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电机
,具体讲是一种。
技术介绍
伺服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电磁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了工业控制,应用方便,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之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复杂的耦合电磁场进行解耦,从而简化分析计算,并能达到实用化。伺服控制普遍采用磁场定向控制(FOC),并且是对转子磁场进行定向,再通过SVPWM调制手段,能够使伺服系统达到um (微米)级精度,可满足一般的工业控制要求。为了使交流电机达到类似直流电机的简单速度力矩特性(直流电机的力矩与电枢 电流成简单线性关系,有良好的调速性能),需要对交流电机的电磁场进行解耦计算,并采用dq坐标系(一种2相旋转坐标系)分析,类似于直流电机的dq轴分析。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增量式编码器相位与电机转子磁极相位对齐。并且此时,伺服电机能够获得最大的出力效果。增量式编码器相位与电机转子磁极相位对齐的物理表现是定子线圈的电磁场与转子磁极的永磁场正交,空间电角度互差90度;或者是伺服电机的相电流在时间上完全跟随相反电动势,二者波形时间相位一致。因此,原理上,只要能随时检测到电机的相电流波形,相反电动势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增量式编码器校对零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以一定速度运行,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伺服驱动器接收增量式编码器发出的位置脉冲信号,一旦伺服驱动器捕捉到增量式编码器发出的Z脉冲信号,则伺服驱动器立即将增量式编码器位置脉冲计数清零,同时伺服驱动器对增量式编码器的位置脉冲计数转换为ABZ计数方式来进行重新计数,接着,伺服驱动器通过电流控制环计算输出相应的电流来控制电机停下并使电机转子锁定在U相中心轴线,然后,调整增量式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转子的转轴的相对位置,使ABZ计数方式进行重新计数的增量式编码器的位置脉冲计数值变为闭区间[?10,10]中任一整数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增量式编码器校对零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以一定速度运行,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伺服驱动器接收增量式编码器发出的位置脉冲信号,一旦伺服驱动器捕捉到增量式编码器发出的Z脉冲信号,则伺服驱动器立即将增量式编码器位置脉冲计数清零,同时伺服驱动器对增量式编码器的位置脉冲计数转换为ABZ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腾飞,严志桥,王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得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