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596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端增设一个内燃烧室;内燃烧室为筒状夹层结构,采用一次进风管和二次进风管的两次进风结构,内燃烧室是将醇基燃料扩大燃烧氧化反应空间,采用高温预燃烧和内燃烧原理,具有稳火功能,而且让燃料滞留时间长,使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内燃烧室上设有导火管是将内燃烧室高温火焰及烟气导入窑炉,本燃烧机的工作端固定在窑炉墙体上。本燃烧机解决了窑炉燃烧中的难题,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火焰连续且稳定,提高燃烧温度,使其用最少的燃料产生最佳的燃烧效果,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效果达到50%;它是一种专用陶瓷或电瓷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或电瓷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及电瓷窑炉使用柴油,石油液化气或天燃气作燃料,因要求工况温度高达1200°C左右,使用燃料很多,生产中燃料成本约占40-50%是能耗炉,而且天燃气初始投资巨大,是制约陶瓷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寻求一种经济实惠的清洁能源来替代是当务之急,使用经济实惠的醇基燃料是一种理想方法,但要能满足其工况要求制造一项配套燃烧机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科研难题。而现有醇基燃烧机是在原有柴油燃烧机上改换喷头而实现的,由于醇基燃料发热量不够,采用大喷头、高流速,因此有脱火的危险发生,同时,醇基燃 料成份未及时发生氧化反应,未充分燃烧,热效率较低,故不节能,醇基燃料与柴油对比,水份较多,造成点火不可靠,形成安全隐患,由于醇基燃料因热值不如柴油、汽油高,使用过程中有积炭、导至堵塞,不能充分汽化及完全燃烧,导致积存的残液多而不经济实用,使用过程中有效热利用不高,故障多,影响了该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现有的醇基燃烧机还未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能完全充分燃烧,提高热能有效利用率的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包括机体、程序控制模块、高压点火包、喷头导管、火力调节阀、压力雾化喷头、压力泵、燃料管、火筒、点火针头、旋风火焰盘、圆状红外蓄热板和电磁阀,点火针头及压力雾化喷头置于喷头导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端增设一个筒状夹层结构的内燃烧室;所述的内燃烧室是由内筒和筒状外壳焊接成筒状夹层结构,即内筒与筒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散热环形风道;该外壳右端与火筒连通,左端与穿墙碳化硅管连通,内筒右端与火筒相通,内筒内腔左端依次设有圆状红外蓄热板和导火管,该导火管经穿墙碳化硅管伸至窑炉内;所述的两次进风结构是采用一次进风管结构和二次进风管结构,即一次进风管结构为三通进风管,该三通进风管一端与火筒相通,另一端与内燃烧室上的散热环形风道相通,还有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二次进风管结构为直通进风管,该直通进风管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另一端与穿墙碳化硅管相通。本技术设有通风冷却的筒状夹层结构的内燃烧室是将醇基燃料扩大燃烧氧化反应空间,而且有蓄热节能红外板,采用高温预燃烧和内燃烧原理,具有稳火功能,而且让燃料滞留时间长,使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采用通风冷却的筒状夹层结构内燃烧室,使外壳在高温燃烧时温度很低,适用工况要求,符合安全生产过程。本燃烧机的内燃烧室上的导火管是将内燃烧室高温火焰及烟气导入窑炉的碳化硅管内,进入窑炉充分加热陶瓷,本燃烧机的工作端固定在窑炉墙体上。本燃烧机是一种陶瓷或电瓷窑炉醇基燃料专用燃烧机,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可靠,解决了窑炉燃烧中的难题,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火焰连续且稳定,对液体燃料品质适应面广;能将热量部分贮存蓄能,提高燃烧温度,使其用最少的燃料产生最佳的燃烧效果,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效果达到50% ;节能效果显著。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程序控制模块,3-高压点火包,4-喷头导管,5-火力调节阀,6-压力雾化喷头,7-压力泵,8-燃料管,9-火筒,10- 一次进风管结构,11-外壳,12-内筒,13-内燃烧室,14-导火管,15- 二次进风管结构。16-穿墙碳化硅管,17-点火针头,18-旋风火焰盘环形风道,19-圆状红外蓄热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包括机体I、程序控制模块2、高压点火包3、喷头导管4、火力调节阀5、压力雾化喷头6、压力泵7、燃料管8、火筒9、点火针头17、旋风火焰盘18、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电磁阀,点火针头17及压力雾化喷头6置于喷头导管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6端增设一个筒状夹层结构的内燃烧室13 ;所述的内燃烧室13是由内筒12和筒状外壳11焊接成筒状夹层结构,即内筒12与筒状外壳11之间形成一个散热环形风道;该外壳11右端与火筒9连通,左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连通,内筒12右端与火筒9相通,内筒12内腔左端依次设有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导火管14,该导火管14经穿墙碳化硅管16伸至窑炉内;所述的两次进风结构是采用一次进风管结构10和二次进风管结构15,所述的一次进风管结构10为三通进风管,该三通进风管一端与火筒9相通,另一端与内燃烧室13上的散热环形风道相通,还有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所述的二次进风管结构15为直通进风管,该直通进风管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另一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相通。本燃烧机设计新颖,解决了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温度,使其用最少的燃料产生最佳的燃烧效果,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效果达到50% ;节能效果显著;它是一种专用陶瓷或电瓷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权利要求1.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包括机体(I)、程序控制模块(2)、高压点火包(3)、喷头导管(4)、火力调节阀(5)、压力雾化喷头(6)、压力泵(7)、燃料管(8)、火筒(9)、点火针头(17)、旋风火焰盘(18)、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电磁阀,点火针头(17)及压力雾化喷头(6)置于喷头导管(4)内,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6)端增设一个筒状夹层结构的内燃烧室(13); 所述的内燃烧室(13)是由内筒(12)和筒状外壳(11)焊接成筒状夹层结构,即内筒(12)与筒状外壳(11)之间形成一个散热环形风道;该外壳(11)右端与火筒(9)连通,左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连通,内筒(12)右端与火筒(9)相通,内筒(12)内腔左端依次设有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导火管(14),该导火管(14)经穿墙碳化硅管(16)伸至窑炉内; B、所述的两次进风结构是采用一次进风管结构(10)和二次进风管结构(15), 所述的一次进风管结构(10)为三通进风管,该三通进风管一端与火筒(9)相通,另一端与内燃烧室(13)上的散热环形风道相通,还有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 所述的二次进风管结构(15)为直通进风管,该直通进风管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另一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端增设一个内燃烧室;内燃烧室为筒状夹层结构,采用一次进风管和二次进风管的两次进风结构,内燃烧室是将醇基燃料扩大燃烧氧化反应空间,采用高温预燃烧和内燃烧原理,具有稳火功能,而且让燃料滞留时间长,使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内燃烧室上设有导火管是将内燃烧室高温火焰及烟气导入窑炉,本燃烧机的工作端固定在窑炉墙体上。本燃烧机解决了窑炉燃烧中的难题,醇基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火焰连续且稳定,提高燃烧温度,使其用最少的燃料产生最佳的燃烧效果,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效果达到50%;它是一种专用陶瓷或电瓷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文档编号F23D11/36GK202532478SQ20122011743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窑炉醇基燃料燃烧机,包括机体(1)、程序控制模块(2)、高压点火包(3)、喷头导管(4)、火力调节阀(5)、压力雾化喷头(6)、压力泵(7)、燃料管(8)、火筒(9)、点火针头(17)、旋风火焰盘(18)、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电磁阀,点火针头(17)及压力雾化喷头(6)置于喷头导管(4)内,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该燃烧机上采用两次进风结构和在压力雾化喷头(6)端增设一个筒状夹层结构的内燃烧室(13);所述的内燃烧室(13)是由内筒(12)和筒状外壳(11)焊接成筒状夹层结构,即内筒(12)与筒状外壳(11)之间形成一个散热环形风道;该外壳(11)右端与火筒(9)连通,左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连通,内筒(12)右端与火筒(9)相通,内筒(12)内腔左端依次设有圆状红外蓄热板(19)和导火管(14),该导火管(14)经穿墙碳化硅管(16)伸至窑炉内;B、所述的两次进风结构是采用一次进风管结构(10)和二次进风管结构(15),所述的一次进风管结构(10)为三通进风管,该三通进风管一端与火筒(9)相通,另一端与内燃烧室(13)上的散热环形风道相通,还有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所述的二次进风管结构(15)为直通进风管,该直通进风管一端与室内风源相通,另一端与穿墙碳化硅管(16)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