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54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顶部具有凸台的加载底盘,凸台顶面设置有一球形凹坑,加载底盘底面设置有一圆形凹面,在凹面内垂向设置有一安装通孔;加载底盘顶部的凸台由两级台阶组成且底小上大,在凸台下面的台阶上设置有一环形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一卡环,在卡环顶面设置有一弹性体;弹性体顶部中心设置有一应变凹槽,其侧壁设置有一径向孔,弹性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凹槽,其中心设置有一球形体,球形体转动地坐落在球形凹坑内;弹性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其旋转到与加载底盘上的安装通孔对应位置时,通过一螺栓将弹性体与卡环固定;弹性体外沿设置有若干通孔;底面与加载底盘之间留有过载保护间隙。它广泛用于各种车辆的称重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在车辆衡上安装的具有低高度、高抗偏载称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对于不便于安装固定式汽车衡但需要对汽车进行称重的场所,常常采用一种便携式汽车衡对汽车进行称重。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衡用称重传感器的高度一般不低于50_,由于这种汽车衡称重传感器体积大、重量高,难以便携,特别是当汽车开上称重台面时,由于台面小常常会产生偏载而影响称量的准确性。因此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抗偏载性能高的称重传感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高度低、便于携带且抗偏载称重传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加载底盘,所述加载底盘的顶部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顶面设置有一球形凹坑,所述加载底盘底面设置有一圆形凹面,在所述凹面内垂向设置有一安装通孔;所述加载底盘顶部的凸台由两级台阶组成且底小上大,在所述凸台下面的台阶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圆形的卡环,在所述卡环顶面设置有一钢制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一放置电阻应变计的应变凹槽,所述应变凹槽的侧壁设置有一用于穿设电缆的径向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一向下凸起的球形体,所述球形体转动地坐落在所述加载底盘的球形凹坑内;所述弹性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当每一个所述螺纹孔旋转到与所述加载底盘上的安装通孔对应位置时,便能通过一螺栓,将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卡环固定;所述弹性体外沿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称重台面的通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面与所述加载底盘之间留有过载保护间隙。所述应变凹槽的底部设置的所述电阻应变计采用一整块圆膜形的电阻应变片;或采用均布的4片或8片矩形的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形状是方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电阻应变计通过填充的密封胶固定在所述应变凹槽中。所述弹性体的高度小于等于18mm。所述电阻应变计为箔式高阻抗低能耗的单轴应变计或圆膜应变计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高度小于等于18mm的弹性体作为微变形元件,与已有技术中汽车衡用称重传感器50mm的高度相比,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因此便于安装和携带。2、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弹性体上开有应变凹槽,在应变凹槽内放有电阻应变计,利用弹性体的微变形使电阻应变计随之变形的特点,采集电阻应变计的变形信息,因此不仅采集数据的灵敏度有效提高,而且电阻应变计贴片工艺简单方便。3、本专利技术的弹性体通过卡环连接加载底盘,并通过弹性体底部的球面体与加载底盘凹坑的配合,因此当本专利技术承载外部压力时,弹性体可以在卡环与环形凹槽的配合下,沿水平方向旋转,同时在球形体与球形凹坑的配合下,始终保持弹性体与加载地盘的点接触,从而实现了自动快速抗偏调节功能。4、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加载底盘上设置有一个安装通孔,并在弹性体上设置若干螺纹孔,因此可以通过转动加载底盘,使安装通孔分别对准每一个螺纹孔,实现各个螺栓穿过卡环与弹性体的固定连接。5、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弹性体的外沿设置若干与称重台面连接的通孔,且在弹性体与加载底盘之间设计有一定的高度的加载间隙,因此不但可以方便地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称重台面上,而且可以在称重过程中起到200% 300%的超载保护。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车辆的称重过程中。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图I的俯视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加载底盘1,加载底盘I的顶部具有一凸台11,凸台11顶面设置有一球形凹坑12,加载底盘I底面设置有一圆形凹面13,在凹面13内垂向设置有一安装通孔14。加载底盘I顶部的凸台11由两级台阶组成、且底小上大,在凸台11下面的台阶15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16,在环形凹槽16内设有一由圆形的卡环2,在卡环2顶面设置有一钢制的弹性体3。弹性体3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一放置电阻应变计4的应变凹槽31,应变凹槽31的侧壁设置有一用于穿设电缆的径向孔32,弹性体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凹槽33,在凹槽33的中心设置有一向下凸起的球形体34,球形体34转动地坐落在加载底盘I的球形凹坑12内。弹性体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螺纹孔35,当每一个螺纹孔35旋转到与加载底盘I上的安装通孔14对应位置时,便可以通过一螺栓5,将弹性体3与卡环2固定。在弹性体3外沿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称重台面的通孔36。弹性体3的底面37与加载底盘I之间留有过载保护间隙6。上述实施例中,应变凹槽31的底部设置的电阻应变计4可以是一整块圆膜形的电阻应变片;也可以是均布的4片或8片矩形的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形状是可以有所变化的,比如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电阻应变计4可以通过填充的密封胶7固定在应变凹槽31中。电阻应变计4为市场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其产品型号可以是箔式高阻抗低能耗的单轴应变计或圆膜应变计中的一种,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中,弹性体3的高度应小于等于18_。如图3所示,使用时,根据称重系统的需要,在称重系统的称重台面8底部安装6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称重传感器9,再将每一称重传感器9分别通过电缆连接称重系统的控制系统。当承载车辆驶上称重台面8时,本专利技术的各称重传感器9的弹性体3会产生微小的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弹性体3应变凹槽31内的各电阻应变计4随之变形,电阻应变计4的变形信息会通过电缆线输出给控制系统,称重控制系统经过处理后,便可以得到相应车辆的重量。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加载底盘,所述加载底盘的顶部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顶面设置有一球形凹坑,所述加载底盘底面设置有一圆形凹面,在所述凹面内垂向设置有一安装通孔;所述加载底盘顶部的凸台由两级台阶组成且底小上大,在所述凸台下面的台阶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圆形的卡环,在所述卡环顶面设置有一钢制的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一放置电阻应变计的应变凹槽,所述应变凹槽的侧壁设置有一用于穿设电缆的径向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一向下凸起的球形体,所述球形体转动地坐落在所述加载底盘的球形凹坑内;所述弹性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当每一个所述螺纹孔旋转到与所述加载底盘上的安装通孔对应位置时,便能通过一螺栓,将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卡环固定;所述弹性体外沿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称重台面的通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面与所述加载底盘之间留有过载保护间隙。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凹槽的底部设置的所述电阻应变计采用一整块圆膜形的电阻应变片;或采用均布的4片或8片矩形的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的形状是方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电阻应变计通过填充的密封胶固定在所述应变凹槽中。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高度小于等于18mm n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计为箔式高阻抗低能耗的单轴应变计或圆膜应变计中的一种。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偏载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加载底盘,所述加载底盘的顶部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顶面设置有一球形凹坑,所述加载底盘底面设置有一圆形凹面,在所述凹面内垂向设置有一安装通孔;所述加载底盘顶部的凸台由两级台阶组成且底小上大,在所述凸台下面的台阶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圆形的卡环,在所述卡环顶面设置有一钢制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一放置电阻应变计的应变凹槽,所述应变凹槽的侧壁设置有一用于穿设电缆的径向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中心设置有一向下凸起的球形体,所述球形体转动地坐落在所述加载底盘的球形凹坑内;所述弹性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当每一个所述螺纹孔旋转到与所述加载底盘上的安装通孔对应位置时,便能通过一螺栓,将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卡环固定;所述弹性体外沿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称重台面的通孔;所述弹性体的底面与所述加载底盘之间留有过载保护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莽陈昌能
申请(专利权)人: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陈莽陈昌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