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处理连续输送的片材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819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4:54
用于热处理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0),该处理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加热区段(11a,11b)。热空气(L)通过管路接头(13)被导入所述加热区段(11a,11b)中。在处理之后,热空气(L)通过抽吸机构(14)重新被排出。抽吸机构布置在加热区段(11a,11b)的端侧端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装置和该方法尤其适合用于热处理纱织物(Fadenschar)或纵向延伸的纺织物料带(Warenband)。热处理例如可以是烘干和/或牵伸之前处理的纱或纺织物。例如在制造轮胎帘布时用增附剂浸溃的织物须被导送通过烘干机。随后,塑料纤维还被牵伸。
技术介绍
用于热处理轮胎帘布产品的装置例如已由DE 2 108 263 A公开。在那里示出的装置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模块,待处理的物品通过这些模块被曲折地循环导送。一个用于将热空气输入到加热室及从加热室中输出热空气的系统用于每个模块。为每个模块设有两个用于热空气的入口和一个设置在模块塔(Modulturm)上端部上的出口。此外,公知了具有一些分别带有三个喷嘴箱的加热区段的装置。热空气被侧向地 引入一个中间的喷嘴箱。排出空气在上部或下部的喷嘴箱区段中被重新侧向地吸出(也可参见图la)。在实践中,该装置具有不同的缺点。从而可能在加热室中得到不利的流动条件,这会导致质量上有缺陷的最终产品。尤其是在加热室中具有不均匀的温度分布时,则会导致物料带宽度上的不均匀分布的产品特性。尤其是在空气流动较弱的区域内(例如参见图Ib的下部区域)时,在这些区域中能量传递较差。此外,尤其是轻质物料带由于横向流动(也参见图Ib )可横向于传送方向而运动。通过所谓的褶皱形成,所述物料带被不希望地变形。通过根据分别处理的产品和分别使用的涂层材料有目的地调节空气量和温度,在个别情况中基于经验仍然可获得足够均匀的处理。由于具有不同产品特性的多种产品需要被处理以增加到现有装置上,单独的适配被证实是困难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由于烘干机的高度受限于工艺,首先轻质材料在自由的长度上被激励成振荡。这种颤动可引起与烘干机的机械部件不希望的接触以及引起材料损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们借助现有的烘干机仅可减小设备速度,这样又会造成设备生产效率的降低。公知装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不能最佳地利用所使用的热能。能源成本在这样的处理装置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公知装置的问题还在于,这些装置受限于大的改装空间,这同样提高了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避免已知的缺点及尤其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可精确地控制加热室中的工艺条件并且该加热室仍然可通用地用于多个不同的工艺条件。这样例如借助同一装置应可处理在其化学成分方面不同的涂层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不同类型的片材。此外,该装置由于能量需求和空间需求小而出众并且也防止了轻质纺织品的颤动和褶皱形成及在整个加热室中实现了均匀的能量传递。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些任务借助具有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特征的装置和方法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该用于热处理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处理模块。该装置用于热处理并且尤其用于拉伸被连续输送的片材。这样的片材典型地是纱织物或纺织物料带、尤其是轮胎帘布或传送带织物。除了烘干,该装置也用本身公知的方式牵伸塑料纤维。处理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段。物料带可沿着传送路径大约垂直地通过该加热区段的至少一个加热室导送。物料带的导送大约垂直地沿向上方向实现以及-可选地-在经过转向机构之后沿向下方向通过该加热区段的另一个加热室。典型地,产品被在用于循环地导送物品的辊上转向。加热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加热介质输入到加热室中的管路接头。加热介质典 型地是热空气。此外,加热区段具有用于从加热室中导出加热介质的抽吸机构。除了排出空气,必要时也可导出从物料带涂层中排放的物质,例如冒烟的废气。管路接头与至少一个喷嘴箱连接,该喷嘴箱在传送方向上及横向于传动方向上延伸。典型地,借助于喷嘴箱在片材的整个宽度上均匀地将空气相对该片材大约垂直定向地吹入加热室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抽吸机构相对传送路径基本上对称地布置和/或布置在加热区段的端部上。由于在加热区段端部上的布置,吹入加热室中的空气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加热室中并且与该片材或物料带平行地沿着加热区段或加热室的端部方向以基本上层状的流而被导送。对于加热区段的端部,在此不仅被理解为片材的进入端部而且为其排出端部。典型地,抽吸机构被分别设置在加热区段的端部上,该装置的片材被输入或输出到该加热端部中或者通过一个转向装置被输入到另一个连接在后面的处理模块中或者从一个连接在前面的处理模块中输入。喷嘴箱总是相对片材的传送路径侧向地布置,使得在两个相邻的喷嘴箱之间形成一个加热室。喷嘴箱的其他特征以本身公知的方式构造成。通过基本上被层状调节的流动明显降低了振动激励或织物带的颤动。由于空气相对于织物的运行而对称或平行地运动,因此也会存在形成褶皱的轻微危险,因为横向力不再作用在物料带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在每个处理模块中设有两个加热区段,其中,第二加热区段设置在第一加热区段上方,从而得到了平行于穿过处理模块的物料带地延伸穿过两个加热区段的垂直传送路径。在此,下加热区段的抽吸机构被设置在该加热区段的下端部或底侧端部上。上加热区段的抽吸机构被设置在该加热区段的上端部上及由此也在处理模块的上端部上。通过抽吸该边缘区域中的空气改善了能效,因为由此防止了热的废气进入到周围环境中。特别优选地,抽吸机构由抽吸体构成,所述抽吸体伸入到加热室中并且其具有至少一个抽吸口。借助这样的、特定构型的附加抽吸体可有目的地影响加热室内部的空气流,使得尽可能不产生死角及气流尽可能是层状的并且平行于织物运行地延伸。对于本申请中的死角,在此理解为加热室中的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没有或仅有很小的空气运动并且在该区域中相应地具有另一个通常较低的温度。特别优选地,在传送路径或者片材的每一侧设有一个抽吸体。特别优选地,在处理模块具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和一个与其平行的、垂直向下延伸的传送路径的情况下,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抽吸体。物料带随后分别在每两个相邻抽吸体之间的间隙空间中被导送穿过。当在一个加热区段中具有三个并排布置的喷嘴箱时,这些喷嘴箱定义了两个加热室,优选分别为每个喷嘴箱分配一个抽吸体。将空气吹入到相对物料带一侧上的喷嘴箱设有一个抽吸体,该抽吸体又将空气从一侧再次吸入。喷嘴箱在两侧将空气逆着物料带导向,该物料带例如在一侧在垂直方向上向上以及在另一侧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地被导送,该喷嘴箱设有抽吸体,所述抽吸体从两侧抽吸空气。以此方式确保了在加热室内部的空气导送是均匀的并且在加热室中在物料带的两侧也具有均匀的空气导送及由此具有均匀的温度分布。抽吸体优选箱状地构成。它典型地具有矩形的轮廓横截面。这些抽吸体可被简单地制造及此外它们的形状与导送过的物料带表面相匹配。典型地,抽吸体具有一个大概直线的区域和一个与该区域连接的、具有扩宽的流动横截面的入流区域。该入流区域连接到抽吸机构和相应的管路接头上。在箱状的抽吸体中,一些抽吸口被布置在沿传送方向延伸的侧壁中和/或在其它限界面中。通过将抽吸体构造为具有侧壁的箱,抽吸口可被自由定位。通过测试可获得用于产生尽可能均匀和层状的气流的抽吸口的最佳布置。一些开口被 证实是特别适合的,这些开口作为长形孔被布置在与朝着管路接头的端面相邻的侧壁中及被布置在背离管路接头的端壁中。一个在具有扩宽的流动横截面的入流区域中的附加开口同样是优选的。但是也可考虑,其它的抽吸口同样引起所希望的尽可能层状的流动和均匀的温度分布的效果。抽吸体横向于传送方向超过物料带宽度的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热处理及尤其是用于烘干被连续输送的片材、尤其是纱织物或纺织物料带(W)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段(11a,Ilb)的处理模块(10),物料带(W)可沿着传送路径大概垂直地在向上方向(z )上和/或在向下方向(-Z )上导送通过所述加热区段, 其中,加热区段(11a,Ilb)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加热介质、尤其是热空气(L)输入到所述加热区段(11a,Ilb)的至少一个加热室(20)中的管路接头(13)和 用于从加热室(20)中排出加热介质(L)的抽吸机构(14,16 ;34 ;35), 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路接头(13)与至少一个在传送方向(z )上及横向于该传送方向延伸的喷嘴箱(15)相连接,加热介质(L)通过喷嘴箱被导入到加热室(20)中,其特征在于,抽吸机构(14,16 ;34 ;35)相对传送路径基本上这样地布置,使得得到了基本上在传送方向(z,-Z)上、平行于物料带(W)延伸的气流,并且尤其是所述抽吸机构(14,16 ;34 ;35)对称地和/或在加热区段(11)的端部上、优选直接邻接喷嘴箱(15)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处理模块设有一个布置在第一加热区段(Ila)上方的第二加热区段(11b), 其中,每个加热区段(11a,Ilb)具有用于输入加热介质(L)的管路接头(13)和用于从加热室(20)中排出加热介质(L)的抽吸机构(14,16 ;34 ;35),及其中,所述配置给下加热区段(Ila)的抽吸机构(14,16)被设置在该加热区段(Ila)的下端部或底侧端部上及所述配置给上加热区段(I Ib)的抽吸机构(14,16)被设置在该加热区段(I Ib)的上端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I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机构(14)包含伸入到加热室(20)中的、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口(17)的抽吸体(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送路径的两侧设有至少一个抽吸体(16)。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区段(11a,Ilb)设置三个并排布置的抽吸体(16),其中,物料带(W)可分别在每两个相邻的抽吸体(16)之间的间隙空间(18)中穿过,其中,尤其是为每个喷嘴箱(15)分别配置一个抽吸体(16)。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体(16)被箱状地构造,其中,所述抽吸体(16)的轮廓横截面优选为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体(16)具有一个大体平直的第一区域(28)和一个与其邻接的、具有扩宽的流动横截面的入流区域(29)。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体(16)具有大体沿传送方向(z)延伸的侧壁(21)和一个朝着抽吸管路(14)的端面(22),并且所述侧壁(21)和/或抽吸体(16)的其它壁设有抽吸口( 17)。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体(16)横向于传送方向(z )地在超过物料带(W)的整个宽度的至少80%上延伸到加热室(20)中,优选超过整个宽度。10.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及尤其是用于烘干连续输送的片材(W)、尤其是纱织品或纺织物料带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0),所述处理模块具有第一加热区段(Ila)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弗里克T·诺伊马雅A·马尔科T·魏格曼
申请(专利权)人:贝宁格泽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