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钢铁厂专利>正文

一种断轧辊粘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81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用乐泰工程粘结胶对断轧辊进行粘结修复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一个预先设计好的辊颈接头装入镗好的断轧辊圆柱孔内,孔和接头的接触面光洁度不小于***3,间隙0.3-0.9mm,接头圆柱向上留有2条半径0.15-0.25mm的槽,将乐泰680粘结胶均匀施于孔及接头接触面上,粘结装配在10分钟内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的过盈联接和氧化铜无机胶粘结技术相比,具有粘结强度高,常温固化,固化时间短,施胶工艺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轧制冶金
,具体说,是一种轧钢用轧辊折断粘结修复方法。目前国内轧钢用轧辊折断的修复方法主要有过盈联结和无机氧化铜粘结胶粘结。过盈联结是靠包容件与被包容件之间的配合过盈使配合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用来传递载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对工件加工精度要求高,需加热膨胀后才能装入,连接后的贴合面只有25%,轧辊的接合强度不高。在杂志《江西冶金》1990年第1期《断轧辊粘结技术的应用》一文中公开了一种采用无机工程粘结胶粘结轧辊方法,粘结胶由特制氧化铜粉和磷酸铝溶液调制而成,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粘结胶使用时要现调现用,并要加热固化,调整配制工艺复杂,对套接面有时需要加销钉进行二次固化才能保证粘结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一种泰工程粘结胶对断轧辊进行修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工艺流程是接头设计-接头及孔的加工-预装-粘结面清洗-施胶-室温下固化采用本专利技术对断轧辊进行修复,首先要设计一个套接结构,即在断轧辊身端面上镗一个一定直径和深度的圆柱孔,再车一个辊颈接头,使之粘结面应有足够的抗剪切强度。孔及接头的接触面光洁度至少要求达到 3,间隙为0.3-0.9mm,同时接头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轧辊粘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予先设计好的辊颈接头2装入镗好的断轧辊3圆柱孔内,孔3和接头2的接触面光洁度不小于*3,间隙0.3-0.9mm,接头圆柱面上留有2条半径0.15-0.25mm的槽,将乐泰680粘结胶均匀施于孔3及接头2接触面上,粘接装配时间在10分钟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弼岭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钢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