且纸片被排放到形成在成像设备I顶面上的排出盘IA上。每个处理盒3容纳用于携带色粉图像的感光鼓3A、用于对感光鼓3A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器(未显示)等。在已经对感光鼓3A的表面充电之后,对应的曝光单元4将照射光到表面上,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随后,将色粉供应到感光鼓3A上以将潜像显影成色粉图像。定影单元5包括加热辊5A和加压辊5B,加热辊5A加热转印到纸上的色粉以便将色粉图像定影到纸上,而加压辊5B布置在对面并对加热辊5A施加压力。从带单元10传送来的纸张介于加热辊5A和加压辊5B之间。如图2所示,成像设备I的主体部分由主体框架IB和机壳IC形成,机壳IC覆盖主体框架IB以形成成像设备I的装饰外表面。处理盒3和带单元10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框架IB中。主体框架IB由在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成像设备I的两侧(即左侧和右侧)的侧框架部1D、用于联接侧框架部ID的连接框架部(未显示)等构成。图2中仅显示了其中一个侧框架部ID (左侧框架部1D),而没有显示另一侧框架部ID和连接框架部。 在两个侧框架部ID的每一个中形成四个凹槽1E,用于在处理盒3安装在主体框架IB (成像设备I)中时保持四个处理盒3以将每个处理盒3引导到预定位置。凹槽IE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机壳IC包括顶盖1F,排出盘IA设置在该顶盖IF上。如图3所示,顶盖IF可枢轴旋转地装配在机壳IC上。通过向上旋转顶盖1F,露出四个处理盒3上方的空间。因此,通过向上旋转顶盖IF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主体框架;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内的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包括:带单元主框架,该带单元主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主端部和第二主端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布置于所述第一主端部的第一辊;布置于所述第二主端部的第二辊;围绕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安装的带;带单元侧框架,该带单元侧框架附接到所述第三主端部和第四主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布置于所述第一主端部的手柄部;和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柄部,以保持所述带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位置;并且所述带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被接触部,该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以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被接触部,该第二被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带单元主框架和所述带单元侧框架中的一个上,以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被接触部比所述第一辊更靠近所述第二辊;且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杆构件,所述第一被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杆构件;和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所述杆构件提供力,以增加所述第二接触部和第二被接触部之间的接触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