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3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包括传动部份、减速箱、轧制部份,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轧片放卷机和轧条放卷机、轧片机和轧条机、轧片收卷机和轧条收卷机、全机械式张力机构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以及力矩电机,收卷机和放卷机以及力矩电机分别布置在轧机的两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轧机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功能多样,总体结构紧凑,比老式结构缩小一倍,且一体化,刚性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机械
,具体地说是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金属及其合金的极薄带材(0.10~0.02毫米)和超薄带材(0.02~0.001毫米)的制品,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体积小,精度高,散热条件好,稳定性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薄和超薄带材已成为工业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为了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叠轧法,镀复法,蒸膜法和轧制法等多种超薄带材的加工方法,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轧制法。根据说明现代轧制理论,轧制过程中存在如下关系式D=(0.28×E×hmin/μ(k-σ)式中D-工作辊直径,E-轧辊弹性模量,hmin-轧制最小厚度,μ-轧辊与带材间的摩擦系数,K=1.15σ ,为平面形变的轧材变形抗力,σ -带材屈服极限,σ-由张力产生的应力。由上式可知,工作辊直径与轧制最小厚度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所以轧制极薄和超薄带材必须使用小直径工作辊。因此,国际上先后出现了结构复杂的多辊轧机,如四辊、八辊、双八辊、十四辊、二十辊、三十辊、三十六辊轧机。然而基本总体结构为电机-减速箱-分速箱-轧机,用电子仪表仪器控制的收放装置,功能单一,操作复杂,一套轧机价格昂贵,均在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在国内一般轧制窄薄带的老式小型轧机为单机老式结构,其前后收放装置多用直流电机或力矩电机,近来有的用汽车变速箱改装,性能一般。而随着材料科学和各工业配套及部份乡镇企业对材料高质量的要求,品种及需求量的增多,材料深加工所需的轧机设备功能要求越来越苛刻,设备造价也越来越昂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价格昂贵的电子仪表仪器控制的,同基座可轧片、条型材兼其它功能,并有前后张力可调、同步收放无级调速以及成本低廉的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该轧机包括传动部份、减速箱、轧制部份,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轧片放卷机(1)和轧条放卷机(2)、轧片机(3)和轧条机(4)、轧片收卷机(5)和轧条收卷机(6)、全机械式张力机构(10)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11)以及力矩电机(9),收卷机和放卷机以及力矩电机分别布置在轧机的两边。全机械式张力机械由张力活套辊(10-6)和其上的限位环(10-3),三组导向轴(10-10)、导向辊(10-15)和其上的导向轮架(10-12)、限位环(10-16),托盘(10-13),以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导向轮由导轮座(10-2)支承,托盘由托盘架(10-8、10-9)支承,张力活套辊的支承块(10-4)置于托盘架之下。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的结构是传动轴(11-22)上装有调节螺杆(11-2)以及在其上的调节螺母(11-3)和调节手柄(11-1)、调节体(11-9)、摩擦体(11-10)及其压盖(11-11)和固定件,传动轴与齿轮付(11-14)、(11-19)联接,在齿轮付上有轴(11-17),调速盘(11-7)由支承环和固定环(11-6、11-8)支承和固定,调速盘与摩擦体接触,本机构由机体(11-4)支承,联接部份用螺栓联接。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省去了昂贵的电子设备,使机器的成本大幅度降低;2)同基座,用一台电机带动两个微型轧机(轧条机和轧片机),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功能多样;3)总体结构紧凑,比老式结构缩小一倍,且一体化,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总图的主视2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总图的俯视3为本发胆的轧机总图的侧视4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传动系统原理图的主视5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传动系统原理图的俯视6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张力机构的主视7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张力机构的俯视8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张力机构的侧视9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的主视10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的俯视11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的侧视中1-轧片放卷机构,2-轧条放卷机构,3-轧片机,4-轧条机,5-轧片收卷机构,6-轧条收卷机构,7-拉丝模架,8-电机及传动系统,9-三项力矩电机,10-张力机构,11-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12-蜗杆蜗轮减速箱,13-电控柜(前后对称),14-三相调压器(左右对称),10-1-基板,10-2-导轮座,10-3-限位环,10-4-支承块,10-5-轴承,10-6-张力活套辊,10-7-止头螺钉,10-8-托盘架(左),10-9-托盘架(右),10-10-导向轴,10-11-轴承,10-12-导向轮架,10-13-托盘,10-14-螺帽,10-15-导向辊,10-16-限位环,11-1-调节手柄,11-2-调节丝杆,11-3-调节丝母,11-4-机体,11-5-端盖,11-6-支承环,11-7-调速盘,11-8-固定环,11-9-调节体,11-10-摩擦体,11-11-压盖,11-12-轴套,11-13-压帽,11-14-齿轮,11-15-端盖,11-16-压盖,11-17-轴,11-18-轴套,11-19-齿轮,11-20-联体,11-21-固定体,11-22-传动轴,11-23-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轧机主要由传动部分8、蜗杆蜗轮减速箱12、轧制部分-包括轧片机3和轧条机4,全机械式的张力机构10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11,三相力矩电机9以及放收卷机构1、2、5、6组成。其中全机构式张力机构由张力活套辊10-6和其上的限位环10-3,三组导向轴10-10、导向辊10-15和其上的导向轮架10-12、限位环10-16,托盘10-13,以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导向轮由导轮座10-2支承,托盘由托盘架10-8、10-9支承,张力活套辊的支承块10-4置于托盘架之下。整个托盘10-13及其托盘架10-8、10-9,支承块10-4,轴承10-5,限位环10-3均由运行中的被轧带材托起,形成张力,轧出平直且薄的带材。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的结构是传动轴11-22上装有调节螺杆11-2以及在其上的调节螺母11-3和调节手柄11-1、调节体11-9、摩擦体11-10及其压盖11-11和固定件,传动轴与齿轮付11-14、11-19联接,在齿轮付上有轴11-17,调节盘11-7由轴承11-6、11-8支承和固定,调节盘与摩擦体接触,本机构由机体11-4支承,联接部份用螺栓联接。其工作原理是经蜗杆蜗轮减速箱传到轴11-17、齿轮11-14、11-19到轴11-22,又经调节手柄11-1调节,使摩擦体11-10在调速盘11-7直径上往返调位、变速,达到收卷快,放卷慢,与轧机主速度随动,解决了轧制过程中的堆带问题,以及满足了同步反复可逆轧制的重要工艺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包括传动部份(8)、减速箱(12)、轧制部份,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轧片放卷机(1)和轧条放卷机(2)、轧片机(3)和轧条机(4)、轧片收卷机(5)和轧条收卷机(6)、全机械式张力机构(10)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11)以及力矩电机(9),收卷机和放卷机以及力矩电机分别布置在轧机的两边。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张力机构由张力活套辊(10-6)和其上的限位环(10-3),三组导向轴(10-10)、导向辊(10-15)和其上的导向轮(10-12)、限位环(10-16),托盘(10-13),以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导向轮由导轮座(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机械式多功能微型轧机,包括传动部份(8)、减速箱(12)、轧制部份,其特征在于整机包括轧片放卷机(1)和轧条放卷机(2)、轧片机(3)和轧条机(4)、轧片收卷机(5)和轧条收卷机(6)、全机械式张力机构(10)和塑性变形微调补偿机构(11)以及力矩电机(9),收卷机和放卷机以及力矩电机分别布置在轧机的两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希孝
申请(专利权)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