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祖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881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罐体内部,所述搅拌器为H型搅拌器,所述罐体内纵向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为盲端,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引出水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设有热交换进管,所述引出水管呈环状设置在罐体外周,所述上层的搅拌器桨叶的长度比下层的搅拌器桨叶的长度长,所述引出水管的材料为四氟材料,所述换热管管壁外表面覆有氟塑料防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温控效果佳,传热效率很快,换热效果理想,防腐性能好,充分搅拌使物料分散均匀,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的化学反应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反应釜选用时根据搅拌目的及流动状态来决定浆型及挡板条件,流动状态的决定 要受搅拌介质的粘度高低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桨叶似乎不能够使得更好的搅拌,效率不高,换热效果也不好。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反应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罐体内部,所述搅拌器为H型搅拌器,所述罐体内纵向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为盲端,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引出水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设有热交换进管,所述弓I出水管呈环状设置在罐体外周。所述上层的搅拌器桨叶的长度比下层的搅拌器桨叶的长度长。所述引出水管的材料为四氟材料。所述换热管管壁外表面覆有氟塑料防腐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温控效果佳,传热效率很快,换热效果理想,防腐性能好,充分搅拌,使物料分散均匀,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入料口,3、出料口,4、搅拌轴,5、搅拌器,6、换热管,7、引出水管,8、热交换进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I顶部设有入料口2,所述罐体I底部设有出料口 3,所述罐体I中心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上设有多组搅拌器5,所述搅拌器5位于罐体I内部,所述搅拌器5为H型搅拌器,所述罐体I内纵向设有多根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的底部为盲端,所述换热管6内部设有引出水管7,所述换热管6顶部设有热交换进管8,所述引出水管7呈环状设置在罐体I外周,所述上层的搅拌器5桨叶的长度比下层的搅拌器5桨叶的长度长,所述引出水管7的材料为四氟材料,所述换热管6管壁外表面覆有氟塑料防腐层,结构合理,温控效果佳, 传热效率很快,换热效果理想,防腐性能好,充分搅拌,使物料分散均匀,提高了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罐体内部,所述搅拌器为H型搅拌器,所述罐体内纵向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为盲端,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引出水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设有热交换进管,所述引出水管呈环状设置在罐体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入料ロ,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ロ,所述罐体中心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罐体内部,所述搅拌器为H型搅拌器,所述罐体内纵向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为盲端,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引出水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设有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祖新
申请(专利权)人:朱祖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