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428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碳酸丁二醇酯剪碎加入到溶剂中,添加改性组分,搅拌使聚碳酸丁二醇酯溶解,并使改性组分得到充分均匀分散;(2)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电纺纤维膜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纺纤维膜材料力学强度好、纤维直径可调可控,所制材料降解周期短,用途广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纺纤维膜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ニ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是ー种加工制备纳米纤维的常用技术,由此方法可制备得到纤维直径为2nm至数十微米的纤维,这些纤维的堆叠则可形成ー张比表面积非常巨大的无纺布。该技术方法的原理描述如下将高分子制备成为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将该溶液或熔体添加到储存装置中,并通过推进装置缓慢挤出。另ー方面,在出料ロ施加ー个数千到数万伏的高电压,该高电压有两个作用使高分子溶液或熔体表面带有大量电荷,其次,与接收装置之间产生ー个电场。在高电压的作用下,积聚大量同种电荷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表面在电场中形成·了泰勒锥,当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大于液体表面张カ之后,液体表面喷射出高分子射流。随后,射流就沿着电场方向向接收装置运动,并在电场中发生鞭动和拉伸,在鞭动过程中,高分子溶液溶剂挥发,而若是熔体作为电纺原液则它在这ー过程中得到冷却(高分子电纺原液可以是熔体或溶液)。最終在接收装置上得到大量微细的高分子纤维。这些纤维共同组成了ー张高分子无纺布。如今,电纺制备的高分子电纺纤维膜由于其独特而优异的性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开展得更加广泛。有关于高分子电纺纤维膜的相关研究论文近些年也具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国外一些公司,如Finetex和Donaldson甚至已经将纳米纤维膜材料应用到了他们的产品上,但作为商业机密而未进行公开。近些年来,不论是出于环保还是使用过程中更为便捷的角度来考虑,可降解材料都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特别是生物医用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作为药物缓释和酶载体等目的的需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其中,可降解聚酯材料以它们生物相容性较好、力学強度佳、降解产物无毒无害易于排出体外等特点而成为其中的热点,特别是聚己内酯(PCL)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可同吋,PCL也由于其亲水性不佳和结晶度过高而造成降解时间过长。聚碳酸丁ニ醇酯(PBC)是ー种于20世纪末合成的可降解聚酯材料,在主链结构上与PCL具有相似性,同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质与PCL很是接近,但由于其较慢的结晶速度导致其加工成型具有困难,因此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在PCL降解周期过长的缺点随着研究深入而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PBC这种可快速降解的材料成为ー个值得研究的工作。静电纺丝过程中,射流的鞭动和拉伸使得这些纳米级纤维易于固化和成型,避免了溶液和熔融加工过程中材料不易成型的缺点。因此,可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PBC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得到降解速度快,力学強度好的纳米纤维膜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解的聚酯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电纺纤维膜材料力学強度好,降解时间短,废弃物对环境基本无污染,且可通过添加亲水性组分改善材料亲水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电纺纤维膜材料可用于多种不同用途,如作为水过滤膜使用;制备成空气滤网用于空气过滤;制备成生物医用的膜材料;此外,电纺制备操作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降解的聚酯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包括( I)将聚碳酸丁ニ醇酯剪碎加入到溶剂中,添加改性组分,搅拌使聚碳酸丁ニ醇酯溶解,并使改性组分得到充分均匀分散,得到纺丝液;(2)将上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电纺纤维膜材料。所述步骤(I)中的聚碳酸丁ニ醇酯数均分子量为4万 25万。所述步骤(I)中的聚碳酸丁ニ醇酯的溶剂包括甲酸、こ酸、六氟异丙醇、三氟こ醇、·三氟こ酸、ニ氯甲烷、ニ氯こ烷、氯仿、ニ甲基甲酰胺、ニ甲基こ酰胺等中的ー种或几种。所述步骤(I)中的改性组分包括淀粉、海藻酸钠、羟甲基纤维素、羟こ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甲基壳聚糖、明胶、胶原等生物质材料和聚こ交酷(PGA),聚丙交酯(PLA),聚こ丙交酯(PGLA),聚己内酯(PCL),聚酯酰胺(PEA)、聚磷酸酷、聚こニ醇、聚こ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氧化こ烯、聚こ烯亚胺或聚こ烯基吡咯烷酮等合成材料。所述步骤(I)中的改性组分与聚碳酸丁ニ醇酯的质量比为0:100-5:100。所述步骤(2)中的溶液中聚碳酸丁ニ醇酯的质量分数为8-40%。所述步骤(2)中的电纺接收装置可根据需要而选用铝箔平板接收器、取向转筒接收器、间隔板接收器、模型接收器或由此几类接收装置合理推广得到的其他类型接收装置。所述步骤(2)中的静电纺丝參数为推进速度(即供料速度)为0. OriOOmL/h,电压强度为2 50kV,纤维接收距离为I 50cm,电纺制备时间为0. 01 100h。所述步骤(2)中的电纺纤维膜材料的物理參数为其纤维直径为10nnT50,OOOnm,屈服强度为0. 05 lOMPa,断裂强度为0. I 20MPa,断裂伸长率为10% 200%。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一系列可降解PBC电纺膜,可用于液体过滤、气体浄化和生物医用等领域。聚碳酸丁ニ醇酯本身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加之制备成超高比表面积的电纺纤维膜后,其废弃物在丢弃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降解为ニ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基本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同时,较短的降解周期亦可使该材料能够在生物医用,特别是被应用到恢复周期较短的一些组织工程领域,使之降解程度与伤病部位恢复速度相匹配。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改变不同的电纺參数制备得到不同纤维直径、厚薄和不同功能的制品,制成的纤维膜材料力学強度好,而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ー种可降解电纺纤维膜材料具有很大实用性,可用于多种不同用途,如a.作为水过滤膜使用;b.制备成空气滤网用于空气过滤;c.制备成生物医用的膜材料;(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ー种可降解电纺纤维膜材料降解周期短,废弃物对环境基本无污染。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的PBC电纺纤维膜扫描电镜照片(放大率500倍);图2是实施例2的PBC电纺纤维膜由镊子接收后所拍摄的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I将数均分子量为8万的PBC剪碎,溶于六氟异丙醇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料筒中,通过推进装置挤出,供量为0. 5mL/h,电纺电压为25kV,距·离20cm,平板接收装置连续接收10h,制得0. 4mm厚的ー张电纺纤维膜,平均纤维直径为400nm,纤维膜屈服强度为I. 2MPa,断裂强度为7MPa,断裂伸长率为70%。纤维膜扫描电镜照片如图I所不。取该纤维膜制成圆片状,经浸泡多次确定无六氟异丙醇残留后,可作为水过滤的最后ー层微滤膜使用,它可以有效地吸附金属离子和水中亚微米级微粒并阻隔细菌。实施例2将数均分子量为15万的PBC剪碎,混合自身质量5%的聚こ烯吡咯烷酮(PVP) —同加热溶于ニ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PBC质量分数为18%的溶液,将溶液加入到保温功能的料筒中,保持45°C,通过推进装置挤出,供量为lmL/h,电纺电压为35kV,接收距离30cm。采用流水线式作业,将其他部分已装载好的过滤网从电纺喷口前缓慢移过,滤网连续接收纤维膜lh,最終在滤网上覆上ー层厚度约为0. I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碳酸丁二醇酯剪碎加入到溶剂中,添加改性组分,搅拌使聚碳酸丁二醇酯溶解,并使改性组分得到充分均匀分散,得到纺丝液;(2)将上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电纺纤维膜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元邵成华顾晓华杨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