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738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通过对导卫导轮的孔型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导轮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型,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7.30±0.10mm,孔型高度(H)为4.70±0.10mm,圆弧半径(R)为5.80±0.10mm,辊缝(S)为2.20±0.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成品导卫导轮磨损均匀,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修磨后再使用率,减少了成品机架促卫事故,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高速线 材的成品才几架入口导卫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生产高速线材的一套轧制①5.5mm品种钢辊环孔型系列共有28 架次,其中第28架次为成品才几架孔型,在成品一几架前i更置的成品积j 架入口导卫,由于导卫导轮装配后的孔型设计不合理,存在成品导卫 导轮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短,修磨后再使用率低,成品机架促卫事 故多现象。如何解决上述不足,则是本技术所面临的设计i果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 在的导轮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 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7. 30±0. 10mm, 孔型高度(H )为4. 70±0. 10mm,圆弧半径(R )为5. 80±0. 10mm,辊 缝(S )为2. 20±0. 10mm。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导 轮的孔型宽度(B)为7.207mm,孔型高度(H)为4. 652mm,圆弧半 径(R )为5. 7 3mm,辊缝(S )为2. 10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成品架次导卫使用寿命延长,原来每l小时换一次导卫,现 在延长到1. 5小时。2、成品导卫导轮磨损均勻,修磨后可再上线使用1-2次,个别达到3次,大幅度降低了导卫吨钢耗,由0.45Kg/t降低到0. 41Kg/t, 综合导卫叱钢库毛降低到0. 38Kg/t,圓满完成了 2007年青钢高速线材厂"节能降耗"中导卫消耗指标。3、①5. 5mm导卫吨钢耗降低0. G4Kg/t,吨钢成本下降"元,青 钢高速线材厂2 007年cD 5. 5硬线产量为38. 5 7万t,年经济效益可达 16x38. 57 = 617. 12万元。本技术使成品导卫导轮磨损均匀,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提高 修磨后再使用率,减少了成品机架促卫事故,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轮孔型;B、孔型宽度;H、孔型高度;R、圓弧半径;S、辊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 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图上未示出), 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型1,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 7.207mm,孔型高度H为4. 652mm,圓弧半径R为5. 73mm,辊缝S为 2. 102mm。本技术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而得出的最佳设计,并且经过有 限元仿真软件MARC.SUPERFORM对成品导卫入口料形图进行仿真 模拟,发现受力比较均匀,反应出导轮的磨损均匀,进而提高了其使 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 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 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 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 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7.30±0.10mm,孔型高度(H)为4.70±0.10mm,圆弧半径(R)为5.80±0.10mm,辊缝(S)为2.20±0.10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轮的孔型宽度(B)为7.2 07mm,孔型高度(H)为4. 652mm,圓弧 半径(R )为5. 7 3mm,辊缝(S )为2. 102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通过对导卫导轮的孔型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导轮磨损不均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型,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7.30±0.10mm,孔型高度(H)为4.70±0.10mm,圆弧半径(R)为5.80±0.10mm,辊缝(S)为2.20±0.10mm。本技术使成品导卫导轮磨损均匀,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修磨后再使用率,减少了成品机架促卫事故,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B21B39/16GK201197999SQ200820021378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于喜凤, 祥 周, 洁 徐, 李向春, 银 焦, 王勤善, 王孝进, 袁著华, 马小梅 申请人: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品机架入口导卫,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装配后形成导轮孔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孔型的孔型宽度(B)为7.30±0.10mm,孔型高度(H)为4.70±0.10mm,圆弧半径(R)为5.80±0.10mm,辊缝(S)为2.20±0.1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进周祥徐洁王勤善袁著华焦银于喜凤李向春马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