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361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6:30
一种连接组件,用以将一第一物体固定于一第二物体上,连接组件包含一定位机构、一第一磁性装置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定位机构提供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一对位效果,第一磁性装置设置于第一物体上,且第一磁性装置包含邻接的一第一N极磁体及一第一S极磁体,第二磁性装置设置于第二物体上,且第二磁性装置包含邻接的一第二N极磁体及一第二S极磁体。当旋转第二磁性装置时,选择性地将第二N极磁体置于第一N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与第一S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的其中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图I为一现有光源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现有的光源组件100中,铝挤型灯条102主要利用螺丝104锁附的方式固定在背板106上。然而,螺丝固定的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且在螺丝锁附时容易导致发光二极管损伤。另外,螺丝孔位置需对应印刷电路板的侧线走向精确对位,且在螺丝锁附时若金属屑未及时清除,容易导致发光二极管两弓I脚间的短路现象,降低成品的可靠度及良率。在其他的现有设计中,美国专利公告US7145179号揭露一种光源固定机构,在这 种光源固定机构中一印刷电路板的底面设置有磁性材料,一散热器的上表面对应磁性材料位置处设置有一凹槽,且凹槽内具有一磁铁,透过磁铁和磁性材料的磁力作用可将光源固定在散热器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这种连接组件具有简化的组装结构及工序,且具有良好的可靠度及成品良率的其一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以将一第一物体固定于一第二物体上,连接组件包含一定位机构、一第一磁性装置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定位机构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及一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物体上,且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物体上。第二定位结构限位于第一定位结构以提供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一对位效果。第一磁性装置设置于第一物体上,且第一磁性装置包含邻接的一第一 N极磁体及一第一 S极磁体,第二磁性装置设置于第二物体上,第二磁性装置且包含邻接的一第二 N极磁体及一第二 S极磁体。当旋转第二磁性装置时,选择性地将第二 N极磁体置于第一 N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与第一 S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的其中之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彼此干涉配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包含一定位孔,且第二定位结构包含一定位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体为一发光二极管灯条,且第二物体为一背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 N极磁体及该第一 S极磁体的厚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二 N极磁体及第二 S极磁体的厚度分别大于或等于背板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导热胶层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灯条面向背板的一表面。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装置包含一槽孔及容置于槽孔的一第一半圆柱体及一第二半圆柱体,第一半圆柱体为第一 N极磁体,且第二半圆柱体为第一 S极磁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装置包含一转盘及容置于转盘的一第三半圆柱体及一第四半圆柱体,第三半圆柱体为第二 N极磁体,且第四半圆柱体为第二 S极磁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 N极磁体、第一 S极磁体、第二 N极磁体以及第二 S极磁体具有相同的一外形。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定位结构限位于第一定位结构时,第一磁性装置大致对齐第二磁性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背板为一铝挤型背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组件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藉由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发光二极管灯条是利用磁吸方式固定在背板上,如此可减少螺丝锁附的作业,有效节省螺丝成本、工时损耗并提高成品良率。再者,可以仅需藉由例如旋转转盘的简单操作即可产生磁斥力以助于拆卸,这样在替换损坏的发光二极管灯条时,拆卸发光二极管灯条的操作变得相当简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一现有光源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构件示意图。图3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磁性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磁性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磁性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6A及图6B为说明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作用的示意图。10连接组件12发光二极管灯条14 背板20定位机构22第一磁性装置24第二磁性装置32定位孔34定位销42第一 N极磁体44第一 S极磁体46 槽孔48导热胶层52第二 N极磁体54第二 S极磁体56 转盘58 冲孔100光源组件102铝挤型灯条104螺丝106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2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构件示意图。连接组件10可用以将一第一物体固定于一第二物体上。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体可为一发光二极管灯条12,且第二物体可为一背板14。连接组件10包含一定位机构20、一第一磁性装置22及一第二磁性装置24。第一磁性装置22及一第二磁性装置24可藉由调整磁极位置相互吸引或排斥,当第一磁性装置22及第二磁性装置24为相互吸引的状态时,发光二极管灯条12藉由磁吸力可被固设在背板14上,完成组装发光二极管灯条12的动作,反之当第一磁性装置22及第二磁性装置24为相互排斥的状态时,发光二极管灯条12藉由磁斥力可轻易地由背板14拆卸下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例如可包含对应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灯条12的一定位孔32及背板14的一定位销34,当定位销34限位在定位孔32内,可提供背板14及发光二极管灯条12间的对位效果,使第一磁性装置22大致对齐第二磁性装置24且产生磁交互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定位销34与定位孔32例如可具有干涉配合的尺寸公差。以下伴随图式说明第一磁性装置22及第二磁性装置24的构造实施例。请参考图3,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灯条12的第一磁性装置22包含形成在发光二极管灯条12的一槽孔46及容置于槽孔46内且邻接的一第一 N极磁体42及一第一 S极磁体44。在本实施例中,槽孔46为圆形,第一 N极磁体42及第一 S极磁体44均为一半圆柱形磁铁且具有相反的极性。当然,槽孔46与第一 N极磁体42及第一 S极磁体44外形并不限定,且第一 N极磁体42及第一 S极磁体44仅需能提供适当的磁力即可,其材质并不限定。再者,第一 N极磁体42及第一 S极磁体44可利用铆接方式限位于槽孔46内,且第一 N极磁体42及第一 S极磁体44的厚度可分别大于或等于发光二极管灯条12的厚度。另外,一导热胶层48可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灯条12面向背板14的一表面上。请参考图4,第二磁性装置24包含一转盘56及容置于转盘56且邻接的一第二 N极磁体52及一第二 S极磁体54。背板14上可形成一冲孔58,且转盘56可嵌入冲孔58以固定于背板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 N极磁体52及第二 S极磁体54为均为一半圆柱形磁铁且具有相反的极性。当然,转盘56与第二 N极磁体52及第二 S极磁体54的外形并不限定,且第二 N极磁体52及第二 S极磁体54仅需能提供适当的磁力即可,其材质并不限定。另外,第二 N极磁体52及第二 S极磁体54的厚度可分别大于或等于背板14的厚度。如图5所示,当第二磁性装置24组装在背板14上后,藉由旋转转盘56即可变化第二 N极磁体52及第二 S极磁体54于空间中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当欲将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组件,用以将一第一物体固定于一第二物体上,该连接组件包含:一定位机构,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及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物体上且该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物体上,其中该第二定位结构限位于该第一定位结构以提供该第一物体与该第二物体间的一对位效果;一第一磁性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物体上且包含邻接的一第一N极磁体及一第一S极磁体;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物体上且包含邻接的一第二N极磁体及一第二S极磁体,且当旋转该第二磁性装置时,选择性地将该第二N极磁体置于该第一N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与该第一S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的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连接组件,用以将ー第一物体固定于ー第二物体上,该连接组件包含 一定位机构,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及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物体上且该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物体上,其中该第二定位结构限位于该第一定位结构以提供该第一物体与该第二物体间的ー对位效果; 一第一磁性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物体上且包含邻接的一第一 N极磁体及一第一 S极磁体;以及 一第二磁性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物体上且包含邻接的一第二 N极磁体及一第二 S极磁体,且当旋转该第二磁性装置时,选择性地将该第二 N极磁体置于该第一 N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与该第一 S极磁体的一正向磁作用面的其中之一。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组件,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与该第二定位结构彼此干涉配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组件,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含一定位孔,且该第二定位结构包含一定位销。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组件,其中该第一物体为ー发光二极管灯条,且该第二物体为ー背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中该第一N极磁体及该第一 S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士李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