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包括驱动器本体和显示屏,驱动器本体上还设有防护显示屏的盖板,驱动器本体的两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铰接孔;盖板上端的两侧设有安装耳板,装耳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两个铰接孔对应配装的铰接轴,且当两个铰接轴分别配装在对应的铰接孔内时,两个安装耳板的外侧壁与驱动器本体的两侧壁平齐;盖板与安装部之间还设有限位部,用于对盖板打开至与驱动器本体呈垂直角度的位置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有效提升对于显示屏的碰撞防护效果,延长显示屏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0003]而在伺服驱动器上通常会设置一个显示屏,用于显示伺服电机的运行数据。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显示屏,一般仅在显示屏外部增加一层保护膜,这种贴膜的形式通常只能起到防刮花、防尘的作用,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碰撞作用,对于显示屏的保护作效果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有效提升对于显示屏的碰撞防护效果,延长显示屏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包括驱动器本体,所述驱动器本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驱动器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安装部,所述显示屏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驱动器本体上还设有盖板,所述驱动器本体上端的两侧近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均设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铰接孔;所述盖板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与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对应的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两个铰接孔对应配装的铰接轴,且当两个铰接轴分别配装在对应的铰接孔内时,两个所述安装耳板的外侧壁与所述驱动器本体的两侧壁平齐;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还设有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盖板打开至与所述驱动器本体呈垂直角度的位置进行限定。
[0006]本技术的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7]本技术的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结构中,在驱动器本体上设置一块盖板,盖板可以覆盖在显示屏的外侧对其行进保护,并且盖板是可翻转的,即当需要使用显示屏时翻转打开盖板即可;另外的,此结构中当盖板配合在安装部上时,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留有间隙,对于显示屏形成防护空间,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并且盖板的外端面与所述驱动器本体的外端面相平齐,保证盖板闭合状态时整个驱动器本体的外形美观度;再一方面的,盖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耳板实现与驱动器本体的铰接,并且铰接后安装耳板配合在相应的安装槽中,使得盖板的两侧与驱动器本体的两侧保持平齐,提高外形美观度,在盖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还设有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盖板打开至与所述驱动器本体呈垂直角度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保证盖板在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保持在相应的位置,方便用户观察显示屏。
[0008]作为改进的,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槽后侧壁的上端设有定位插板,所述安装耳板的上侧壁上对应的设有定位插槽;当所述盖板打开至与所述驱动器本体的前侧呈垂直角度时,所述定位插板插装限位在所述定位插槽中。上述改进结构中,定位插槽与定位插板结构
的设置使得盖板在打开状态时可以保持在相应的角度位置,方便使用。
[0009]再改进的,两个所述安装槽底部均设有沿所述驱动器本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滑槽,且两个所述铰接孔分别对应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底部。上述改进结构中,导向滑槽结构的设置使得两个铰接轴的插装配合更加的方便,安装耳板不需要过渡的往外弯曲变形即可轻松的装入相应的铰接孔。
[0010]再改进的,所述驱动器本体上位于所述安装部下端的两侧位置均设有内凹的避让槽,所述盖板下端的两侧壁上与所述避让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供用户手指拨动所述盖板的凸筋。上述改进结构中,凸筋以及避让槽结构的设置,增加了施力点,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打开处于收纳闭合状态的盖板。
[0011]作为改进的,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驱动器本体前侧的上端,且所述盖板铰接在所述安装部的上端;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设有限位插孔,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插孔相对应的弹性插扣。上述改进结构中,限位插孔以及弹性插孔结构的设置使得盖板闭合配装在安装部时,不会自动开启,保证稳定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盖板与驱动器本体分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盖板与驱动器本体打开至设定角度时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X处放大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
驱动器本体,1.1
‑
安装部,1.2
‑
限位插孔,1.3
‑
安装槽,1.4
‑
铰接孔,1.5
‑
导向滑槽,1.6
‑
定位插板,1.7
‑
避让槽,2
‑
显示屏,3
‑
盖板,3.1
‑ꢀ
弹性插扣,3.2
‑
凸筋,4
‑
安装耳板,4.1
‑
铰接轴,4.2
‑
定位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底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包括驱动器本体1,在驱动器本体1上设有一块显示屏2,用于显示伺服电机转速、编码器位置或者接收脉冲数等数据;用户可以非常的直观的观察监测。本实施例中,在驱动器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安装部1.1,并且显示屏2水平安装在该安装部1.1上,另外的,在驱动器本体1上还设有
盖板3,盖板3可翻转的配合在安装部1.1上,且盖板3与显示屏2之间留有间隙,盖板3的外端面与驱动器本体1的外端面相平齐,用于对显示屏2进行防尘以及防碰撞。并且,当需要观察数据时,防转盖板3即可露出显示屏2,非常方便。
[0022]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内凹的设置在驱动器本体1前侧的上端,且盖板3的上端铰接在安装部1.1的上端;具体的,此结构中盖板3实际上是铰接在驱动器本体1的两侧与安装部1.1对应的位置;并且在安装部1.1 的下端设有限位插孔1.2,盖板3的下端设有与限位插孔1.2相对应的弹性插扣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包括驱动器本体(1),所述驱动器本体(1)上设有显示屏(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内凹的安装部(1.1),所述显示屏(2)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1)上,所述驱动器本体(1)上还设有盖板(3),所述驱动器本体(1)上端的两侧近所述安装部(1.1)的位置均设有内凹的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底部设有铰接孔(1.4);所述盖板(3)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与两个所述安装槽(1.3)分别对应的安装耳板(4),所述安装耳板(4)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两个铰接孔(1.4)对应配装的铰接轴(4.1),且当两个铰接轴(4.1)分别配装在对应的铰接孔(1.4)内时,两个所述安装耳板(4)的外侧壁与所述驱动器本体(1)的两侧壁平齐;所述盖板(3)与所述安装部(1.1)之间还设有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盖板(3)打开至与所述驱动器本体呈垂直角度的位置进行限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显示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槽(1.3)后侧壁的上端设有定位插板(1.6),所述安装耳板(4)的上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峰,严志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得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